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朝上,开刃,见血
作者:半夜喘口气      更新:2022-06-08 11:23      字数:4896
  南朝,屏风寺。

  这里没有下雪,但风干而冷,小僧穿着破旧的僧袍,从身上拿出了一段短短的梅花枝桠,插在了寺院里的一角,又拿出来一个葫芦,取下木塞,为梅花浇了些水。

  这水成金红二色。

  开始金色居多,后来红色居多。

  寺院里有很多人来此地上香,祈求佛的庇佑。

  小僧是混进来的。

  他安静地做完了这件事情,便离开了寺庙,朝着下一座寺庙走去。

  这小僧便是莲无心。

  褪去了佛教灵童的外壳,他身上的光芒不在,南朝的朝廷原本也只是为他随便找了一个理由,说他身子不适,不能再继续担任灵童之位,后来又说莲无心佛法不精,需要在佛教之中深研佛法,最后贴出来的告示,说莲无心已经入魔,被驱逐佛教,魔心不除,终身不能够再回佛教。

  那牌匾上的告示,莲无心也看过。

  南朝的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惋惜。

  而后变成了疑惑。

  最终视其为妖魔。

  当年对他的尊敬,很快就被抹杀殆尽,人们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建立起来的圣堂,在朝廷的引导下,迅速坍塌,而后又在南朝朝廷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圣堂。

  这并非一个好现象。

  人们对于信仰的建立,必须是在明确真相的情形下,哪怕真相并不完美,哪怕真相足够残酷。

  可南朝的人民,并不知道真相。

  他们只知道,现在莲无心入魔了,如果再遇见,一定得送他一口千年老痰。

  不过他们并没有找到莲无心,对于莲无心而言,想要收敛自己不难,杀了他也对佛教没有什么好处,便不曾有厉害的僧人去寻找莲无心的麻烦。

  曾经光耀天下的灵童,在短短的数月内,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布包里面的梅花枝桠不少,不知道莲无心从何处折来,又为何要插进佛门的净土。

  葫芦里,是他的佛血。

  南朝四百八十寺,莲无心插了四百八十株梅花,而后步履蹒跚地离开了佛门,离开了南朝,一人踽踽独行。

  向西走。

  什么都没带。

  苦行,自足下始。

  …

  西周,宣王站在了周天子的面前,与一众大臣商讨讨伐夏朝的事,周天子全然不着急,安坐在自己的龙椅上,一边尝着西周最新出产的冰草,一便享受侍女的拿捏。

  “大王?咱们……难道还不进攻吗?”

  宣王脸上有一些说不出的焦急。

  他觉得急迫,因为府中有人。

  有两个不属于西周的人,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见夏朝覆灭,而这个过程必然需要西周的强力相助。

  他们给宣王施了压,于是宣王只好联合朝中的诸位大臣,三番五次地对周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但周天子似乎表现地毫无战意。

  整日里吃喝玩乐,纸醉金迷。

  看着他脸上那醉酒之后的红,宣王非常想要上去给周天子一脚。

  妈的。

  我把路都给你铺好了,就差最后一步,让你下令进攻,万事大吉。

  结果你却说等等?

  三日之后又三日,三日之后又三日。

  现在蛮族的使者都已经进入王城了,百万大军君临城下,周天子却在这个时候掉了链子。

  宣王怎么能够不气?

  “宣王啊……”

  周天子扬了扬头,眼中带着一些说不出的笑意。

  “你也是朕的叔叔辈。”

  “父亲走了以后,这么多年,叔字辈的朕挨个杀完了,只剩下你一个……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周天子说完了这句话,宣王原本急躁的心境,忽然被泼上了一盆冷水,瞬间安静了下来!

  “陛下……”

  “你不明白,朕告诉你。”

  周天子放下来手中的酒盅,对着低头的宣王说道:

  “因为你胆子够小。”

  “所以,朕才留下了你。”

  宣王嘴唇哆嗦,慌得很,浑身都是鸡皮疙瘩。

  周天子的一句话,与冬日的寒风,足够击穿他身上的厚厚棉衣,直达他的心脏。

  “你府中的人,朕已经派人去清理了。”

  周天子淡淡开口,宣王又是一惊!

