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朋友来了有酒
作者:我是天界人      更新:2022-06-06 11:29      字数:4659
  将锆90转化为可以自发进行贝塔衰变的锶90,需要将两个质子转化为两个中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就是电能。

  想要撬动核反应,哪怕是最弱的衰变反应,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老王这里不是国家重点科研单位,门口更是驻扎着一个营的士兵的话,没准儿国电就该来找他们了。

  这种用电负荷简直比一个超大型电解铝厂的负荷还要大,这不是开玩笑吗?

  “教授,转化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啊,除了耗电量稍微有些大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缺点了。”

  “那能叫缺点吗?”

  “这分明是优点啊,要知道咱们这个东西搞出来以后,给咱们国家减少多少能源浪费啊!”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在教授的廉价储能方案出来以后就已经解决了好不好,毕竟咱们教授可就是靠这个起家的。”

  “而且这玩意的造价就要几十亿,这还不算研发的费用,你觉得他们会造一个这个玩意儿来储能?”

  “是你疯了还是国电的老总们疯了?”

  “这句话不是开玩笑的,就算是几十个亿,相信那些老总也愿意拿出老,这个可是能够生产放射性元素的东西,你知道我们每年进口放射性元素要花多少钱吗?”

  “多少?”

  “我告诉你,我没事儿的时候去上医学院的选修课,教授告诉我们说,我们每年进口的放射性药物的规模在一百亿以上。”

  嘶...

  “对了,你一一个学材料的,为什么要去医学院上选修课?”

  “朋友,你关注的地方有些不不对劲啊?”

  “瞎说,我关注的地方哪里不对劲了,我一个大男人关注一下医学院,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

  核医学已经有百余年历史,SPECT和PET也已经是成熟的临床主要检查项目之一,但是两者都需要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设备才能识别信号计算生成图像。

  从1913年Frederick第一次开展了用放射性镭治疗各种疾病的研究,到1951年美国FDA第一次批准了碘化钠I131用于甲状腺患者的治疗,放射性药物目前已经是核医学检查必不可少的试剂。

  放射性药物(radio 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主要指用于机体内进行医学诊断或治疗的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

  进入人体后,核医学设备可以通过检测放射性药物发出的辐射来检测无法从人体外部看到的疾病的位置和功能状态,由于放射性药物具有的特殊半衰期,药物根据不同的核素,会在短时间或者一定时间内渐渐“消失”。

  放射性药物主要可以分为诊断放射性药物和治疗性放射性药物。

  诊断放射性药物是将放射性药物与在特定器官中收集的化合物结合,对放射性药物发射的伽玛射线进行成像或绘制强度图表的药物,可用于诊断疾病和测试组织功能。

  该测试称为核医学测试或放射性药物测试,根据所用放射性药物的性质,有SPECT测试和PET测试。诊断用核素药物是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类核素药物,也称为显像剂或示踪剂。

  治疗性放射性药物是一种用于放射疗法的药物,它使放射性药物与收集在特定细胞中的化合物结合,并通过从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β射线(一种辐射)破坏特定的细胞,例如肿瘤。

  之所以称其为放射性药物内部疗法或同位素疗法,是因为它是通过进入人体的药物发出的辐射进行治疗的。治疗用核素药物是指在有载体或无载体情况下能够高度选择性浓集在病变组织产生局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类体内核素药物。

  放射性药物标记的化合物或多肽可用作放射性药物,但也要考虑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安全性。由于可以以高灵敏度检测放射性药物发出的辐射,因此一项诊断所需的放射性药物数量非常少。

  就某种物质的含量而言,许多产品在一次检查中的使用量少于几毫克。在此水平上,其含量大大低于具有用作普通药物作用的物质的含量。

  因此全球的市场规模也不过是上百亿美元而已,国内市场也不敢百亿RMB。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是放射性同位素药物的原材料,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来自于人工制备,其主要来源包括核反应堆生产、加速器生产、从核燃料后处理废液中分离提取等,其中核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是主要途径。

  目前核素药物行业存在原材料供应风险,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在一定时期内全球医用放射性核素生产供应特别是半衰期短的医用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供应仍将处于偏紧状态。

  用以生产人工放射性元素的重水堆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安全。而且由于全球的重水堆在一定时间内陆陆续续的退役,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制取将会面临极大的困难,也就是说在全球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的时候,产量却在降低。

  而且不仅仅是生产环节的问题,运输环节也存在问题,因为严苛的运输标准。

  由于放射性药物使用半衰期短的放射性药物,因此有必要每天在工厂生产它,并确保向医疗机构的稳定供应。还必须有一个足够的系统来确保辐射处理的安全性。

  构架这个系统就更多的牵涉到辐射药物运输安全的相关协议,这种运送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辐射的相关知识培训,车辆也需要进行特殊的防护屏蔽以及加密保护,以防止在运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而丢失放射性药物。

