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君子危墙(下)
作者:予望之      更新:2022-06-07 14:22      字数:2974
  端王终于按捺不住,低声质问江枫道:“嘉国夫人竟然让皇后涉险,险些陷本王于不义!倘若皇后出事,我端府也将万劫不复!”

  原来端王在帝京局势暂时安定之后想要单独赴约,却在中途被江枫追上,江枫道:“王爷,定藩也给我府上投书,说是倘若能够以中宫易世子,定藩将告知我外子的下落。”

  端王叹了口气道:“他说的这是大逆不道,绝无可能之事!”

  “可是皇后殿下已然同意了,”江枫道,“端王,或可一试。”

  端王大惊失色,“沈夫人说什么?”

  “皇后殿下愿意亲身前来,解开世子的困局。”

  “这不可能!”

  “王爷,”江枫淡淡道,“时辰不早了,您就眼睁睁看着世子去死吗?”

  “当然不是!”端王大怒,“但此事与皇后毫无关系,还望沈夫人秉知皇后……”

  “皇后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江枫打断道,“王爷您有两个选择,第一,和皇后殿下演好这出戏,尽全力救出世子。”

  端王连忙问:“那第二呢?”

  “如果您一意阻拦,随我前来禁军可以先送您回西山别馆。以中宫易世子的事,我也可以代劳。”江枫一字一句道。

  端王暴怒道:“这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本王宁死也不会……”

  “我不知道这是大逆不道,只知道不得违抗皇后殿下的懿旨,”江枫道,“如果您不答应,我们只能‘送’您回去。如果您答应,多些人去,更能保皇后殿下的周全。想必王爷带的这些人里有不少好手,一起去,总比我一个人去要强些吧?”

  端王听了心知箭在弦上,倘若端府扈从在城外与禁军动手,端府也难以辩解,只得硬着头皮同江枫去见韩守慎。万幸思卿无恙,端王世子被成功救出。思卿似乎大有借救出端王世子向端王府示好之意,但是此类示好未免太过危险,一个不慎流露出去,旁人不会相信是中宫脑子出了问题自愿赴死,只会觉得是端王府大逆不道仗势逼迫。

  不过无论如何端王世子被绑都和江枫无关,江枫虽然替皇后传话,但依照端王对而今这位中宫皇后的了解,外人根本无法左右皇后的心意,故而说江枫陷端王于不义,是端王惊慌之下口不择言,端王细细想来,也觉得实在不妥。自始至终江枫都愿意出力赴险救端王世子脱困,端王此时对她颇为感激。

  端王遂对江枫道:“皇后只怕要在此耽搁,本王这就去告知程瀛洲,让京卫和京营加紧关防。此事多谢沈夫人,也请沈夫人小心皇后殿下眼下的安危。”

  江枫道:“我知道了,十一爷脱困,韩守慎被捕,皆大欢喜。只望陛下早日回京。”

  端王见她不提,踟蹰道:“韩守慎的话,本王听见了。如果真是安平郡王和何守之陷害沅西公……”

  江枫连连摇头,“王爷,前方又败了,这时候不能查,不能内讧。之前安平郡王抓人,已经险些中了定藩奸计,眼下朝廷不能再乱了。”

  端王道:“本王这就进城上书陛下,请刑部和大理寺尽快复核安平郡王抓的人,复核之后尽快安抚放人,以稳民心。”

  江枫暗中松了口气,面上不露分毫,只轻轻点一点头。

  思卿见端府众人都走了,支开端王的侧妃,连忙坐起来,松了口气对江枫道:“一切顺利。”

  江枫也笑道:“傅老先生应该没事了,殿下可以放心了。起先端王不肯松口,一半为了担心细作入京,一半为了和殿下置气。如今他发觉因为他自己不信任刑部,杨万泉已经有些不满,做事开始瞒着他——这也算我阴了大司寇一把。再有,他也担心再兴大狱,定藩铤而走险,趁乱搅乱朝纲,故而松了口。”

  思卿长长舒了一口气,笑道:“他怕是在心里恨毒了我险些陷他于不义罢?不过我可以冒大险以命相搏,端王并不能。这下端王也知道安平郡王和何家有问题了,让他们缠去。”

