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今个我高兴
作者:杨家次子      更新:2022-06-06 09:00      字数:2305
  竖日,杨小秋在史府的下人带领下,来到了史府。

  很快,管家便从侧门把他们引进去了。

  倒不是说他们不配走正门,要是在大清朝的时候,他们唱戏的都是从后门进的,可如今嘛,倒是没有那么多规矩。

  之所以是从侧门进去,那是因为大门都是来拜寿的客人,若是杨小秋带着一群何家班的人从正门进去,那也不大合适。

  杨小秋也明白,但是这位管家还是给杨小秋他们解释了一番,免得出现隔阂。

  唱戏唱戏,自然是夜晚唱戏。

  杨小秋他们来的时候是下午,还要负责收拾、搭建戏台什么的。

  说白了,现在是新时代了,新时代就是自己干得多,钱就拿的多。

  等收拾一番后,也就到了晚上。

  史府是真的热闹,为什么说热闹呢,是因为这位史门清,这位七十岁的老人确实是一位好人。

  后台,其实何家班的人都知道是溥侗侗五爷要来演王宝钏,他们还非常的复杂,因为这位的身份是贵也贵,说不贵啊,也不能够这么说。

  反正在以往的时候,他们哪里敢想这个事儿啊!

  即便侗五爷想要过过戏瘾,要么是在台下跟着唱,要么是在家里偷偷摸摸的唱,哪里会想到有一天他会登台啊!

  但是啊,侗五爷出演王宝钏这个事儿还要保密,否则啊,传出去不太好。

  杨小秋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看着溥侗扮上王宝钏,非常的诧异,因为这位侗五爷的女子扮相,好像有那么点好看。

  也不是说有那么一点好看,是很好看。

  溥侗转头看着杨小秋问道:“是不是觉得我很好看!”

  杨小秋笑了笑,并不作答。

  戏台外面,摆了十好几桌,主桌自然是这位史老爷的一家人。

  这位史老爷也算是儿孙满堂,所以啊,挺幸福的。

  很快,厨子就做好了一大盘寿桃让人端了上来,这寿桃看着,确实就像真桃子一样,不过冒着热气罢了。

  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史老爷请的厨子手艺好,可确实也是好的,毕竟是皇宫里面出来的,能够做满汉全席的老厨子,手艺自然没得话说。

  史门清的儿子、孙子、孙女依次给他上来拜寿,这位史老爷自然是非常高兴了。

  当他宣布大家敞开了吃的时候,杨小秋知道他们也该登台了。

  薛平贵:提起当年泪不干,起当年泪不干[原板]夫妻们寒窑受尽熬煎。

  自从降了红鬃战,唐王爷驾前去讨官。官封我后军都督府,你的父上殿把本参。

  自从盘古立地天,(流水)哪有岳父把婿参?

  西凉国造了反,薛平贵倒做了先行官。两军阵前遇代战,她把我擒下了马雕鞍。多蒙老王示恩典,反把公主配良缘。西凉的老王把驾晏,众文武保我坐银安。

  那一日驾坐银安殿,宾鸿大雁口吐人言。手持金弓银弹打,打下了半幅血罗衫。打开罗衫从头看,才知道寒窑受苦的王宝钏。

  不分昼夜往回赶,为的是夫妻们两团圆。

  三姐不信屈指算,连来带去十八年。

  溥侗(王宝钏):指着西凉高声骂,无义的强盗骂几声。妻为你不把那相府进,妻为你丧了父女情。既是儿夫将奴卖,谁是那三媒六证的人?

  薛平贵(西皮流水板)那苏龙、魏虎为媒证,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

  王宝钏(西皮流水板)提起了旁人我不晓,那苏龙、魏虎是内亲。你我同把相府进,三人对面你就说分明。

  薛平贵(西皮流水板)他三人与我有仇恨,咬定牙关他就不认承。

  王宝钏(西皮流水板)我父在朝为官宦,府下的金银堆如山。本利算来该多少?命人送到那西凉川。

  薛平贵(西皮流水板)西凉川四十单八站,为军的要人我就不要钱。

  王宝钏(西皮流水板)我进相府对父言,嘱咐家人把你传。将你送到官衙内,打板子,上枷棍,管叫你思前容易你就退后的难。

  薛平贵(西皮流水板)大嫂不必巧言辩,为军哪怕到官前。衙里衙外我打点,管叫大嫂断与咱。

  王宝钏(西皮流水板)军爷说话理不端,欺人犹如欺了天。武家坡前你问一问,贞洁烈女我王宝钏。

  薛平贵(西皮流水板)好一个,贞洁王宝钏,百般调戏也枉然,腰中取出了银一锭,将银放在地平川。这锭银子,三两三,送与大嫂做养廉,买绫罗、做衣衫,打首饰,置簪环,我与你少年的夫妻就过几年。

  王宝钏(西皮流水板)这锭银子奴不要,与你娘做一个安家的钱。买白布,做白衫,买白纸,糊白幡,落得个孝子的名儿在那天下传。

  薛平贵(西皮流水板)是烈女不该出绣房,因何来在大道旁?为军的起下(西皮摇板)不良意,一马双跨到西凉啊。

  台下纷纷传来鼓掌和叫好声。

  不少人都已经忘记了吃饭草,就盯着台上的二人观看。

  还有人询问道:“这扮演王宝钏的是谁?”

  “未可知,我也没有听说过何崇楼有这么一个人。”

  “怪了怪了!”

  台下的人,自然有看过何家班演戏的,还有不少人是何崇楼里的老戏迷。

  他们这些年啊,谁家的都不去看,就只看何家班。

  提起京城其他的班子,哦,北京的其他班子,他们可能还会恍惚一下,可提起何崇楼,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杨小秋确实也将何崇楼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史门清笑着对管家说道:“好,唱得真是好,等他们离开的时候,管家,你记得再多给点银钱。”

  管家苦笑着回答道:“老爷,已经给了很多了。”

  史门清说道:“没关系,今个我高兴,七十大寿,这位杨先生还带来这么一出好戏给我祝寿,我高兴。”

  管家这么一听,便应下来了。

  反正啊,只要老爷高兴,怎样都成。

  而杨小秋和溥侗自然还在对唱了,他也发现侗五爷确实是京剧奇才,如果他当初不是皇室的身份在,说不定师父还真的要收他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