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杨海晨临死前求爱成功
作者:莞舒馠      更新:2022-06-06 22:48      字数:2055
  叶清寒此时正在另外一个病房给一个78岁的老人开处方。

  这位老人原本就患有糖尿病,高烧入院后又合并呼吸道真菌、细菌感染,呼吸衰竭加重,需要机械通气,属于危重型病人。

  叶清寒已经对他进行了抗病毒、抗感染和调血糖等治疗,目前已有好转,仅靠鼻管给氧就可维持呼吸。

  看到叶清寒过来,高姓老人还气喘吁吁的说着感谢的话。

  下午1点,叶清寒完成了对病区的查房。

  她在缓冲区脱掉防护服,反复消毒后重新戴上一层N95口罩,终于可以喝口水、上个厕所,坐到医院的员工食堂吃一口盒饭。

  这还只是走马观花,有时候查房一天下来腰都弯不下去。病人太多,就医能力不足,基层医疗资源和水平有限,这是临床治疗目前最大的困难。

  江城市金银坛医院的发热门诊接诊了越来越多的病人,最高一天可以达到八九百人。

  这次特殊情况正好发在冬春季节,本身就是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大量病人涌到医院来,都是以发热就诊的。

  叶清寒的病人中,包括在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了一名管床医生和13名病房护士的“超级传播者”,而现在,杨海城也感染了,叶清寒担心,会不会下一个就是自己。

  但是怕归怕,叶清寒绝不会当逃兵。

  虽然杨海晨的病情已经算很严重,但是叶清寒手上最严重的病人是一个69岁以垂体瘤入院的病人。

  这个病人在神经外科病房住院10余天后,行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成功,转入监护室观察后,回到神经外科普通病房。包括术后监护,这名病人在金银坛医院神经外科一共住过三个病房。

  术后第四天,处于围手术期的病人出现发烧。有很多种原因会导致发热。

  这个病人刚住院时还没有封城,当时医生也并不知道会人传人,或者说这个传染人的强度有多强,确实都不清楚。

  所以神经外科的同事最初是按照术后感染这个级别来进行诊疗和防护的,这一套方案都是没问题的。

  然而很快病人病情开始恶化,CT显示左右肺均出现磨玻璃影病变,其病房护士也开始出现发热。之后病人被转到重症病房,由叶清寒主管治疗。

  他在叶清寒手上治疗了五天,来的时候确实是很重,是一个休克状态。他本身是垂体瘤的病人,然后有糖尿病,还有过心梗的病史,基础疾病就比较多。

  由于当时并没有检测试剂盒,只能说是疑似病人,先给予抗休克治疗,血压当时已经恢复了,但是后面因为他有心梗的,所以实际上整个循环系统基础都不是太好,可以反复出现休克,所以我们相应的治疗是先缓解休克,再进行抗病毒、抗感染,调节血糖,还有其他的一些抗心衰的治疗。

  从整个的治疗效果,病人恢复是很慢的。针对这个病没有特效药物,叶清寒只能经验性的给一些抗病毒的治疗。他的身体条件本来就不好,所以激素这一块叶清寒非常慎重。

  可是昨天夜里,病人还是突然离世了,这让叶清寒很受打击,她不由地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治疗方案还不够完善。

  叶清寒觉得很无助,她想找人说说话,就打开微信,问杨海晨几点接她下夜班。

  这些天,叶清寒几乎已经养成了习惯。她把手机握了又握,突然心里一凉,是她记错了,杨海晨已经感染,如果不能痊愈,怕是这辈子都不能来接她下班了。

  叶清寒愣了愣,眼睛里的雾气让她窒息。

  叶清寒很快又安慰自己,不会的不会的,他那么年轻,会挺过去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叶清寒觉得心里有些不安,总是担心杨海晨病情恶化。

  没想到她担心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半小时后,李强给叶清寒打电话,“学姐,你快回来,病人快不行了。”

  叶清寒也没来得及问是谁就赶紧往病房赶,到了病房她看到杨海晨躺在床上,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只有40%。

  叶清寒准备实施抢救,杨海晨嘴巴张了张,叶清寒知道,是他有话要跟自己说。

  “你想说什么?”叶清寒的语气依然那样冷,但泪水却在眼眶里打转。

  杨海晨此时呼吸的力气都很微弱,张一张口就喘一大口气,但还是挣扎着对叶清寒说:

  “寒……可不……可以当……我女……女朋友……哪怕只……只有一分钟也好……我便无憾了。”

  叶清寒的泪没有止住,啪嗒一下掉了下来,“好,只要你活着。”

  杨海晨苍白的脸终于笑了,就好像完成了某种执念一般,他花光了所有的运气遇上她,又用光了所有的力气得到她,他像盛放后燃尽的烟火,笑着笑着就闭上了双眼。

  男护士李强在病床边看着,心里撕心裂肺地疼,他突然意识到,就算杨海晨真的离开了人世,他也得不到清寒学姐了。

  清寒待他,很亲切,却始终只像姐弟。李强从没有看过叶清寒这么在乎一个人。

  经过叶清寒的全力抢救,杨海晨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到了98%,人也清醒过来了。

  叶清寒舒了一口气,正要回医生办公室,杨海晨冷不丁问了一句,“刚才的话还算数吗?”

  叶清寒的脸“唰”地红了,夺门而逃。

  杨海晨得意地笑了,劫后余生的感觉竟这么好。杨海晨觉得,这么多年,好像现在才踏踏实实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