  三日后今上下令刑部和大理寺甄别放人的旨意先行回京,思卿也于是日返回禁中。此番中宫与端王忽然和解,朝里有些莫名其妙,连范子冉都忍不住多打探两句。

  端王不能说自己儿子被定藩抓了,还得让皇后去换,只好打哈哈。韩守慎也只是以定藩暗探的身份被捕。在今上返京之前,端王与思卿皆不愿公布他定藩长子的身份。

  思卿回宁华殿次日清晨,云初进来道:“端王并范阁老,还有兵书等人进来求见。”

  思卿问:“怎么了?老十一的事露馅了?”

  “听说是前方大捷,”云初答,“不是端王世子的事。”

  思卿连忙换了礼衣道:“贵太妃那边见罢。菱蓁去接长哥儿来,云初请周容妃也到贵太妃那边去。”

  一时思卿换好了礼衣,头戴燕居冠,菱蓁领了太子来,一行人收拾停当,往定安贵太妃那边去了。

  端王面无表情,待人都齐了,建极殿大学士范子冉急切道:“前方大捷!嘉国公在川西收编土司狼兵,与定远将军孙平甫内外夹击,已复渝北!复川渝全境指日可待!”

  思卿听了一时没反应过来,和定安贵太妃对视了一眼,定安贵太妃先问:“嘉国公有消息了?”

  范子冉满面红光,口里道:“正是!当年贼子狡诈,谎称嘉国公附逆,事实上并不知嘉国公去了何处。嘉国公在乱军之中受伤,藏于民间,伤愈后孤身往川渝收编土司,方成今日之大捷,其功可表!”

  思卿看了看神色依旧发蔫的端王,开口道:“这么说嘉国公伤势已无大碍?”

  李元贞道:“回殿下,定远将军孙平甫的折子里说,嘉国公在川渝一役又受了伤,眼下……”

  “既然如此,前事纷争未了,嘉国公又有伤在身,不如上奏陛下,令其还京述职。前方诸事交托安平郡王等,诸位以为如何?”思卿淡淡道。

  定安贵太妃和周容妃同时看向思卿,心道思卿极少置喙政事,再说范子冉话里话外极力撇清沈江东此前在湘赣兵败之事,思卿怎得非要提出来?

  菱蓁只道思卿是在试探端王,端王回神道:“皇后所言极是。”

  无论如何,外人眼中沈江东未曾殒命,又未曾给定藩效力。此番大捷与前事功过相抵,朝廷也没有再追究嘉国府的理由。

  思卿谓端王、范子冉等人道,“大捷一事,内阁速速秉明陛下行在便是。”

  众人说了这一席话,太子已经在思卿怀中沉沉睡去,定安贵太妃便命众人散了。思卿安置太子在定安贵太妃处补眠,两人说起沈江东有了消息,具是十分高兴。

  思卿同定安贵太妃用了早膳,料知江枫已经得了消息,于是回到宁华殿,请她进禁中来说话。

  江枫之前已得思卿暗示,故而得知沈江东的消息并不十分吃惊,只道:“殿下让他现在回京,着实是个好主意。他和安平郡王有龃龉,在前方难保姓何的不会再去使诈。”

  思卿道:“我也是这样想的,趁着端王正蔫,把前事都理清楚,别留后患。”

  江枫道:“我曾疑心陈南飞会投定藩,此番他不在韩守慎侧,会不会已经潜回帝京?”

  “我有一个疑问,”思卿道,“姊姊,你和陈南飞打过照面,怎么不认得他身形?”

  江枫道:“我小时候就见过他一次,不太记得他的身形。他叛门前常年在山后岩洞闭关修习,见过他不多。他以前的名义不叫陈南飞,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他姓郗,大家都称他郗六郎。”

  思卿道:“原来如此。我会让京卫小心排查,你自己也多加小心。”

  江枫颔首,沉吟道:“我想去接沅西。他还有伤,我放心不下。”

  思卿想了想道:“也好,你去接他,离开京一段时间。万一最近老十一的事走露风声,也好避一避。你……能不能先帮我一个忙?”

  江枫想了想问:“皇后想去见傅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