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视察台湾
作者:冯妙指      更新:2022-06-06 21:48      字数:2431
  主公去了临安府,临走前交待赵清源要负责泉州地区所有的商号,所以不敢有一丝懈怠。

  赵清源对这里的一切事情都上了心,恨不得替主公少主他们解决了所有的事情。

  “你们年轻人太心急了,那孙掌柜操持事情,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此番一定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子安没说话,此时,有一学徒打扮的人从远处急匆匆赶了过来,见到赵清源之后,正了正色,忙道:“赵大掌柜,我家掌柜在远处的农田里,给牛看病,还请大掌柜多等一炷香的时间。”

  赵子安怒气冲冲道:“你家掌柜脾气真大,请神送佛都比他快,请了这么久都没有请过来。”

  那学徒听了低下头去,不敢抬头看。

  “子安,你少说话,孙掌柜也是没法子的,那什么,你家掌柜还会给牲畜看病?”赵清源很奇怪,那孙光炳他知道,算是士子出身,做生意不过是一时兴趣罢了,至于给牲畜瞧病,这不是孙光炳的脾性啊。

  等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只见一人来了,他的衣服有些脏乱,想来是来不及换匆匆赶来的。

  来人便是赵竑麾下六百七十二家商号之一的商号掌柜孙光炳。

  孙光炳还很年轻,三十岁出头,但是赵清源见到孙光炳之后,他粗一看都快认不出这孙光炳来了。

  只觉得孙光炳的肤色快赶上昆仑奴,而且身子也瘦了不少。

  “你这是......给牲畜看病?”赵清源又继续道,“还有怎么弄成了这幅样子?”

  孙光炳不好意思抬起头看着赵清源:“赵二叔,那头牛吃坏了肚子,今天躺了一天都没有下地干活了,我粗懂一些医理,就看看了,是以一来二去就耽搁了不少工夫,还请二叔见谅。”

  “那头牛好了没?”赵清源问他。

  孙光炳回道:“那头老牛终于恢复了一些气力,现在可以吃些嫩草了,总算没有辜负我的医术。”

  “哦,你还会医术,我怎么从未见你使过?”赵清源满脸狐疑。

  孙光炳这才道:“我这也是在医书上翻到的,没想到误打误撞了。”

  “原来如此。”赵清源见孙光炳站着,他说,“你也不用站着了,就坐吧,我前来盐场这头,是想问问这边的盐场怎么样了。”

  孙光炳见赵清源问他,就道:“赵二叔,盐场这边有三百盐户,盐埕三千多块。大块的盐埕可以产生十石(宋代1石合92.5宋斤)。我还打算派盐户多开一点,这样产量就提高上去了,再过段时间,我打算将盐运往各处的商号。”

  赵清源算了算,道:“那你多开一些,盐业对于主公来说很重要,掌握了盐,就能控制朝廷,盐业这边就交给你了,我们过会儿就要坐船去台南那边看看了。”

  “赵二叔不在盐场这边多待一两日?”

  “不了,主公、少主的事情要紧,等这边处理完后,我还要回泉州处理流民的事情,对主公少主来说,流民的安置才是最重要的。”

  “我听其他商号的掌柜说过,这蜀地的流民少说十几万,多则二十几万,这我们能应付的了么?”

  赵清源抚须道:“我刚开始也质疑主公和少主的决定,但现在我的看法改变了,任何流民只要到了主公的麾下,就会成为顺民。”赵清源就把台北和澎湖诸岛的事情都和孙光炳说。

  孙光炳道:“若真的如此,那实在是太好了。”

  “你在这边办事妥当,日后也一定要好好干,要放开手去做,切莫顾头顾尾。”赵清源便以一个长辈的口吻给小辈孙光炳谆谆教导。

  “定然,请赵二叔放心。”

  赵清源见自己说的差不多了,立即与赵子安去了海边。

  目送赵清源的离开,孙光炳转头就去了盐田那边。

  ......

  赵清源与赵子登了船,沿着海岸南下。

  越往南,天气就越是热,赵清源一船子的人,差点都中了暑,幸亏中暑之后用了从临安胡太医那边带来的藿香正气水。

  赵清源喝了一口,立马不浑浑噩噩起来。

  船上的其他人也好多了。

  “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到黄同那边。”

  “快了,按照路程,就快到了。”

  第二天清晨的时刻,船首的人就看到远处有一座新建的港口,港口也有人站着。

  按照航程,他们此时已经到了台南。

  赵清源的船只立马往港口靠过去。

  台南港口上有执港的百姓见到船只而来,立马大声问那船上的人是否有凭由?是何人?

  见到是泉州的商号大掌柜赵清源时,林放和黄同就过来了。

  二人疑惑道:“赵老先生,您怎么来了?”

  赵清源认识林放、黄同,这林放、黄同都是闽南八姓的人,也在主公麾下办事。

  而且此番来毗舍那,都是为了新商号。

  赵清源知道台北新商号大掌柜的位子已经给了李由。

  主公和少主这么做,也是不希望闽南八姓独大。

  赵清源就道:“主公去了临安,此番泉州事务都压在我身上,我也正要来看看你们这边如何了?”

  “你们这边种的稻怎么样了?”

  林放与黄同道:“这边很适合种水稻。”

  林放与黄同接着就带了赵清源他们来了仓库这边。

  二人介绍起来,“赵老先生,这是米仓。”

  赵清源来到了他们的米仓,只见这个米仓是新造起来的,米仓内堆满了不少大米,赵清源问林放他们,“这米仓内有多少石大米,还是稻谷?”

  黄同说道:“是大米,都晒干打好了。这个米仓内有八百石大米,还有其他几个米仓,算计下来,至少有五千石大米,当地的百姓可以自给自足了。”

  林放道:“我们预计明年这边可以有上万石大米,而且这里实在是太适合种稻了,等明年这里的大米就可以运出去贩卖了。”

  “哦。”赵清源听了点点头。

  “等明年初春一到,这边就开始种稻。”林放继续道。

  接着林放、黄同带了赵清源去了地里、屋舍那边。

  赵清源看到这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数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俨然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赵清源在这边住了一日,第二天一大早,就返船北上,船只往泉州方向而去。

  ......

  感谢沙子末尘的打赏、感谢疯狂的柠檬茶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