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唐妍
作者:      更新:2022-06-07 04:14      字数:5286
  刷刷刷。

  几道身影如同鹞鹰般从天而降。

  嗖嗖分立四周,隐隐以合围之势将他们包围。

  “昆山宗的余孽,快把天君令交出来。”

  看着这些脚踏飞剑的身影,皆是筑基中期以上的修为。

  唐妍神色一凛,却是临危不惧,手中长剑一挥,剑气吞吐中厉喝大声。

  “诸位同门,摆五行大衍阵!”

  一众炼气弟子闻言,纷纷祭出长剑,五人成群,五群成阵,五阵归一,形成一个状如梅花的五行阵,互成犄角,守望相助。

  一把把长剑齐齐指天,无形的阵法将剑气汇聚在一起,凌厉的锋芒直冲天际。

  那凌霄的气势让几个筑基修士都不由纷纷心中一凛。

  不愧是九大仙门之首的昆山宗。

  一群炼气弟子组成的战阵,居然让他们几个筑基真修都感到巨大的压力。

  “呵呵,五行天衍阵?老夫久闻昆山福地大五行护宗法阵神威,一直心向往之,可惜始终无缘得见,今日倒要看看你们这些炼气小辈,掌握了此阵几分神韵。”

  一声轻笑从头顶传来。

  紧接着一股浑厚的威压从天垂落。

  诸位炼气弟子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那重若泰山般的压力震地气血翻涌,手脚酥麻。

  就连唐妍都只觉胸口沉闷,胸前仿佛压着巨石般令人窒息。

  她瞳孔一缩,神色骇然道,“金丹真人?!”

  一众炼气弟子闻言,也纷纷脸色一白,神情紧张。

  如果是几个筑基修士,他们凭借昆山宗比普通修者高妙几分的功法,再结合战阵之利配合唐师姐这位筑基,还能勉强一战。

  可是如果是金丹真人……

  每个人心头笼罩了一片绝望。

  “金剑门,你们居然敢以大欺小?!”

  唐妍双眼凌厉地瞪着眼前从天而降的青衣老者。

  神情无比难看。

  头发花白的青衣老人淡淡地看她一眼,冷冷一哼。

  “在周天秘境还说什么以大欺小?把天君令交出来,我可以给你们每人一个全尸。”

  老者背负双手,一片施舍道。

  顿时惹得一众昆山宗弟子义愤填膺。

  “虎落平阳被犬欺,若是我们师长在,焉能容你小人猖狂。”

  其中一个炼气修士恨声道。

  “嗯?我们说话,岂有你个练气小修说话的地方?让我替你们昆山宗教教规矩吧。”

  青衣老者看了他一眼,双眸一瞪,蓬勃的金丹精神力迸发开来。

  唐妍见状,神色猛地一变,“师弟,小心!”

  同时,手中剑光一闪,长剑化作一道剑影挡在了那个弟子身上。

  紧接着,彭地一声,长剑似乎被无形巨力撞击,崩飞了出去。

  唐妍只觉得脑袋一痛,头脑昏沉中只听旁边一声痛呼,余下的精神力还是扫到那个弟子。

  “噗”地一声,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唐妍那一剑,那个弟子已经头脑爆开。

  看着重伤倒地的弟子,唐妍咬牙切齿,“金剑门,你们不要逼人太甚。”

  青衣老者看也不看她一眼,淡淡开口,“不敬上位者,给你们个小小教训。”

  唐妍双目充血,“你如此肆无忌惮残害低阶弟子,我昆山宗绝不敢望。”

  听到九大仙门之首的昆山宗之名,其他几个筑基真修闻言,还是有些犹豫。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九大仙门镇压修仙界百万年,对修士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可是,青衣老者却是满脸不屑道。

  “昆山宗?你们昆山宗倒行逆施,自身都难保了,还想找我们的麻烦?”

  “如今已经是三大圣地的天下,早不是你们九大仙门当道的日子了。”

  “你们九大仙门仰仗着你们纯阳法宝,作威作福,压榨修仙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时值正午。

  两道身影在荒草丛生的道路上徐徐而行。

  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一高一矮,前面的高个是一个不修边幅的邋遢老道,一身松松垮垮的五行道袍,背后插了一把掉了毛分了叉的拂尘。

  在他身后跟着一个又黑又瘦的童子,后背背着一个硕大的包裹,如同小山压在他背上。

  双手抱着一杆白布幡,上写“常侍天尊,无量度人”八个大字,腰间还挂着一柄明显跟他身高不相符三尺桃木剑,手中提着一个青色酒葫芦。

  小童大概八九岁的模样,整个人如同行李架,挂满了物品,亦步亦趋地跟在那个老道士身后。

  前面的老道无物一身轻,甩开膀子,大步流星地朝前走。

  后面的小童却是抱着大包小包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追。

  眼见道人的步伐越来越快,身影越来越远,童子忍不住大声喊。

  “师父,等等我。”

