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誓灭东瀛
作者:星辰玖      更新:2022-10-18 11:31      字数:2989
  泰昌五年九月初五,长江入海口附近,舰船密布,旌旗如林。

  神机营和神武营四十万大军已然移师南下,太仓新城两侧皆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营帐。

  东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已然齐聚太仓港内外,海面上也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战船。

  这天正是黄道吉日,兼且风和日丽,天空万里无云,海面上也没有任何波澜,正是出征东瀛的好时候!

  泰昌站在城门楼上,看了看城门外威武而雄壮的三军将士,又看了看远处密密麻麻的战船,随即朗声道“上三牲祭礼。”

  四个壮汉立马抬着红绸包裹的牛头、羊头和猪头走上前来,恭敬的摆供桌上。

  泰昌当即带着三军将帅,恭敬的上了柱香,随即便掏出檄文,深深的吸了口气,朗声念道

  东瀛恶邻,乖戾之邦。

  鲜仁寡义,假礼实狂。

  狡黠好斗,奸猾乱娼。

  弹丸之域,几番跳梁。

  昔有大汉,威震四方。

  不欺弱邻,善待东瀛。

  册封倭奴,视为儿孙。

  恩宠百年,呵护备至。

  东瀛小儿,忘恩负义。

  唐朝初立,贼心便起。

  裹挟百济,欲下新罗。

  持枪凌弱,欺我属国。

  唐廷劝和,置若罔闻。

  白村之役,一败涂地。

  鲜廉寡耻,委屈求活。

  大唐仁德,不欲施兵。

  屡遣唐使,告慰扶桑。

  授以儒学,教其佛法。

  东瀛倭寇,狼子野心。

  历代承恩,不思回报。

  大明伊始,便兴贼兵。

  骚扰临海,强占土地。

  祸害生灵,毁坏城郭。

  万历一朝,两度入侵。

  欲下朝鲜,欺我大明。

  天朝挥师,大败倭寇。

  关白丰臣,气结毙僵。

  又施故计,弃刃投降。

  先皇仁德,不欲惩之。

  倭寇之流,无耻之尤。

  才签合议,又下琉球。

  进占东番,再现凶残。

  大明天朝,岂容侵犯。

  几次三番,无故发难。

  不灭此贼,寝食难安。

  今日兴兵,讨此恶邻。

  卫我大明,誓灭东瀛!

  他刚念完,城门楼下的三军将校便跟着齐声大吼道“卫我大明,誓灭东瀛!”

  紧接着,后面的三军将士亦跟着齐声大吼道“卫我大明,誓灭东瀛!”

  “卫我大明,誓灭东瀛!”

  太仓新城四周,数十万将士随之齐声大吼,整个大地都为之震颤,四周的海面都惊起了波澜。

  打东瀛是不需要理由,但出征之前还是要鼓舞一下士气的。

  三军将士的吼声是越来越齐,四十余万大军逐渐化成一个声音。

  “卫我大明,誓灭东瀛!”

  这声威简直震慑天地,这气势更是直冲云霄。

  很好,要的就是这气势!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缓缓抬起手来。

  谷楳<spa>  吼声方歇,他便毫不犹豫的挥手道“战鼓起,大军出征。”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城墙上下不知道多少面战鼓同时敲响,鼓点声简直惊天动地。

  三军将帅立马拱手躬身退了下去,疾步走下城墙,率军登船,准备出征了。

  泰昌看着大军已然如同流水般涌入大小舰船,这才拿起供桌上的檄文,递给一旁的夏允彝,细细交待道“待大军出征,你再找个东瀛海商,将檄文交给他,让他送去东瀛。”

  这檄文送过去了,大明就不算是不宣而战了,至于东瀛掌权的德川幕府什么时候能收到,他就不管了。

  朕就是搞突袭,突袭完了还要塞份檄文塞你嘴里!

