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郭家班
作者:杨家次子      更新:2022-06-06 08:57      字数:2424
  京剧大赛在端午过后便正式开始了。

  说是比赛,其实就是轧戏。

  就是想要看看年轻一辈的人当中,谁家园子能够成为未来的顶梁柱。

  这次出场的戏园子还真的不少,有十几家了吧!

  大园子、小园子,愿意来的都来了。

  杨小秋觉得,若是大师兄愿意上场比试,基本上没有悬念,就大师兄的艺术造诣,估计都能够和老一辈的相提并论了。

  都是从小学戏,大师兄还比他们有天分。

  杨小秋若是自己从小学戏,只怕他现在也算是宗师级别人物,可以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门派了。

  没办法,在某些方面,年龄还真不是唯一标准。

  杨小秋这叫什么,祖师爷赏饭吃。

  这次举行大赛的地点是城北的郭家班。

  之所以选择郭家班的缘故,是这次的大赛,本就是郭家班的班主郭汾阳提出来的。

  大家也算是响应了郭家班主的号召,参加这个大赛。

  最初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能够抵御百乐门带来的不好影响,到了现在嘛,其实算是给京剧扩大一下影响力。

  其他园子也想要借助这次的表演,展现一下自己园子的实力。

  实在是这碗饭确实不好吃,很多园子都是赔着钱在做生意。

  至于说为什么赔钱了还愿意干,而不是说把园子关了。

  还不是做什么事儿,都是因为热爱才去这么做的。

  若不是因为热爱和想要讨一口饭吃,谁不希望自己干的是体面的活儿。

  当然,也不是说唱京剧就不体面了,可这个地位嘛,确实没有。

  这次前往郭家班,是由师父带队。

  师娘和师姐没能去,大师兄也不会去。

  实在是徐清柠现在挺着个大肚子,最好不要乱跑。

  这段时间,徐清柠基本上都没有来何崇楼,便是因为她快要临盆的缘故。

  最多一个月,或者说没有一个月,她肯定会生下一个孩子的。

  这个孩子可不一般,是何崇楼的第三代人了。

  当然,往后至于要不要他学京剧,或者说他想要去做别的事情,都全凭自己的心意。

  当今这个封建王朝不是民主的,可他们是民主的。

  遵从每一个人的内心选择。

  自然,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幸福和安稳上面。

  师徒三人前往了郭家班,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非常多的人在了。

  大家见何崇楼来了,都纷纷起身开始打招呼。

  在他们的身后,也跟着一群少年和青年。

  有的是要上台的,有的则是来看热闹或者说学习的更加的恰当。

  这次参加京剧大赛的助演,会由国家班子的老人出演。

  无论你要演什么戏,郭家班的人都能够给你配得上。

  这就是作为北城第一大戏园子,甚至说整个京城最梨园行的底气。

  那么到底是何崇楼是京城第一还是郭家班是京城第一,众说纷纭。

  有的说何崇楼,有的说是郭家班。

  其实大多数人认为还是郭家班,毕竟郭家班和陈家班是同时期的,何崇楼毕竟是后来者。

  倒不是说何崇楼的艺术能力不行,是何崇楼的底蕴不行。

  前者是人,后者是梨园行。

  再加上何崇楼一直十分谦逊,他见任何人都会面露微笑,他行事也从来谨小慎微,他这样的人,要么和装,要么艺术水平很高。

  而何崇楼用二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自己建立的戏园子。

  他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他也是一个真正有艺术造诣的这么一个人。

  何崇楼和他们寒暄完毕以后,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既然是比赛,那么肯定有评审。

  谁表现得好,谁表现得不好,便由京剧行业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来评判。

  自然也需要观众,这次的比赛观众是免费来看戏的。

  这也是郭家班的班主,郭汾阳的高明之处。

  这次的京剧大赛结束了以后,那么郭家班获得的东西是不可计量的。

  这也是他们愿意举办这个大赛的用意。

  其他的几个戏园子也想要举办这个比赛,可主意是人家郭班主出的,如果有来年还差不多,将这一的比赛给承接下去。

  也要定一个规则,就是说获得第一名的不能够参加这个大赛。

  杨小秋他们来的时候,台上其实是在唱戏的。

  是郭家班的人在唱戏。

  他们唱的是,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

  “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这是取自剧说里面的一段,也是杨小秋非常喜欢的一出戏。

  自然也是他一直在学的一出戏。

  剧说里面,关于这个的故事内容是,登州富户薛氏门中之女薛湘灵许配周庭训,嫁前按当地习俗,薛老夫人赠女锁麟囊,内装珠宝甚多。结婚当日,花轿在中途遇雨,至春秋亭暂避;又来一花轿,轿中为贫女赵守贞,因感世态炎凉而啼哭。

  问清缘由后,薛湘灵仗义以锁麟囊相赠,雨止各去。六年后登州大水,薛、周两家逃难,湘灵失散,独漂流至莱州,偶遇娘家老奴胡婆,胡婆携湘灵至当地绅士卢胜筹所设粥棚,恰巧卢员外正在为其幼子天麟雇保姆,湘灵应募。

  一日,湘灵伴天麟游戏于园中,触景伤情,百感交集,顿悟贫富无常。天麟抛球入一小楼,要湘灵上楼为其拾取,在楼上,湘灵找球时猛然见到六年前自己赠出的锁麟囊,不觉感泣。

  原来,卢夫人即赵守贞,见状盘诘,才知面前的这位“薛妈”便是六年前慷慨赠囊的薛小姐,遂敬之如上宾,薛湘灵一家团圆并与卢夫人结为金兰之好。

  恰好的是,这次来自城东的戏园子,吉祥班就准备了剧说里面的一出戏。

  表演的二位是吉祥班班主徐先生的两位得意徒弟,在京剧行业也非常的有名气。

  不过杨小秋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前来参加这个大赛的。

  他和很多人不一样,他不是大小就学习京剧,他是半路出家的。

  师父虽然一直说自己很有天赋,杨小秋也不知道,他想的是,应该自己有天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