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意气风发
作者:杨家次子      更新:2022-06-06 08:56      字数:2461
  白蛇和许仙的这一次相见,便注定了两人的姻缘。

  不过后来金山寺的法海告知许仙,素贞是白蛇所变。

  许仙自然是不信。

  法海又告诉许仙,若是不信,那就在端午那日,将雄黄酒给白素贞饮下。

  到了端阳佳节,许仙劝素贞饮下雄黄酒,白素贞现出原形将许仙惊吓而死。

  为了救自家相公,白素贞去至昆仑山盗取灵芝仙草,与鹤、鹿二童争斗。

  白蛇并不是二人对手,所幸南极仙翁被白素贞感动并赠与灵芝,让白素贞去救活许仙。

  法海见用此法无法拆散白蛇和许仙,故此另觅他法。

  许仙受法海欺骗,上金山进香,去而不返。

  白素贞与小青来至金山寺,恳请法海归还许仙,法海自然是不允。

  白素贞恼怒之下施法要水漫金山,法海招来天兵抵挡。

  不过此刻的白素贞身怀有孕,体力不支退败,行至断桥,腹痛难忍,许仙也在此刻追来。

  小青恨许仙负心,拔剑欲杀之。

  白素贞与许仙情深意切,极力劝阻,后三人言归于好,回到许仙姐夫的家中,产下一子。

  法海于婴儿满月之期,率韦陀神将寻至,用金钵将白素贞降伏,并压入雷峰塔下,拆散了美满的姻缘。

  小青求助火神前来相助,将雷峰塔推倒,白素贞与许仙重续姻缘。

  而白蛇传这个故事也在此结束。

  《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汉族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出自明末的《警世通言》。

  另外三本分别是《梁祝》,也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秦朝时期的一名女子,丈夫被抓去修长城,死在了长城,她将长城给哭塌了。

  最后一本则是《牛郎织女》,是一个仙女和牛郎的故事。

  关于《白蛇传》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

  当然,大家即便知道,肯定也不会这么说。

  何为封建?

  王朝就是封建,难不成你要破除封建?

  封建肯定是要破除的,不过不是现在。

  等有一群有志之士,在推动这个国家发展的时候,那么就是破除封建的时候到了。

  而《白蛇传》只是讲了一个凄美最后又圆满的爱情故事罢了。

  当这场戏演完,台下只有掌声。

  何崇楼也在场下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两个徒弟。

  至于余玉琴,他和这两个徒弟不是一个层次的。

  在一个行业待了多年,学习了多年,对某些角色会有独特的理解。

  余玉琴也是京城有名的角,他对于白蛇这个角色已经刻入了骨子里。

  何崇楼当年即便也出演过白蛇,甚至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可是他也不敢说他在这个角色上,就能够比得过余玉琴。

  这是他深思熟虑了以后给出的结果。

  可能别人不相信,但这是何崇楼确定了的事情。

  不如别人就是不如别人,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而现在的何崇楼,也无意再争了。

  戏散人散。

  不过在余玉琴先生要离开的时候,何崇楼将一袋银钱给了这位玉琴先生。

  玉琴先生是来帮忙的,可不是白来帮忙的。

  人家陪你演了半天,不能够因为交情,就伤了钱。

  再说了,规矩是规矩,交情是交情。

  玉琴先生自然不会拒绝,抱拳告辞以后,带上了自己的伞便出了何崇楼。

  玉琴先生没有离开多久,天上便下起了雨,好像还要下雪。

  一年多了,又是一年冬天。

  这一年来发生了诸多的事情,杨小秋如果还在天津的话,可能永远不会经历。

  可没有如果,他也不希望有如果。

  这一晚杨小秋睡得很沉。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还在下雪,杨小秋给自己的房间生起了炭火,自然是开着窗户的。

  偶尔有冷气吹进来,也即刻让人十分清爽。

  大师兄带着徐清柠到了杨小秋的房间,徐清柠在火盆旁边烤火,她怀孕了,不能够受冷,要注意保暖。

  没过多久,三师姐也走了进来,带着点心和瓜子花生,还有温酒。

  以前的杨小秋很少喝酒,后来三师姐经常找他喝酒,杨小秋就慢慢喜欢上了这种辛辣的感觉。

  不过她的酒量和龚依依相比,那就太弱了。

  那么龚依依来自哪儿?

  哪个地方最会喝,她就来自哪儿。

  当然,要先将东北这个地方给排除掉。

  她并不是东北的人。

  然后师父和师娘也被吸引来了。

  外面的雪并没有停下来,从昨晚下到了现在,不大也不小,在地面上铺了浅浅的一层。

  何崇楼见到一大家子人齐聚一堂,叹息了一声说道:“也不知道维明怎么样了?”

  谭同飞思考了好一阵子才开口道:“二师弟现在去日本了。”

  “去日本?”

  屋子里的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因为之前的《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大家对于日本的态度,几乎是厌恶到了极致。

  要知道在以前,日本什么东西都开始学习我们国家的。

  所以得知张维明去日本,大家还真是非常惊讶,甚至可以说是震惊。

  但谭同飞得知的也仅仅是如此。

  而屋内没有外人的缘故,谭同飞还说了一件事儿。

  那就是那位传奇的大人物,也就是李鸿章,他走了。

  这则消息好像没有那么让人意外,他好像从年前开始,就有小道消息在传他不行了,没有想到他坚挺了这么久。

  那么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既然他不行了,谁能够接替他的职务。

  要知道,接替他的职务以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同时,还有对外的态度。

  这个人上位以后,大清朝是继续对外软弱还是会对外强势?

  哦,好像就目前的情况,清政府想要强势也强势不起来。

  反正只希望上位的那个人,能够是个好人。

  若是像袁世凯这样的人上位,只怕大清真的是要摇摇欲坠了。

  虽然大家嘴上没说,心里却都是这个想法。

  最重要的是还真的被他们想对了。

  李鸿章走了以后,袁世凯立刻被慈禧太后提拔接替了李鸿章的职务。

  现在袁世凯,可真是有了所谓意气风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