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秀
作者:姓属枫门      更新:2022-06-07 02:17      字数:1651
  不仅戚年年,陆续王教授他们这些老古董也开了个微博号公开挺戚年年,并且主动说明之前的事情。

  【戚年年同学是我几十年教书生涯中见过的最有潜力的学生。在学习上,她的专注度不是一般人能匹及的,而专注度就能展示一个学者心思的纯澈度。别人半年一年才能完成的项目她能在一个月甚至更短一个星期内完成,这就是她的优秀之处。

  至于她的德行,我们这群老古董心里明明白白,对于外界过多揣测中伤戚年年的言论我们觉得这是一种舆论中伤。

  话已至此,但望大家不要让一个对未来对国家充满着热情的孩子寒心!】

  一时之间,舆论纷纷倒向。

  戚年年没有再过多关注,也不知道导师替她澄清的事。

  王教授还亲自与戚年年交流,实在担心啊!

  但王教授听完戚年年的见解之后,欣然。

  ——

  戚年年再次回到这一片海,她望着海平面,眼眸深邃。

  在下海区方圆几十米全被围住,不允许任何不相关人员涉足。

  戚年年和其他几个找领导借来的技术员一起在帐篷里啃着面包,分析各项机器人采集的数据。

  当然,因为此次事物重大,考虑到公众影响,允许央视记者进行实事报道。

  戚年年跟记者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便一点也没再关注,而是沉溺于自己的事情。

  通过地毯式全面搜索,透视处理分析,一座地宫模型就出来了。

  考虑到地宫年代和对地宫机构分析,这座地宫是永远不能靠人完成的,必须依靠机器人!二十个机器人下海试水的时候,被记者问及有关机器人的事,戚年年是这样回答的:“当我第一次接触人工智能的时候,我的脑海就划过它无数的使用场合,而作为考古爱好者,我想首先把它应用于考古方面。毕竟国内国外对于这种人工智能考古其实没什么了解,也没怎么往这方面发展。这个想法在我初二的时候就已经产生,这二十个机器人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它们经过我无数次地改装,我也是搜集大量的数据让它们能适于考古工作,灵活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初步看这些机器人的动作其实很贴合人类了,甚至比之前任何报道的机器人都要智能,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喜欢把事情做好,当一个人一头扎进一件事中,前方的路就宽了。”

  二十个机器人试水结果都十分振奋人心!有些外媒也纷纷过来探情况。

  戚年年被冠以“天才”的名号。

  戚年年是这样说的:“能力与年龄无关,我不是天才,只是刚好做这件事。”

  戚年年的言论红遍全网,成了当代青年典范。

  严崇发消息祝贺,戚年年给他回了个爱心之后又扎进工作中去了。

  戚年年的机器人如何厉害呢,她的机器人充分考虑到考古时有时要考虑空间大小,所以机器人看起来是砖块,实则全是“切片”堆成的,当它们面对狭小空间的限制时,机器人的身体有机拆分成切片状的,其厚度仅有两厘米,足以穿过一般的狭缝。而当它们必须透过无缝墙时,它们会发射强聚性光把周围可利用的材料全部吸纳过来,然后制造一个密闭小环境,机器人在里边在用激光小心割开无缝墙,继续探索。

  当这座古墓所有的秘密,所有的文物都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戚年年这三个字,早已闻名海内外。

  至于墓地里的东西,机器人早已记录了全部3D模型,就是为了防止文物损伤后的不可修复的结果。

  戚年年不仅成为考古界的新秀,也成为人工智能的新秀!

  一大批专家认为戚年年在AI方面的造诣早已超越他们。

  戚年年由此被举荐进入了AI协会。

  ——

  陆执看着却不大高兴了,我们严哥能hold住年姐嘛?年姐真是太太太厉害了……让我们严哥情何以堪?

  严崇:“别用你智障的眼神看我。”

  陆执:“我这不是在担忧你吗?”

  “担忧我?”

  “对呀,你看年姐,女王,对吧?你看看你,除了钱,一无所有!”

  严崇轻拍了一下陆执的头:“哥哥我也厉害着好吧!再说,她就是再厉害也是我的人。”

  陆执看着严崇那痴情模样……抖了抖肩膀……真是太肉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