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快乐
作者:不语一只叔      更新:2022-06-05 05:00      字数:3318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日乃是元宵节,一家团圆之日,结果黄女士已经先开溜了,林冰欢在家没人陪着,于是她还是决定去陪萧主延。

  系统:明明就是想男人了,呵女人,还不是有它陪着吗?找什么借口!

  “阿延!我来了!”林冰欢蹦蹦跳跳地像个小女孩,这时萧主延正在一个宽阔的草坪上,今天也给弟子们过节,宗内的弟子们也外出采购了花灯,所以看起来凌云山也是张灯结彩。

  在古代,元宵节也称为花灯节,有人会放灯许愿,寄托美好的愿望。

  “小虫子,你来了?”萧主延感觉好像知道林冰欢会来一样早早就找好了地方等着林冰欢来,“快来坐。”

  “嘿嘿,阿延。”

  “你看看这个彩灯,送给你的。”萧主延拿出一只可爱的小老虎灯笼,胖胖的纸老虎非常可爱。

  一下子就把林冰欢迷住了,“哇,好可爱啊。”

  萧主延开心地笑道,“喜欢吗?”其实这个灯是他自己做的,他在藏书阁找到一本书,里面倒是有趣,记载了许多小玩意的手工教学。

  “喜欢,是......阿延自己做的吗?”林冰欢俏皮地问,她其实也看到了,这个在小老虎的地底部有萧主延的落款。

  “嗯,你喜欢就好。”萧主延反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其实这是他第一次谈恋爱,也是第一次给别人做东西。

  “哦对了。”萧主延想到了一件事。

  “嗯?怎么了?”林冰欢正摆弄着小灯笼,不知萧主延何用意,带着疑问的眼神看着他。

  “一直以来都是你在念旁白,我想今天,要不要给你念故事。”萧主延移开了眼光,感觉这件事好像有点幼稚,但是却又年轻人在约会那种味道了。

  听完,林冰欢眼前一亮,想小星星一样,好像发现了宝藏,“好啊,阿延既然想给我讲故事的话,那就麻烦你咯。”

  “嗯。”萧主延想了想,“那就先讲讲灯的由来吧。”

  “好耶。”

  萧主延:“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萧主延的声音很好听,讲故事的时候有广播剧那种味,听的林冰欢入迷了,结果没一会就讲完了。

  “原来如此,阿延讲故事真好听,我还想再听一个。”

  “好。”

  萧主延:“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个子矮小,足智多谋,风趣滑稽,心地善良。

  宫女不管是谁触犯了汉武帝,当皇帝怪罪时,他总上前讲情。因此,宫娥彩女都对他非常敬爱。

  那年腊月,下了几天雪,东方朔去御花园折梅花。刚进园门,见一个宫女正泪流满面欲向御井扑去,他急忙上前拦救。原来这宫女叫元宵,家住长安西北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小妹妹。

  自从被选进宫后,每逢年末岁首,她总思念亲人,心如刀割。这几日风寒雪大,她不由得又惦起了在家艰辛度日的父母、小妹。心想:既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来投井。

  东方朔听了元宵的诉说,先安慰劝解一番,且答应设法让她与父母、小妹妹见面团聚。

  东方朔从元宵的身世,联想到宫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亲的苦水,便下决心想出了一条妙计。

  这天,他来到西北山上元宵的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一番,就返回长安大街卖起卦来。有人认识东方朔,知道他识天文,通阴阳,都争着占卜求卦。结果,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

  人们非常惊慌,纷纷求问解脱之法,东秘地说:“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到西北十里铺大道口等候。

  天晚时,从西北方向会过来一个骑粉色驴子的红衣姑娘,见到她后,父老们要跪方可得救。”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信以为真,暗暗互相串连。

  等到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手拄拐杖来到十里铺等候。傍晚时分,果然从西北方向过来一位骑粉色驴子的红衣姑娘,父老们一拥而上,苦苦哀求。

  那姑娘望着悲哀不止的父老们说:“我是领了玉帝的旨意来办事的,火烧长安时玉皇大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要是没火,就是我的罪了。

  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让他们想办法吧。”说完,扔下一张偈语,回身走了。

  老百姓赶紧将此事禀报汉武帝。汉武帝接过偈语,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

  武帝看罢大惊,忙向足智多谋的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爱吃汤圆,十五日晚可让全城臣民都做汤圆供奉,虔诚祷告,求火神君高抬贵手。

  再传渝京都所有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届时,满城通红,火球横飞,必能骗过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再将京都四门洞开,使城外庶民百姓也能进城观灯。

  皇上、妃子、宫娥彩女,亦应三三五五出宫去街上观灯,杂在百姓中,方会沾他们的光,免去灾难。

  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汤圆做得好,把元宵的名字写上穿大街走小巷,虔诚敬奉云游在长安上空的火神君,定会使他心软下来。”汉武帝听闻便传旨按东方朔的办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坠西山,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乡下百姓得知消息也都陆陆续续进城观灯。汉武帝脱去龙袍,换上便服,在几个近臣的保护下走上大街。

  娘娘贵妃,宫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离开了皇宫。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焰火满天,煞是好看。

  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姐,元宵姐。”元宵听到喊声,来到父母跟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热闹了一夜,京都长安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让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照样全城挂灯放焰火。

  相传为习,年年如故。因十五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做的,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元宵节”。这就是现在的十五过元宵,十六闹花灯的由来。”

  “噗嗤,还有这种说法?”林冰欢可从来没听过,觉得很好玩。

  “嗯,我也是听说的。”

  念完故事时,凌云峰也放起了烟花。

  “噼噼啪啪。”

  “真好看啊。”林冰欢拿着小灯仰头看。

  “是啊,真好看。”萧主延先是看了林冰欢,后才转头看烟花,“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