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回朝
作者:晚梦不晚      更新:2022-06-08 23:39      字数:2329
  元嘉六年立秋,大周大将军韩道远,左卫将军谢晖率部回朝,豫州刺史秦延之授骠骑将军,与右卫将军萧承衍一起固守黄河沿岸。

  立秋这日,周帝率百官亲至宣阳门迎接凯旋而归的众将士,大司马徐玄之宣读圣旨,驱逐外虏,光复山河,北伐大捷,大将军韩道远进司空,固守九江,左卫将军封武昌县公,还守荆州。其他各级将士都论功行赏,设宫晏百官同庆。

  郑微阿兄郑珩也随军回来了。

  一大早,郑微晨练完洗漱更衣,随长公主去了郑老夫人院里用早膳。

  “我也是做阿娘的,还能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郑老夫人温和的劝着自家暴躁脾气的儿媳妇,自家儿媳妇还不是公主时就嫁入郑家,小时候吃了不少苦,泼辣脾气急却也是刀子嘴豆腐心。

  “气归气,到底是心疼孩子,如今阿珩也遭了罪受了教训,肯定知道错了。何况阿珩是凯旋而归,给咱家挣了脸面,你就当替我与你阿公去迎迎他”

  “阿娘,我陪你去迎阿兄,等回了家我替你教训他”郑微依着郑老夫人,朝长公主晃了晃她明显黑瘦了的小拳头。

  长公主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你也不让我省心,真后悔答应你去那武院。”

  长公主看着自家又黑又瘦的小闺女就闹心,好容易养了一月又养的白白嫩嫩的,这跑了半月的武院再也没有之前那玉雪可爱的小模样了。

  郑老夫人经历了之前郑微被劫走那遭反而想的开,“只要我家丫头康健平安,怎么都好!我看微丫头虽然黑了瘦了,精气神却比以前更好了,看着还长高了不少。等天冷了好好捂捂就又白回来了。”

  郑微对阿娘的抱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其实郑微以前随了郑老夫人肤白似雪,如今虽然黑了些但还是比长公主要白的,她怕刺激到母亲被父亲罚抄书只敢心里嘀咕。

  话说回来,母亲如今后悔也晚了,当初听郑微习武的理由是为了报被拓跋宇一鞭卷走的仇,要把拓跋宇打的求饶,虽然知道当不得真,但气头上的周帝听着很舒坦,踌躇片刻就应下了。后来也有哄自家孩子玩儿的意思,寻思着那些郎君们都不一定能坚持几日,何况娇娇嫩嫩的女郎呢!

  没想到郑微竟然天赋极高,似乎一众后辈里只有他随了先帝的,不仅领悟的快还懂得举一反三。

  如今那半吊子都算不上的郎君里,除了韩家几位郎君,只有萧三郎能战胜他。

  而且萧三郎要在招式身形上胜已经很难,只能在郑微体力不支时找到破绽把她击溃。

  阿木对此惊为天人,亲自调教她。

  周帝听了阿木的禀报,也是大喜,再不提让她退出武院之事,反而让她没事儿时多磨砺磨砺那些不争气输给女娃娃的郎君们。

  如今武院里仍是日日惨叫连连,他们所有人都得陪着郑微练手,车轮战似的把郑微力气耗尽才能歇息。

  是以如今京都众郎君们见到郑微都绕着走,生怕一不小心被拉着揍一顿。

  长公主更是为了这个头疼,虽然郑微如今不急着说亲,但这彪悍的名声传出去,以后哪家的好二郎敢娶啊!

  长公主虽说嘴上不情愿,还是早早的带着郑微去了宣阳门等着。

  一直等到韩道远、谢晖等中层军官都进了城门,他们也没见到郑珩。

  母女二人面面相觑,寻思着是不是她们是不是看漏了,“一同进宫谢恩去了?要不我递折子进宫看看?”

  “这次封赏里没有阿兄,不用进宫谢恩吧!难道没进城,随大军留在城外了?”

  郑微想了想猜测道。

  话音一落,就有仆从匆匆的赶来禀报说郎君回家了。

  长公主和郑微又急匆匆的赶回家。

  原来,郑珩如今不过是小小的十夫长,没有资格随大将军他们入城受封,所以便一早告了假直接回家了,与长公主他们正好错过。

  她们到家时,郑老夫人刚刚抱着孙儿哭了一场,二人情绪刚刚平复下来。

  见到儿子,长公主眼圈瞬间红了,强忍着没跑上前抱着儿子再哭一场,但一双眼睛来来回回的打量郑珩。

  郑珩转身跪下给长公主磕头认错;“孩儿不孝,害母亲担忧了。”

  此话一出,长公主再也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郑微见到阿兄也很激动,见他黑脸上藏着丝不易察觉的憔悴,精神略有些萎靡,猜到他可能受了伤,忙上前抱住郑珩的胳膊,明面上撒娇,暗地里用力架住他胳膊要扶他起来。

  郑珩察觉到阿妹的意思,心里微暖借力站了起来。

  “阿娘,你看我与阿兄一比是不是又白净了许多。”

  郑微笑着冲长公主打趣。

  长公主看着眼前野猴子似的俩孩子仿佛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模样,那时母亲还在……

  所有的气闷登时化作烟消云散,自己也忍不住破涕为笑。

  这晚郑家一家人其乐融融,翌日一早,郑微晨练时,郑珩已经赶回军营了。

  长公主忍不住又抹眼泪,“这孩子伤还未痊愈,也不能在家休养。”

  郑烨伸出胳膊圈着她的肩膀安慰她:“如今孩子大了,能照顾好自己,放心吧!”

  这场胜利让周帝特别高兴,没过几日传了圣旨到军营里,除了论功行赏,还给军士们放了三天假,不当值的,家在京都附近的都能回家探亲。

  郑微一听就知道这事儿有母亲的影子。

  长公主与周帝不时一母同胞,而且比周帝打了十几岁,但周帝很小时她母亲便被先帝处死了,长公主可怜幼弟没了母亲,便一直带在身边照顾,直到长公主出嫁,周帝被送往封地。

  周帝感念长公主如姊如母的照顾,很是尊重她。

  素日里长公主从不插手政务,也很少提要求,难得因为心疼儿子提了一回,也不过分,周帝自然应允了。

  长公主抓不住自家闺女,便决定这几日好好的给儿子补补,各种汤汤水水流水席般送进了儿子的院子。

  被各种奇怪汤水折磨的痛不欲生的郑珩翌日偷偷溜出了府,约了几位军营的兄弟来到武院。

  他实在好奇自家阿妹是怎么从柔软乖巧的小女郎变成了如今的小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