  关于从夏朝带来的那两名观仙楼的高手,他至始至终都没有与周天子说过,而那两人更是七境的不世强者,举手投足可以摧城灭地的存在……这样的人如果刻意想要隐藏自己,周天子是怎么发现他们的?

  “陛,陛下……”

  事情发展了这样的地步,早已经脱离了宣王的掌控,藏在衣物下的四肢在不停哆嗦,生怕下一步周天子便遣人将他拖出去斩首!

  已经几十年不杀人的周天子,让人渐渐忘记了当初他手中沾染的可怕的血债。

  百姓如此,百官如此,宣王亦是如此。

  但这时候,他们想起来了。

  那些随行的官员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伏身叩首,生怕周天子发怒。

  “宣王叔叔……下次有这样的事情,记得同朕讲,你我无仇,更没有利益争端……能帮叔叔的,朕不会多言。”

  “不管是观仙楼,还是其他什么楼,外人……终究是外人,明白了吗?”

  周天子淡淡的话,顿时让宣王躬身大拜,感激涕零!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周天子起身,走到了宣王面前,伸出手拉住宣王的胳膊,将他轻轻搀起,帮宣王拍了拍身上的风尘。

  “陛下,既然您一早知道这件事……为何您一直……”

  宣王脸上除去劫后余生的喜悦,还弥漫着迷惑。

  周天子看着地面上匍匐的将军们和御史,笑道:

  “卸磨杀驴。”

  “总也要让驴子把磨推完不是?”

  “朕一早便有吞并夏朝,建立无上伟业的想法,奈何我西周兵力不如夏朝充沛,武将不如夏朝勇猛,士兵不如夏朝凶悍……如此,定不能单独与夏朝发生冲突,否则下场不言而喻。”

  “不过现在好了,有了那群蛮人打先锋,如今夏朝究竟是什么情况……很快就会知晓。”

  “倘若夏朝赢了,咱们出兵直袭北蛮,来一手釜底抽薪,索性将北蛮屠杀干净……以绝后患!”

  “倘若北蛮赢了,咱们出兵夏朝,分一杯羹,顺便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南朝与道门,北蛮人嗜杀,进入夏朝,必然血流成河,城摧人烂,咱们加以游说,道门定然与南朝会看清时势,一同出手,将战后疲乏的蛮人打个落花流水!”

  “不论哪一方赢,西周最后都是渔翁。”

  听完了周天子的话,宣王与几名将军顿时心底对着这样的君王佩服起来……

  原来,他一直暴露出来的混吃等死模样,都只是假象!

  这是一位十分有野心的君王!

  对于西周而言,必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

  夏朝,王城。

  崇明殿中,女帝高坐龙位,下方百官陈列两侧,北蛮的使者站在中间,浑身散发着心悸的气息。

  这些人长的人高马大,肌肉如虬龙缠绕骨骼,一脸倨傲。

  “北蛮百万雄师已经集结在关外,这一次,我们翻山越岭,只带上了不足半月的粮食。”

  “倘若陛下愿意同意我们提出的条约,或许可以免却一场不必要的战火,无论是于民还是于陛下自己,那都是最好的结果!”

  “否则,大战一旦开始……会是什么结果,陛下心里自然清楚。”

  那人持旗一柱,头抬的极高,完全没有任何对于女帝的尊重,脸上除了悍不畏死,只剩下轻蔑。

  “我北蛮一百五十万悍不畏死的战士,数十万雄壮苍狼,精兵,神铠……应有尽有,而夏朝北边关不过三五十万人,孰强孰弱,不必多说!”

  他说完之后,便站在原地,看着互相窃窃私语的百官,看着他们脸上的苍白,心底除了不屑,便是极大的享受与满足!

  赵娥英紫金冠凤翎冠上垂落摇晃的珠宝遮蔽着她没有感情的目光,她看着北蛮人呈递上来的条约,淡淡道:

  “一开口,要了夏朝一半的地,一半的人,一半的粮食,一半的金银。”

  “每年还要向你们北蛮进贡。”

  “北蛮的胃口……很大啊。”

  那蛮人使者晃着头。

  “能给出你们如此优厚的条件,已经是我几番努力之后的结果了,按照颜王的意思,直接大肆出兵推平你夏朝即可……你们应该感谢我,倘若不是我心疼两方国土的平民百姓,你们连签订合约的机会也没有!”

