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可京剧,依旧会发光
作者:杨家次子      更新:2022-06-06 09:04      字数:2334
  虽然日本人极力的想要隐藏自己伪善的面目,可还是有很多日本士兵做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情。

  他们开着89式的坦克,在城区里面耀武扬威。

  他们吃东西,不付给老百姓钱。

  除了忍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又能够如何呢?

  日军占领北平,一晃便是五年过去了,这是1942年夏天。

  每一个生活在北平还有良知的中国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可他们坚信日本人很快就会被赶出中国的,因为新的政府的出现,那是一道曙光。

  那些英明的领导人,会带着他们获得最终的胜利。

  只是这五年,日本人做出了太多天怒人怨的事情来了。

  在38年的春天,日本人还是露出了自己的爪牙。

  日伪当局肆意搜查北平市第一教育区民众教管,先后3次洗劫,销毁书报四千余册,陈列品三百余件。

  而后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办不下去了,只能够关闭了。

  自1939年起至42年的这段时间里面,真的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而这一年的杨小秋也六十二岁了。

  一晃六十二岁,时间过得让人惊叹。

  生活在这样的世道下,每一天都感觉在度日如年。

  杨小秋很想要离开北平,去稍微稳定一点的地方,甚至去国外。

  可他不能够这么做,他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即便年纪已经很大了,可杨小秋还想要发挥自己的余热。

  他要留在中国,留在北平,看这群日本鬼子是怎么被赶出中国的。

  1942年的九月,杨小秋见到了一个人。

  他叫徐成武,四十岁,是组织派来见杨小秋的,同时也是北平地下党组织的一名干部。

  来见杨小秋,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杨小秋从入党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了。

  当见到徐成武,这位自己的上级的时候,杨小秋还是无比的激动,甚至是热烈盈眶。

  因为组织想到自己了,他们还记得自己。

  董成武和杨小秋是在城南的一个布庄见的面在,这个布庄便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

  董成武邀请杨小秋坐下后,才郑重的对着杨小秋鞠了一躬。

  这也让杨小秋立刻站了起来,一脸的不敢当。

  “成武同志,你这是做什么?”

  徐成武郑重的开口道:“杨先生,这些年若不是您支持北平的地下事业,我们发展将会变得无比的艰难。很多时候,也是您庇护了我们,才让我们得以获得日本人的很多情报,传给前线的将士。也是您这么多年,几乎倾家荡产,支持我们的人民军队,我们才能够发展壮大,这个鞠躬,您应该受着!”

  杨小秋回复道:“成武同志,我也是组织的一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为的也不仅仅是组织,而是中国四万万的老百姓。我一个人的力量十分微薄,可我相信这些年,很多人都加入了我们,才有了这么大辉煌的成果。我杨小秋只是一个唱戏的,没有多大的本事儿,能够为组织尽一份心力,便是我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徐成武深深的看了杨小秋一眼,然后才重重点头。

  两人坐下,而杨小秋也问起了这次他来北平之行的任务。

  杨小秋询问道:“成武同志,是上面有任务要交付给我吗?”

  徐成武回答道:“杨先生,这些年您的不容易我们也看在了眼中。组织这边是有任务,不过这个任务需要更年轻的同志去做。当然,我并不是觉得您年龄大了,完成不了。是您的身份现在在北平太重要了,我能够私下来见您,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来见您也是想要告诉您,要不了几年,最多两三年,我们一定会将日本人赶出我们中国去的。”

  杨小秋坚定的点头:“我一直相信,我也等待着这样的一天的到来!”

  不过杨小秋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上面真的没有任务交付给我吗?”

  徐成武摇头,却说起了另外一件好事儿。

  “杨先生,这趟来见您除了对您表示感谢,还有主席托我给您带个话。他说,期待将日本人赶出中国的那一天,还能够来何崇楼听您唱戏!”

  杨小秋嗯了一声,也想起了什么。

  “那成武同志,你离开之前带些书回去给他吧!他爱看书,一直都爱看书!”

  徐成武点头,也结束了这次的会面。

  这次的会面自然为杨小秋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他都感觉自己年轻了二三十岁。

  现在的杨小秋,也有了老态。

  毕竟六十多岁的人了,是真正的老人了。

  他六十岁的时候,谭三生还提议给杨小秋举办个六十大寿的宴会。

  可被杨小秋拒绝了!

  如今国家满目疮痍,前线吃紧,日本人在北平也是胡作非为,杨小秋不想要做这个事儿。

  还有就是,三生的外公外婆过世了,他们是三八年过世的,距离现在也过去了好久。

  杨小秋的师父何崇楼,自然是还活着,甚至身子骨硬朗得不行。

  说实在的,杨小秋的师父都八十多岁了,身体的素质比杨小秋都还好,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杨小秋倒是没有嫉妒,也和自己师父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但是,但是师父和远山他们的关系,却不怎么好。

  远山现在31年出生的,现在都已经十一岁了。

  说实在的,杨小秋真的觉得远山的京剧天赋比自己还高,未来肯定会超越自己的,就像自己师父觉得自己会超越他一样。

  十一岁的孩子,已经开始登台了。

  再就是,现在男女能够同台了,也为京剧这个行业注入了更多鲜活的活力。

  可有一件事情杨小秋也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京剧这个行业在开始没落了。

  他不知道自己死后,或者等远山长大以后,京剧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千万,千万不要成为书的知识。

  当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即便发生什么也不要大惊小怪的,因为每个人都做出了选择。

  只能够说,到时候啊,有了更多的东西替代京剧。

  可京剧,依旧在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