  道人听到声音,这才停下脚步,转身看了一眼,忍不住抱怨道。

  “这么慢?平时让你勤加修行,就是不停,现在走个路都慢慢腾腾的。”

  他嘴里嘟囔着,还是停下了脚步。

  这时,小童扛起怀中的布幡,几个疾速冲到了道人身前,擦了把脸上的汗,忍不住问道,“师傅,那处灵地还有多远?”

  “就在前方了。”

  道人指着郁郁葱葱的山林大模大样的一挥道。

  童子闻言顿时精神一振,激动道。

  “师父,我是不是马上就能修仙了。”

  “别急,打好基础,才能盖好房子,为师费劲心思,特意为你找到这些风水宝地,主要是为你洗去皮囊污浊,换得琉璃无垢身,如此才能奠定无上道基,一飞冲天,仙道有成。”

  说着,他拿起童子手中的酒葫芦就要来一口,可是倒了半天,却一滴也没有,顿时气得老道胡子翘起。

  “你这小子,是不是又偷吃了老人的酒了?!”

  小童赶忙摇头,“没有,你的酒才不好喝呢。”

  一脸嫌弃的表情。

  “那为什么我的酒没有了?”

  小童小嘴一瘪,满脸冤枉。

  “师父,你忘了,你葫芦灸的酒昨天就没有了。”

  老道双眼一瞪,“没有了,你不会去打吗?”

  小童问言把身上的白幡往地上狠狠一杵,伸出脏兮兮的小手。

  “干嘛?”老道不明所以。

  “给钱,”小童理直气壮道,“师父,你又没给我钱,我上哪里打酒啊?”

  老道神色讪讪道,“师父,这几天有些困难,你先垫上一点呗。”

  小童拿白眼看着他道,“师傅,你上次,上上次,就是这么说的,我都给你垫多少次了,这次我也没有了。”

  说着,他将自己腰间满是布丁的褡裢翻了出来,翻了个底朝天,对他道。

  “你看看,我是一个铜板都没有了。”

  老道士神色有些尴尬,“等一下,等一下到了下一个坊市,等我重操旧业,我们的灵石就有了。”

  小童闻言,顿时鄙视道,“师傅,你不会又要骗人吧。”

  看到小童那鄙视的小眼神,老道士顿时气不打一出来,操起背后的脱毛浮尘敲了他狠狠一记。

  “你这个没良心的小子,怎么说话呢?我什么时候骗人了?”

  小童被敲得捂着脑袋直抽冷气,不服气道。

  “每每你卜卦算命,不是装聋就是作哑,不是骗人是什么?”

  邋遢道人一本正经道,“那是因为你师傅我是有道真修,口含天宪,言语有灵,出口成章,起心动念,惊起十方神煞,怕那些人经不住我的天言批命,我这是为他们好啊。”

  “你就吹吧。”小童斜斜得不拿正眼看他。

  老道士见状鼻子都气歪了,“本道爷乃是仙道上真,用得着与你小娃娃吹嘘吗?再说了,没有你师傅我这门营生,能把你养的白白胖胖吗?”

  小童看着自己骨瘦如柴的小身板,又看了看老道士油光满脸,没有一丝皱纹的红润脸庞。

  眼中更加鄙夷了,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谎言道。

  “师父,你挣得灵石全花在你的酒上了,而且还需要我不停倒贴,现在连你吃饭的钱都是我掏的,自从拜师以来,我除了跟你风餐露宿,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说多了都是泪。

  他是真的风餐露宿。

  每天有个铜板都给师父买酒了。

  “你老人家每天用我乞讨开的钱好酒好菜的享福,却让我每天一早喝西北风,喝露水,还要我念什么用的经文,这天下有这样修仙的吗?”

