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心态是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者:莞舒馠      更新:2022-06-06 22:47      字数:2021
  根据这个分级人群划分,江城的每个医护人员会很清晰地看到,各个层级的人群在这场风暴中所呈现的状态,

  感染冠状病毒第一批倒下的病人是直接受害者,一线的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必须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在现场,是创伤的间接受害者——替代性创伤的传播源。

  他们承担的心理压力与救治的重症病患同属一个级别,病患时刻承受着死亡焦虑的煎熬和躯体痛苦,难免有绝望、放弃生命的念头,而医护人员就是在这样环境下,连续高强度地工作着。

  平时,他们可能有用于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可长时间暴露在过度创伤的环境里,无可回避地承受着身体与心理上的高强度压力。

  他们就是处在暴风眼中心的人。当他们目睹同事流泪大哭、医院走廊人满为患,其实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极度脆弱,需要休息。

  各种不同的替代性创伤情绪经由网络传输,迅速向周围人群蔓延,迅速席卷了大部分的神经。

  这种情绪让江城的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被感染,不由自主地出现不同的替代性创伤反应。

  而顾月莹的倾诉,是鲜少的心理问题求助。范苒苒几乎没有接到其他医护人员的电话。

  第一天上线接听来电的老师反馈回来的数据,让所有伙伴都感到很吃惊,接电数量几乎是非疫情时段的五倍!以前四个小时接电6个,现在要接30-40个电话;未接来电又是已接来电的3倍左右。算起来,总的来电人数是非疫情时期的10-15倍。

  范苒苒根据来电人员的症状,对所有来电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分类:

  1、封城后的焦虑,表现主要是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有失控感;总担心病毒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身上,出现出汗、心跳加快、口干、莫名发脾气等症状;

  2、怀疑已经患病....

  3、心理问题躯体化,占10%,反复量体温、喝水,有无力、疲乏感,没有食欲,胸闷等症状;

  4、或是强迫症状发作,占10%,反复洗手,手都被洗破了;强迫性思维,不能控制地回想非典时期的严重后果,为此感到痛苦;

  5、出现睡眠障碍,占5%;

  6、其他,占5%,比如询问武汉市区的通路情况、如何出门拿药、咨询能否加入做志愿者等现实性问题。

  范苒苒第一次的值班时段是27日,从下午一点到五点。四个小时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感觉到肚子很饿,很快给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面。

  范苒苒注意到,来电的人群80%属于三级、四级人群,他们可能是全家居住在一起的普通市民,家里有一位年老体弱的人,属于易感人群,足以让全家的情绪都

  他们可能接触过疑似病例,可能亲眼见过所在小区有人蒙着白布被救护车抬走;人类在灾难面前会本能开启一系列自我保护机制,情感隔离、反向形成、自我补偿,还有抵消、比较。有人做慈善,用利他主义升华自己的情绪,也有人用幽默的心态面对痛苦,转化情绪。

  范苒苒特别留意另外一群人,他们很少出现在热线另一头,就是危机一级人群和二级人群,我只是零星地接到了几个电话,比如顾月莹。

  有一段时间,范苒苒也遗忘了他们,奇怪的是,周围的人不断对她提起他们。

  提起他们的人要么远在国外,要么远在省外,是一些远方的亲属、朋友和熟人,他们给范苒苒发过来一些微博上的求助信,那上面附着具体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还有水深火热的处境。

  求助的人们找不到床位,自己发着烧,亲人也已经感染,有的是全家都在发烧或者疑似感染。

  亲友们询问范苒苒这是真的吗?他们很担心、绝望。范苒苒知道他们跟自己被创伤的初期一样,启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希望这些都不是真的。

  范苒苒开始在电话中留意这种声音,希望能接到一线医护人员及家属、发热病患及家属的电话。然而,这样的电话少得可怜。

  除了顾月莹外,范苒苒确实接过一个。一个女人焦急地打进电话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她公公在家发热了几天,越来越重,老公带着公公在某定点医院排队,不知道排不排得上。女儿跟爷爷奶奶住,现在女儿还没有发烧,但是自己发烧了。老公和公公出去了,不知道自己怎么办?

  范苒苒评估了她的情绪,听她讲述具体经过,建议她去社区门诊拿药,先去看自己的发烧,多量女儿的体温。

  范苒苒试图帮这个女人恢复被现实打蒙了的感觉。

  范苒苒认为,情绪激烈没有对错,如果再不呼喊就是不正常的。

  有的时候心态是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求生欲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这也是为什么一线医护人员喜欢安慰病人的原因,不让他们知道严重性,也许他们反而有信心活得久一点。

  范苒苒想对他们说。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即使无人再庇佑你,即使身体已经陷入极其艰难的境地。

  请活下去,请不要停止求救。

  ~~~~~~~~~~~~~~~~~~~~~~

  莞莞碎碎念:“小可爱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给偶留言哦,如果可以用红豆支持就更好了哇,把你们的打赏都多多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