  当初东瀛关白丰臣秀吉可没写什么檄文,丰臣秀吉就是写了封信给朝鲜国王,说什么要假道攻明,人家朝鲜国王不同意,他便直接发兵,打到朝鲜去了。

  倭寇如此狂妄,自然无需跟他们讲什么礼仪,先干了再说。

  这一次,他足足调集了车轮舸两百艘,狼牙战船五百艘,龙牙战舰五十艘,神盾舰一艘,水师战船足有七百余艘,水师将士更是多达五万余众,再加上神机营和神武营将士,足有大明四十五万余。

  如此多人马和战船出征,场面着实宏大到无法想象,光是将士登船,就足足耗去了两个多时辰。

  泰昌眼看着五十艘龙牙战舰陆续离开码头,这才带着兵部尚书卢象升、水师总督袁可立和一众随行的护卫高手登上了旗舰神盾,来到了战舰顶层。

  很快,旗舰神盾便离开了太仓港,来到了长江口外的海面上。

  这个时候七百余艘大小舰船已然四散开来,排成一条又一条的长龙直奔东面而去。

  大军终于出征了。

  泰昌转动着炮筒般的望远镜扫视了一番,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如此多的战船,如此多的人马,东瀛如何抵挡?

  这一次,他必将灭了东瀛,完成当初元世祖都未曾完成的伟业。

  这还只是开始,还有南洋,还有西洋,还有欧陆,谁敢不服,全干趴下!

  他是越想越兴奋,越想越兴奋,兴奋的浑身热血沸腾,兴奋的忘却了时间。

  也不知过了多久,卢象升终于忍不住小声提醒道“皇上,要不我们再去看看东瀛地图,商议一下进军方略?毕竟四十万步卒要运送到东瀛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这一个多月如何进军方为稳妥呢?”

  的确,太仓港就算离萨摩藩再近水路也有将近一千八百里,而轮船就算日夜不停航行最多也就能行进一千二百里。

  也就是说,轮船来回转运一趟都需要将近四天的时间。

  而七百余艘大小舰船一次最多也就转运五万步卒,再多船上就有点挤了,遇到风浪就不安全了。

  这样一来,东洋水师和北洋水师舰队就得来回转运八趟才能把四十万步卒全部转运到萨摩藩。

  这中间还得除去刮风下雨等不适合航行的日子,一个多月时间能完成转运就算是不错了。

  那么,这一个多月时间如何进军呢?

  他们是高歌猛进还是稳打稳扎呢?

  议事堂中,卢象升和袁可立都在盯着东瀛地图皱眉沉思。

  毕竟,他们也未曾指挥过如此多的水陆大军跨海远征这最少有上千万人口的东瀛。

  人家会如何抵抗还未可知呢。

  泰昌却是不慌不忙的喝着香茗,等着卢象升和袁可立开口。

  其实,他心里已然有个大致的战略了。

  如果卢象升和袁可立能提出更好的战略来,那自然最好。

  如果这两人想不出更好的战略来,那就按他的来就行了。

  卢象升和袁可立可不敢胡乱提什么建议,这毕竟是大明和东瀛之间的大战,双方兵力加起来都超过百万了!

  这样的大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都没发生过几次。

  而且,这已经不是什么国运之战了,而是灭国之战,他们怎么敢胡乱提议将。

  泰昌见两人半天都不曾开口,只能开口征询道“要不这样,我们稳妥点,慢慢来,这一个多月我们先占领萨摩藩,修建好港口城池,先站稳了脚跟再去攻打其他地方,你们觉得怎么样?”

  啊!

  一个多月才打下一个藩国?

  东瀛可是有六十六个诸侯国,这么打,不得打五六年啊!

  这也太稳妥了吧?

  卢象升忍不住问道“皇上,我们这么进军是不是有点慢了。”

  慢吗?

  其实不瞒。

  泰昌微笑着摇头道“不慢不慢,我们是要一劳永逸,彻底征服东瀛,不是打败他们就算了。”

  彻底征服东瀛!

  东瀛倭寇真能彻底征服吗?

  当然能!

  不服就干到他们服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