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隐藏的真相
作者:云也暮      更新:2022-06-05 09:13      字数:2815
  太和宫大殿上,丽昭仪拉着长宁的手,听她娓娓道来:“据说,当年国主亲自下令把宸妃打入冷宫。

  具体是因为什么不太清楚,但似乎和她的身世有关。

  后来,柴皇后去冷宫看过她一次。

  那之后,宸妃整个人就疯了。

  没多久,就病故了。”

  “宸妃身世!国主,柴皇后!...还有呢?”

  苏慕卿摇摇头:“我知道的都告诉娘娘您了,其余的我也不知。恐怕具体的也只有当年的那些人才了解吧。”

  丽昭仪已经大概明白了一二,她轻叹了一口气,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那宸妃她...有孩子吗?”

  苏慕卿还是一脸诚恳地看着她的眼睛,坚定地回答:“这个...我不知道!但真的不是我!”

  “既然你不知道,那我自己再想其他的办法。”

  她轻轻转动眼睛,也不再多说什么,双手在苏慕卿手上按了按,便匆匆起身告辞。

  苏慕卿客气地将她送到宫门口,目送她离开。

  ...

  八皇子受了十鞭,后被已经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他强撑着回到皇子院,却未径直回屋休息,而是去寻找太傅。

  终于在藏书馆找到正在书桌前看书的太傅。

  自己从小就被接到皇子院中,由太傅亲自教养。

  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太傅也从一个英姿勃发的鸿儒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以前天天见着老师,不觉得时间过得快。

  今日推开门,看着书桌前坐着的满头银丝的老师,才在一瞬间感觉到,老师变老了,自己也真的长大了。

  八皇子吃力地将半只脚迈进门,便虚弱地问:“老师,请您告诉我,我的母亲...”

  八皇子的话还没说完,太傅却伸出一只手,打断了他。

  他见八皇子面色苍白、目光涣散,身上血痕累累,显然是受了刑。放下手中书卷,站起身来,示意八皇子坐下,自己则从一旁的小木箱中取出一盒药膏,轻轻给他上药。

  上完药,八皇子依旧是面无血色。但这些只不过皮肉伤,静静修养一段时间即可,并无大碍。

  太傅并不着急问他的伤势,而是语气沉静而缓慢地问:“八皇子,最近功课可有落下?最近在看什么书?”

  八皇子这才知意识到自己突然闯入,行为唐突了。

  “回老师。学生不敢倦怠,当前在复习《孝经》。”

  太傅点点头:“治学之道,唯勤耳。温故而知新,那你可有新的收获?”

  “老师,学生想请教,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请问您怎么看?”

  “哎...你想问的,恕老朽无法回答。你自回去好好修养吧。”长叹一口气,太傅起身缓步走出了藏书馆。

  只留八皇子一个人独坐在藏书馆,他也知道以老师的脾性肯定是不会多言。

  但老师的这个举动,恰恰不就告诉了自己答案吗?

  自己的母亲宸妃真的是西戎族!而自己的身上竟然流淌着一半西戎族的血液。

  难怪她生前被关在冷宫中,自己每次去看她,总听见她说着那些听不懂的话,如今想来应该是西戎语。

  为什么国主和皇后要瞒着自己呢?

  母亲又是为何被打入冷宫,为何而死呢?

  八皇子脑海中冒起一个接一个的疑问,他不知道谁可以为他解答。

  老师不会告诉他,国主和柴皇后更不会。

  但有一个人可能会,那就是大太监张双寿。

  ...

  望月阁中,丑奴将一只鸽子牢牢攥在手中。

  丽昭仪伸出纤纤玉指将一张刚写好的纸条塞进了竹筒中,绑在鸽子脚上。

  丑奴走到花园中,伸开手臂,张开双手。那鸽子便速速往宫外飞去了。

  信上只得短短两句:“厄真已死,孩子不明。皇后有疑,还需时日。”

  丽昭仪在太和宫虽然没有探听到宸妃的孩子,但还算有所收获。她知道宸妃十五年前死在冷宫,必然不是意外,而是跟柴皇后有所关联。

  她望着宫外,向着故乡的方向。

  不敢忘记来时狼主交付的重任。

  明天就去会会这个柴皇后吧。

  ...

  惠康宫已经闭门谢客有些日子了。

  自从柴皇后怀孕以来,便极少踏出惠康宫的大门,也免了妃嫔们的请安。

  一门心思在宫里养胎,只为顺利诞下嫡皇子。

  上午,柴皇后背枕着软塌半坐在床榻上小憩,崔太医按例前来问诊。

  只见他双膝跪地,从药箱里拿出一张紫色丝巾,轻轻盖在皇后手腕上。

  他的手就像干枯的树枝,两指轻轻压在皇后的脉搏上,聚精会神的听着脉。

  不一会儿便松开手指,面色凝重。

  “如何,崔太医?”

  崔太医膝盖往回退了三步,俯身于地上,头也不敢抬。

  “臣有罪,医术不精。”他的声音小得恐怕只有他自己听得见。

  柴皇后见他这副胆战心惊的样子,便知道还是没有好转。气得声音颤抖着说:“庸医!一群饭桶,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她已经让娘家私下里遍寻名医,寻求安胎固原之法。

  这段时间,娘家也进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方子,已经试了不少,可还是不见效果。

  近几日,已有了滑胎的征兆。

  柴皇后更是连床都不下了,一天传三回太医来看。眼见腹中孩儿就快要保不住了,她心急如焚。

  当年,柴皇后嫁给国主后多年一直怀不上孩子,求子心切的她四处寻医问药,后来竟有些走火入魔了!

  柴家人为此也是东奔西走,偶然结识了一位密宗大师,得了一邪方——人血丹药。虽然得了永乐公主,可是邪门的丹药吃多了也伤了本原。

  如今柴皇后好不容易高龄怀上了孩子,却因为身子早已不适合有孕,这胎儿先天不足,难以平安降生。

  “下去吧。”

  盛怒之下,柴皇后肚子轻微有些痛,缓缓平躺下来,闭起了眼睛养神。

  崔太医噤若寒蝉,默默收起药箱退了出去。

  这时候,丫鬟莺歌端着刚刚熬好每日服用的安胎药,走了进来。

  “皇后娘娘,该喝药了。”说着,莺歌小心地端着药走到皇后身前。

  柴皇后余气未消,一只手推出去,把药碗重重打翻在地,药登时洒了一地。

  “没用的药还喝什么。”

  莺歌赶紧跪下收拾,深深埋低着头,不让皇后看见自己惊恐的样子。

  近来柴皇后心情不好,经常生气处罚下人,已经有不少姐妹受了罚,千万不能这时候去触她的逆鳞。

  可就在刚刚,望月阁的那位昭仪求见,眼下还要跟皇后通禀吗?

  万一触怒了皇后,牵连了自己可不好。莺歌此时也不敢再通报,犹豫了一下,收拾好碗碟,转身退了出去。

  丽昭仪在惠康宫门外顶着日头等了许久,也不见丫鬟来回话,正有些恼,来回不停踱着步。

  过了好半天,莺歌才终于出来回话。本来已有些怒气的丽昭仪见人来了,又恢复了笑脸。

  “昭仪娘娘,我家主子孕体不适,您还是改天再来吧。”

  丽昭仪被拒之门外,却也不恼。

  她笑容依旧,却没有半点要离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