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再筹谋(1)
作者:南城有耳      更新:2022-06-06 10:36      字数:1749
  大宁国天昭二年秋,九月初七,原被关在大理寺狱中的前大理寺少卿,刘镇,被移押到空镜司所设狱中。

  九月初七晚,空镜司指挥使单寻欢同空镜司商部部长宁钰连夜共审刘镇,并施凌迟之刑,刮尽七十二刀。

  据在空镜司做洒扫的人回忆,那日狱中的哀嚎声,喊冤声响彻了整个空镜司,凄惨之状让人不寒而栗。

  直到九月初八,刘镇卒,刘府被抄。

  一应家属皆被发配边疆,男者永世为奴,女眷永世为娼。

  历经三天两夜的“通敌案”就此告一段落。

  此案虽未在百姓中出现什么影响,可却在朝堂之上激起了千层之浪。

  京城中的大小官员,各个都像被惊了弓的鸟。每日上朝时,俱是低着头,敛着气,生怕上座之人一个不高兴,就给他们都来个凌迟处死发配边疆。

  原本还有几个同僚想为刘镇求情,留个全尸,可看皇上的处事之风,硬是将求情的话烂在了腹中。

  不过近几日,日子最不好过的,应该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御史大夫姜叔季。

  事发之后,姜叔季一得到消息就想着为刘镇求情,那人虽是一个大理寺少卿,可手中不知握有多少官员以公谋私,欺男霸女,欺压百姓的证据。

  姜叔季一直都知道,如果刘镇被处死,那些证据也会跟着他就此消失在人世间。

  只是,奈何空镜司的动作太快,他还没来得及在皇上面前求情,刘镇已经被单寻欢等人处以极刑身亡。

  而近几日,更有非姜党之官员等着看好戏。

  众人皆知,刘镇乃是姜叔季的人,如今刘镇被发现卖国通敌,落得这般下场,皇上要是不牵扯到姜叔季身上,那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于是那些不是非姜党,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心里却都还等着看好戏。

  只是,等了几日,皆没有等到。

  就在众人准备放弃时,皇上却在一日下朝后将其留了下来。

  顿时一群吃瓜群众皆想搬着自己家的板凳围观,不过皇上身边的李福全一句“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后硬生生将人们的八卦之心扼杀在了摇篮中,只得乖乖散去。

  奉天殿,每日上朝之所,此刻一坐一站两人。

  坐着的正是萧汕,而站着的则是姜叔季。

  还不等萧汕开口,姜叔季就已经跪在了地上。

  “皇上,是臣御下无能,竟养了这么一群无用的狗。”

  萧汕似是没有想到,姜叔季一来就下跪,于是愣了半晌冷哼道:“哼,一只无用的狗也养不了什么好狗。”

  一听萧汕这么说,姜叔季猛然抬起了头,跪着向前走了几步“皇上,皇上啊。臣知道近几日臣办事多有不利,可是,可是皇上您仔细想想,这一切都诡异得狠啊。您可是千古明君,万不能被那奸臣迷惑了啊。”

  他看了看萧汕,此时竟是一脸痛心的表情“刘镇是臣一手扶起的,臣手中还握有他全家人的性命呢,他怎能在一朝之间就通敌叛国了呢?臣不信他能做出这种事。”

  姜叔季的话一出,只听萧汕砰地一声,手再次砸向面前的书案上“你是在质疑朕吗?”

  姜叔季身子抖了一下立刻道:“臣不敢,臣只是想说,皇上不能单凭几封书信就定了他的罪啊!”他身子伏在地上,可头却抬着惶恐地看向上坐的萧汕。

  “好,你说不能凭书信,那那些在他府上捉住的细作呢?如何解释?是你瞎了眼,还是说朕瞎了眼?嗯?”萧汕则被姜叔季的话挑起了怒气,帝王,永远都只能质疑别人,而又不能让别人质疑。

  “皇上恕罪。”姜叔季心里暗急,在地上磕起了头,磕得直响“是臣口不择言,臣想说,那日搜捕时可只有空镜司的人,皇上怎知那不是他们陷害的?”

  “嗯?”陷害两字一出,显然说到了萧汕的心中,他似是冷静了不少,想了想后,微挑眉看向姜叔季“说下去。”

  见萧汕果然来了兴致,姜叔季将悬起的心压了压,沉了口气,大脑飞速运转,腹内更是腹稿满篇,深吸了口气又问:“皇上想想,此件事情中谁获益最多?”闻言,萧汕不由得皱起了眉,思考了良久才道:“是朕那三弟。”

  姜叔季没有否认“那您再想想,当初先皇在位时,储君之位本就属意三皇子萧漳,可是?”眼看萧汕渐渐走入自己的套中,他话锋一改,不疾不徐得缓缓道来:“而先皇至死都不肯交出玉玺,您怎知那不是为三皇子留着的呢?您也知道,最后在先皇身边的正是单寻欢,那玉玺极有可能在他手里,所以先皇嘱咐他辅佐萧漳以夺皇上您的大位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