第430章 一网打尽天下才
作者:real觅尔      更新:2022-12-08 06:07      字数:4619
  司马徽心中也挺一言难尽的。偏庞统还说可惜了。司马徽倒是可惜了他这情商负值的人。

  这样的人进了宦场,是要被排挤的,不合群啊。哪怕不被排挤,也被排斥,不愿意深交和来往。所以,这人就是刺儿头。任何团结的群体里都未必欢迎这样的一个人。

  所以贾诩,陈宫等人都知道庞士元在徐州呢,可是没有一个人来寻他的。这么久了,也不知道是怕搞不定他,还是因为吕娴不在,所以降不住这个人来用。

  贾诩来找过诸葛多少回了,可是,却没一回来寻过庞统。才名不相上下,学识,能力,都不相上下,庞统真的得反省一下自己。偏偏这个事,还不好说的。

  司马徽看了一眼诸葛。觉得他才是会收敛才学和锋芒的人,宣场名声,恰到好处。虽然有时候也做作了点,但是庞统就真的还不知道什么是分寸,他一身才学,不知道该收敛的时候一定要收敛,才不会伤到人,别人才会不惧之,而愿意与之交流。

  庞统在徐州,虽一心想要被捡了去重用,但是,只怕还得要搓磨好一顿,才能有真正得用的时候。

  袁耀与刘琦算性格温和的人,却都能被他给误伤,换了其它性格不让人的,这庞统……

  而这分明是个展示好感的机会,这两个人若是来往好了,庞统想要获得他们的敬重是很简单,他本来就是十分有才学的人,可他偏不。

  司马徽是真的有心想荐庞统上去的,但是,现在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竟是无法上荐。

  要不,等女公子回来再说吧。

  嘴毒的人要等她这样的人来才能治了。

  嘴毒与嘴毒也是不一样的啊,吕娴纵是女子,也是吕布的女儿,自身威高权重,她可以打趣人,嘴毒拉仇恨,可你庞士元,真的还没到那份上。

  吕娴这样的,嘴毒起来,叫人不轻狂枉少年。

  可是庞统便是才子,嘴毒起来,也顶多获得一句,恃才狂傲,不知所谓。而他比起吕娴还特别的不知轻重,不知分寸。

  吕娴以前嘴毒骂陈珪父子的时候,也是有目的,看她会没事去得罪不相干的人吗?!她从不。

  再者说,世人对明主都是宽容的,但对庞统可未必啊。

  这庞统,做人方面,真的还得先好好学一学先怎么低头再说。

  这一点,他完全不如诸葛。

  诸葛一言不发的,不是肚子里没货,而是没益处的时候,他从不愿意做无谓之争。他对压人一头这样的意气之争,完全没兴趣。

  真正的较劲与较量的时候,他也从不客气。

  司马徽心里愁啊,看庞统这四处碰壁,也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心里其实也有点郁闷。而对诸葛呢,对他认定了,怎么也劝不回的事也很郁闷。

  他欣赏这二人,看重这二人的大才,偏偏有才之人,都特别狂放傲气凌人。不大听进别人的意见。只是表现不一样,庞统外放,诸葛收敛,其实本质一样,不听别人的。

  所以,现在司马徽也就专心的弄教育了,能荐就荐,不能荐就算。

  算起来,司马徽真正能合得来的人,只有徐庶。与徐庶几乎无话不谈,徐庶性格真的就是恰到好处。不是那种有才要压人一头,处处意气之争,也不偏执的真正士子。

  莫名的,竟然有点想念远在寿春的徐庶了。

  甚至连陈登,都比这两个特别难搞的人可爱的多。

  袁耀不理会庞统,当他是空气,却是看向诸葛,道“敢问卧龙先生,耀与刘公子可与先生有隙怨?!”