  随着全球关于核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运输者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由于放射性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必须依靠医疗机构以及研究中心及时进行生产和配送。所以需要根据医院配置的核医学科室情况以及整个地区的核医学中心的数目来合理的设置药物的生产中心,比如日本的NMP通过合理的布局,占据了日本的70%放射性药物市场。

  而目前国内的PET中心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医院之间的距离十分紧凑,方便配送。但是从长远的来看,我国和核医学的发展迅速,如何将放射性药物能送到偏远地区的医院,将成为放射性药物公司必须考虑和布局的一个主要关键因素。

  目前核素药物市场全球规模超过百亿美金,未来十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1%。其中诊断类药物占比市场约80%,未来增速约5-20%,其主要的驱动力取决于新的99mTc和18F示踪剂的获批,国内SPECT、PET等设备渗透率还很低,其快速增长将带动诊断药物爆发式增长;治疗性药物占比约20%,全球市场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拜耳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新药氯化镭[223]注射液2013年上市销售是治疗性药物的标志性事件,其除了能治疗骨转移痛外,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其高额的治疗费用让其较为容易的成为重磅炸弹,从而带动企业争相涌入放射性药物市场反孕产业发展。

  欧盟破例批准了ITM集团的EndolucinBeta—镥[177]的裸药上市,用来标记多肽或者单抗药物实际上是意在加速镥[177]标记药物尽快上市,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目前国内核素市场还不够开放,处于半垄断的状态。优秀公司的利润率可达40%以上,未来5年行业规模将超过百亿元,将为行业带来30-50亿元的利润,并且将被极少数公司占据。

  预计2028年销售额将超过200亿元。

  2017年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为48亿美元,增速7%,其中美国占38%。2012年中国人均放射性药品消费是1.8元/人,而同期的美国人均放射性药品消费为37.2元/人,到2016年中国人均放射性药品达到2.8元/人,同期美国人均放射性药品消费为51.9元/人,预计2026年中国中国人均放射性药品达到5.6元/人。

  市场规模很有潜力!

  但是问题来了,在我们的需求潜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我们的放射性元素就和医疗器械一样,严重依赖进口。

  我国所需的医用放射性核素除钴[ 60Co]外大多来自于进口,核素药物生产企业大都存在医用放射性核素的供应风险。在同位素制备技术方面,我国在主要医用放射性同位素Mo99制备技术上比国外落后。

  除了Co60和F18,几乎所有国内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全部依靠进口,这成为了我国放射性药物制备及核医学发展的行业瓶颈。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替代传统反应堆的新方法以解决医用放射性核素的供应问题。

  我国也曾建设三座可用于生产放射性核素的反应堆,但其分属于不同的国有科研单位,各自承担国家的科研任务,放射性核素生产只是辅助任务,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国内企业成都云克药业也依托核动力研究院推进医用同位素生产堆MIPR及采用MIPR生产医用放射性核素项目。

  根据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招股书,近年来,生产放射性同位素药品/试剂需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原材料,除钴60 氟18外,钼锝99、碘131、锶89等价格均出现上涨,尤其是受国外部分反应堆退役的影响,而下游药品制备需求增加,钼锝99和锶89、碘131、碘125价格出现了较大增长。

  但是情况依然堪忧,不仅仅技术落后,安全指标比国外的产品要低,而且产量也跟不上。

  所以说目前的情况还是比较尴尬。

  之前也已经提到,除99Tc的钼锝发生器以外,所有的都需要进口,所以这也很大程度限制了国内的研究利用,特别是原料生产的断货,每年都有1-2次的发生,这种生产不稳定,会造成供应的风险。

  国内生产技术目前也依赖于国外,由于大型核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使用目前国内还不够成熟。

  是的,就算是先给钱后发货的方式,人家还时不时地给你来几次断货,简直是店大欺客...但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什么好办法。

  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就和面临芯片断供是一样的无力,落后就会挨打这样的事情确实很无奈。

  所以如果真的能够出现一种直接进行同位素合成的装置的话,那么最高兴的一定是国防单位,其次就是医疗单位了。

  如果能够自主解决放射性医疗耗材的话,意味着我们能够把这个价格降低下来,意味着我们生产更多的药物,意味着我们能够拯救更多的病人,这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

  当然,也意味着我们能够出口创汇,能够掌握其他国家医院和病人的命脉,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国际事务上面有更多的话语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为什么那些大的医药公司明明问题那么多,但是还是能够有恃无恐,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病人和医院的命门吗?

  我们虽然不想要靠这个威胁别人,但是也不能被别人威胁,尤其是不能用我们人民的生命来威胁我们。

  虽然我们爱好和平,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底线。

  我们欢迎大家来合作,会用美酒和美食来招待他们,但是前提是他们带着善意来的。

  技术出口肯定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傻到把下金蛋的鸡给卖掉,但是鸡蛋还是可以卖的,而且还有很多。

  当然这个价格嘛...

  吃了那么多年的带血馒头,你们也该吐出来了吧?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0)》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341亿元,同比增长19.55%。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革新及产业链成熟,市场容量将会不断扩大,加之疫情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大约为7950亿元。

  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而众所周知,这又是个暴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