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这么快
作者:金流儿      更新:2022-06-08 07:39      字数:2343
  谢玉还真就是针对崔凤。

  条条款款如崔凤所料,细致的让人发指。

  不管是兵士安心作战,还是百姓不闹事,最首要的就是粮食。

  兵士吃饱喝足才能打仗。

  百姓吃饱了才能不闹事。

  而按照战时预备,阳门关的存粮至少要保证三个月之需。

  可现在阳门关衙门的存粮只够兵士所用,寻常百姓所用根本不够,怎么办?

  六大氏族的人在啊,六大氏族想办法。

  还有军队的粮食不用花钱,百姓们买粮食可是要花钱的。

  衙门没有粮食给,六大氏族打算把粮食定价到什么价位?

  现在地里种不出粮食,就算是能种出粮食,阳门关的百姓也不敢去种啊,谁知道飞戎的兵士什么时候会从小路进来?飞戎胆大包天,可是连谢玉这位阳门关主事官员都差点儿劫走。

  所以粮食价格必须要低,为了安稳民心,最好有赊粥之举。

  六大氏族大都撇撇嘴,这位谢大人是在并州城赊粥习惯了。

  可后面谢玉又说了,不赊粥也成,其他物价要平稳,不能趁机发战事之不义之财,尤其税收必须一清二楚。

  因为衙门没钱,就想靠着税收从六大氏族手里头买点粮食然后给老百姓们用。

  至于给老百姓们多少,怎么给,衙门会出明细,就贴在街头巷尾,保证只要识字就能看懂。

  “本官今日来时经过坊间,看里面热闹的很,本官以为是崔大人之功劳。”谢玉道。

  崔凤适时谦虚的笑笑,看似谢玉在六大氏族面前夸他是认可他,可他怎么就觉得怪怪的。

  六大氏族颔首而笑。

  阳门关谢氏道知道一些谢玉的性情,这位大人好像不是怎么太喜欢夸奖人的。

  谢玉也不管别人想什么,继续道:“本官只这一路上所见的交易至少也有三四千两,那所得税收也总得有百两,可刘思刘大人所算出的账目当中足月的税收也才不过如此。是以不是刘大人清算有误,就是另有乾坤啊~”

  “大人,下官以性命担保,所查字字属实。”刘思立刻上禀。

  “本官定会查清楚。”

  谢玉说道,随后看向六大氏族的神色意味。

  六大氏族的脸色也是变幻起来,钱氏问:“谢大人何意?是说我六大氏族会污那几百两银子?”

  “自然不会,可谁知道手下又是什么性子的。”谢玉说的很婉转。

  六大氏族的脸色更难看,还有的忍不住看了眼崔凤。

  崔凤的呼吸都变的长喘起来。

  谢玉恍若未觉。

  她经过坊间看到的那几个顶着蓝框的商人明晃晃的就是“**管家”“**管事”。

  不用说那什么大买卖都是假的。

  弄出一副假的商业繁华来有什么用?

  一看税收不就清清楚楚了?

  最重要的是昨儿她入城的时候就让人便装转了整个阳门关,今日里热闹的坊间昨儿基本上就没几家开门。

  这是不知道自己的政绩在哪里,所以弄出个商业坊间来?再顺带的给四公子的人上个眼药?

  不用想肯定有崔凤的主意。

  谢玉一笑,道:“本官适才对崔大人说过,本官此来不管阳门关原来如何,只责今日之后,所以之前的税利就过去了。但之后决不能有半点儿差错。”

  谢玉前面的几句是对六大氏族说的,最后一句是对刘思说的。

  “是,下官领命。”刘思立刻应诺,低垂下的眼中幽光划过,这位谢大人可以啊!

  刘思原本是地方上不入流的小官员,投靠四公子是他在赌,也是他有点本事,毕竟相对地方上的事情他还是知之甚多。

  六大氏族看似高高在上,可也是扎根在地方,没有各地方的六大氏族子弟又哪里有六大氏族的如日中天。

  现在阳门关是崔家,杨家的地盘。

  杨家守门,崔家护城,这些年井水不犯河水,谢大人一来,不管是临时监管还是因为背后的四公子,崔家都不想把权力交出去。

  有权力才有说话的资本。

  这位谢大人一上来就是一顿大棒外加几颗枣,昨儿晚上又是身体力行的让阳门关的众官员看到决心,昨天晚上那些官员们忙碌是真的,往崔县令家里跑来跑去也是真的。

  上官云查的那些就是谢大人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敲打的意思。崔县令一早就过来,如此恭敬尽心,大抵就是抱着先示弱的想法。所以看似是意料中的高高抬起,轻轻放下,新来的过江龙没想使劲的折腾地头蛇,可实际上过江龙的心思根本就是在地头蛇上。

  如今阳门关还有什么地方挣钱?

  粮食,民生,税务。

  税务交给他,就是交给四公子。

  他自当尽力。

  可根本还是在粮食上。

  果然随后谢玉和六大氏族的对话就集中到了粮食的定价上。

  “既然诸位同意了安军心,安民心,那就先议一议粮食的定价吧。”谢玉道。

  六大氏族愣愣,脑袋里都有些空白。

  这么快吗?

  他们都以为今儿这位谢大人就是摆摆样子摆摆谱。

  “今日大人也是忙碌的很,不如午上一起用膳?”

  “此事关系到六大氏族还有本土的一些商户,总要商量一下才好决断。”

  “是啊,我们六大氏族倒是不怎么在意,可寻常百姓还是要关照一二的。”

  “……”

  不是你谢大人关心民生百姓吗?就直接从老百姓身上入手。

  做生意的除了六大氏族还有一些小门小商户,粮价太低了,小商户还活不活了?

  谢玉道:“诸位有这个想法,本官甚慰。”

  “但诸位可知今日本官为何只找了几位来,却没有找那些小商户吗?”

  “还请大人明言。”谢氏道。

  谢玉沉声:“因为天下之利,有七分都在六大氏族身上。”既然大部分财都在你们身上,找你们就够了。

  六大氏族几人没说话。

  他们没算过账,可自家事自家知道,至少阳门关这里,他们所占不止七分。

  谢玉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说少了,可现在也不是她仔细算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