  他的眼神灼灼,带着点质疑。刘琦倒不料袁耀竟会直奔主题,竟真的问出来了。

  这样的事,一般都是心照不宣。不料他有意气去戳穿。

  诸葛微笑道“并无隙怨。”

  “可与先考有仇恨?!”袁耀道。

  “既无私怨,也无私仇。”诸葛道。

  “好,好一个无私怨而无私仇,既是如此,为何非要置耀与刘琦于死地?!”袁耀道“我本无辜。”

  诸葛叹了一声,道“亮知无辜,所为者,天下耳。”

  “天下?”袁耀似笑非笑道“谁的天下?谁的仁义?成全的是谁的势?敢问,诸葛,若为天下,不顾义,牵连无辜,可否良心有所损伤?!”

  诸葛看他目光灼灼,道“两位公子若进徐州,损伤更大。”

  这算是狡辩了吧?!

  袁耀看着他,道“先生算尽天下,只恐也未必能真正的被天下所容。在耀看来,先生如此,既损义,又损仁,牵连无辜,无视牺牲,耀与刘公子的确势微,任人宰割,然而,自问顺势而为,倒不如以仁义为名,而机关算尽的小谋小略者所获得的才名多也。在此这一点上,耀真是远远不如。”

  这算是不给脸面,直接与诸葛怼上了。如此讥讽,是完全的不给面子也。

  司马徽没说话,事情以后,他其实猜到了是诸葛用计所为。只是,他不赞同,也没办法。这真的不是关于仁义的问题,而是选择和立场的问题。

  诸葛站在了徐州的对立面,其实注定了必定计从旁处出的宣战。

  而袁耀出言讽刺,其实也不过是只能解解气,在这天下,说诸葛做的不对,真的算不上。

  还是立场的事,任何立场中的谋臣,这样的小计,层出不穷。

  诸葛受限在此地,这等拙计,其实还施行的不够完美。

  然而这乱世天下,其实不能说诸葛做错了。当然,袁耀也没说错。更多的时候,事情不分对错的。只有敌对和立场。

  “还教公子明白,亮不得不为。实无意有私而伤袁公子与刘公子。”诸葛拱手道。

  袁耀看着他,见他既没有否认抵赖,也没有表现过歉意,反而坦坦荡荡的,便知道,他的心绝对不在徐州。

  既然不是为私怨,而为立场,袁耀讽刺两句,也就不能多说了,说的多了,反而显得自己只有嘴。

  他如今已入徐州,若是不意外,将来诸葛去辅佐刘备,必定也是敌对的立场。

  既是如此,他便不能因为这事而让自己纠结于此私怨当中去。其实不过是这个事本身,还是将来注定的敌对,若是太在意,反而落下风了。

  很多事情的发生,真的不是这些因素决定的。

  因此,袁耀道“诸葛先生如此坦荡,并无遮掩,倒叫耀意外。既是如此,将来便盼着能与先生一较高下的一日。”

  “若有那日,是亮之幸。”诸葛大方的拱手道。

  袁耀道“不料先生如此坦荡,令人佩服。只是耀有疑问,先生如此不掩遮,不惧永无离开徐州之时矣?!”

  诸葛笑道“亮既不为家族所累,也不为人身所牵绊,便是不能离开,无非是舍得一寄宿之身,无有不可抛者。”

  这是说,用家人威胁他,没用,哪怕以死惧之,他也不惧死的意思了,也就是说,真的要杀他,他也不怕。

  这个人,倒是挺有意思。再加上名声如今已传开,真的要杀他,有名声护着,恐也有几分笃定徐州困不了他太久。

  只是这现状之下,竟还能如此笃定与悠然闲适,半点不急,还能精细布局,这个人,沉稳不可探到底。

  袁耀心中便明白,他是有几分依恃的。

  这倒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无有偏执的样子。

  “原来如此。”袁耀道。

  二人点头示意,无论棋局上,是怎么将对方当成棋子一样搅杀的凶悍和惊险,而棋手也是能面对面谈笑自若的。若是恼羞成怒,反而落于下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