  女帝不言,心下却有一些说不出的沉重。

  北蛮的军力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天晓得北蛮的那些女人,怎么那么能生?

  每年北蛮都会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因为与夏朝和西周打仗死很多人,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面凑出了能够上战场打仗的精锐一百五十余万,倘若算上了那比猛虎还要大上两倍的苍狼,便是两百余万……

  夏朝的北蛮关才多少人?

  有没有五十万都不好说。

  真要打起来,会是什么情况?

  龙不飞是不是能够应付的过来?

  倘若他们战败了,夏朝的北方则会在极快的时间内变成人间炼狱!

  这样的结果,她是不是能够承受?

  夏朝是不是能够承受?

  可条约上的结果,她同样无法承受!

  赵娥英头疼。

  很疼。

  “诸位,有何意见?”

  赵娥英开口,下面的百官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情,两头都难做。

  同意条约?

  那条约是给人签的?

  若是不同意条约。

  行。

  打输了,大家一起玩儿完。

  如此情景,让每一个人的心底都说不出的难受。

  只是让人……没问题。

  谁会关心那些平头百姓的生死?

  哪怕夏朝的男人被拿去当猪狗一样做苦力,哪怕夏朝的女人被拿去当产子的工具。

  他们都不在乎。

  但赔款,他们接受不了,这已经直接伤害到了他们的利益!

  沉默了许久,相国侯站了出来。

  “陛下。”

  他对着女帝行礼,而后说道:

  “臣以为,这条合约……可以签。”

  他话音落下,四周鸦雀无声。

  没有人反对。

  纵然有人心里想反对,但这个时候也没有提出来。

  事关国运,他们晓得这是时候发表的意见不能再有自己的私人意气之争,而要大局为重。

  女帝蹙眉,冷冷打量着相国侯,又将目光转到了宁王的身上。

  “宁王以为呢?”

  宁王淡淡道:

  “臣无好的建议。”

  他是个鸡贼的老滑头。

  不表态,也不拒绝相国侯的提议。

  目光再转,落于闻潮生的身上。

  “院长以为如何?”

  闻潮生缓慢站出身子,对着女帝行礼,平静道:

  “臣以为,不签。”

  女帝点头,闻潮生归位,北蛮的那几名使者看向闻潮生的脸色带着杀气。

  这个老东西,有些不识好歹啊!

  “大司马呢?”

  “臣以为,不签。”

  女帝继续点名,众人依次发表了自己的态度,然而除了极少数的几人之外,大部分的夏朝官员与权贵均认为应该签订这份不平等的条约。

  蛮族的使者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情,心里窃喜,心想这一次的条约签订应该是稳妥了。

  最终,女帝望向了白给,望向了这个曾经带给过她不少惊喜的男人。

  “司寇不想说点什么吗?”

  白给回道:

  “臣的意见很重要吗?”

  女帝回道:

  “每一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你们都是夏朝的一份子。”

  白给站了出来。

  他看了蛮族的使者一眼,对方也看了他一眼。

  前者眼神很平静,后者却很暴戾。

  当着众人的面,白给从袖中拿出来一块长条形的黑布。

  他摊开。

  是一柄剑。

  白给拔剑了。

  血线一字开,那蛮人使者头领的脖颈出现了殷红,在一阵难以置信中倒在了地上!

  面对如此突兀而让人震撼的情景,所有人都惊住了!

  两国开战,不斩来使。

  这是自古就有的礼节,也是大国的尊严与风度!

  可在方才,这一切全被白给一剑抹杀了!

  包括那些心存侥幸的权贵。

  那些……叛徒。

  看着地面上的尸体,白给缓缓用舌头舔干净了剑刃上的鲜血,布满了腥臭,身上可怕的杀气弥漫,如血海翻涌,那股让人心惊肉跳的气息顿时便弥漫在了整座崇明殿中!

  “真爽。”

  他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