  说到最后,小童自己都怀疑人生了。

  老道士气得胡子一翘,振振有词道,“你这小子,我是在为你补天缺懂不懂?世人大多肉体凡胎,即使那些如太阴太阳之体之类特殊体质,也只能说资质尚可,不能说超凡脱俗。”

  “那样的资质,合道天君,羽化纯阳还行,想要万劫红尘,太虚逍遥,就有些乏力了,至于你这种榆木疙瘩的悟性,与泯于众人的庸人体质,若是按部就班,今生能坐望观想就不错了,就别提什么胎息筑基了。”

  “只有那些真正的仙骨灵根,才是自五行而孕育,五行为万法之根基,自阴阳分化,衍八卦,十六卦,二十四卦,六十四卦....万物运转皆在其中。”

  “先天体质不行的人,后天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弥补,因为人身根骨已经定型。如同覆水难收的道理,泼出去的水就像是长起来的大树,它若是小时候歪着脖子,长大了也不能参天。”

  “所以,我才会想办法,为你补天缺,补天缺者,天髓也,何为天髓?其一便是山河树草之气,其二便是诸天星辰之芒,其三便是月之精华,其四便是太阳之精,其五则为天地之精。”

  “天地之精则是天地人三参,太阳之精也叫大日之心,月之精华便是帝流浆,星辰之芒也叫琼浆玉液,即使是最常见的山河树草之气,也需要在灵气充沛的地方,等候一年,才能在这一年的天地变迁中,有可能凝聚出一小部分。”

  “不过,这些东西虽然难寻,但是我们人本身就存在于天地间,受日月星辰照耀,感山河树草之气,还可以吸收其他东西填补嘛,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餐霞食露,积少成多,再加上我给你找的五行灵地,总有一天你会补全天缺的。”

  老道士洋洋洒洒讲了一堆。

  他不说还好,一说,小童更加鄙夷。

  “师父,你有吹牛,修仙不是感应灵气,引气入体,练气筑基吗?什么时候需要坐望观想,筑基胎息了?”

  小童气呼呼地道,眼中的怀疑之色更浓了。

  他现在可不是几个月前被老爷爷一骗就走的无知童子了。

  他现在跟着老道士走街串巷,行骗……咳咳……行乞天下,也算是见过世面了。

  遇到的初入练气的修仙者没有八百,也有数十,对这些他已经门熟。

  老头别想再骗他。

  说到最后,小童用严肃的眼神看着老道士,肃然道,“师父,你实话告诉我,你那没用的破经真的不是唬我?你真的是修仙者吗?”

  老道士闻言,顿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气哼哼地道。

  “什么没用的经,那是《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乃是正统玄君道藏,别人想求还求不来呢?

  说着还挺直腰杆道,“怎么?你师父不像得道高人吗?”

  “不像!”

  小童很不给面子的道。

  “人家高人都是飞天遁地,移山填海,再不济也是高里高去,走到哪里都有人巴结奉承,哪里像你混得那么差?”

  老道士闻言,语气带着一分清高二分鄙夷三分自得四分高傲道。

  “那些都是为了名利在红尘苦海中奔波的庸碌之仙,岂可与我这逍遥之客相比?”

  说着,他还面向东方。悠悠吟诵起来。

  “谁解长生似我哉,炼成真气下三台。尽知白日升天去,刚逐红尘下世来”

  老道士背负双手,迎着大日高升的方向,宽大的袍袖随风鼓荡,还真有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

  可是,小童却撇了撇嘴,压根不信。

  当初他就是被对方这副卖相所骗,才跟着他来修仙,没想到从此踏上了贼船。

  每天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他此时对自家师父教会什么大本事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唯一的念想就是赶快修仙,争取能吃口饱饭。

  之后,先为师父养老送终,这老家伙无儿无女,活到现在,还在骗人,还怪可怜的。

  他就勉为其难在他生命最后一程为他尽效吧。

  老道士什么人呐,眼睫毛都是空的,一眼就看出小童心中的想法,顿时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老家伙,你师父我还要长生逍遥,你还巴望着给我送终,告诉你小子,老夫可是浮黎真仙,这只是我十二万九千六百个阳神分身之一,知道什么是大隐隐于市,知道什么是游戏红尘儿吗?……”

  老道士还没说完,小童已经拔起那杆旗幡,提起行囊包袱……走了。

  “诶……你这小子,老夫还没说完!”气得胡子一翘,一翘的。

  “师父,你这些话都已经说八百遍了……”小童背着包袱,扛着旗幡,自顾自朝前走,根本没有回头的意思。

  “你这小子……”老道低声嘀咕了句,忽然一怔,抬眼望向前方某处。

  前方的童子也一愣,也感受到那里有剧烈的元气波动。

  他这几个月餐霞饮露,也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不知从何时开始,他发现自己对灵气的波动特别敏感。

  就像是湖中的一条鱼,即使相隔很远的方向,就能察觉到湖水的波动。

  此时,在他的感知中,那里的灵气如同沸腾了般,传来剧烈的动荡。

  在以往的经验中,这肯定是修仙者之间的打斗。

  “不会又是争夺天君令的吧,”小童轻声咕哝了句,随即对老道道,“师父,那里有修仙者斗法,我们改到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