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强者胸襟,涧水自招降
作者:织云女士      更新:2022-06-09 05:39      字数:2450
  涧水。

  秦把头靠着一处石桌,正在擦拭他的长枪,枪头闪过一道冷光,显然他的主人对其非常爱护,常常保养。

  “老大,老大你在哪儿呢,老大,我说你怎么又一个人躲起来擦枪!那个二当家一天天的在寨子里搅动风雨,拉帮结派,都把大家伙儿的心挑乱了!”

  小陶像个山涧里的猴子,四处乱跳,这才找到了正主。

  小陶是秦把头救回山寨的,自然一心向着秦把头。

  这涧水明明是因为有秦把头的英武,他们才能在此享福。

  可那些其他人,却因为秦把头的不合群,在下面弄些小手段,虽然挑战不了秦把头的地位,却也膈应人啊。

  要小陶说,这事早该管管,免得他们以为,这涧水换了姓。

  真是应了一句话,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那二当家就是最大的一只王八。

  “什么叫那个二当家,要叫徐先生。

  早就给你说过,做事要三思而行,你这么冲动,小心又被老徐抓住小辫子,收拾一顿。”

  小陶这孩子太跳脱,虽然因为这世道,受过点委屈,可自从到了涧水,可就是秦把头身边第一心腹,狐假虎威的彻底,谁也不敢招惹这个小魔星。

  看他敢用这种语气说二当家,便知道上次那顿打算是白忙活了。

  自己宠出来的孩子,也只能自己教了。

  秦把头换了一块布,接着擦,“老徐一天到晚都想着找给明主,做一番大事业,兄弟们也盼着出人头地,我能拦着他们?”

  小陶语塞,“可是,可是二当家又换目标了,明明三个月前,他还说李氏王朝是最好的投靠对象,只等着李氏王朝扫平南河周边,与我们接壤,我们就去投奔。

  可这才几天,风头就变了,二当家想要去投奔刚刚拿下九横山的清远赵军。

  小陶我哪怕孤陋寡闻,也知道李氏王朝听着就比什么清远赵将军更威风,更厉害。放着能封侯拜将的李氏王朝不投奔,却一心想着什么清远赵将军,二当家这不是魔怔了吗?”

  秦把头擦枪的手停顿了一下,继续接着擦。

  小陶才是那个半瓶水晃荡的人吧。

  秦把头虽然是个粗人,却觉着若是南边这几个势力,能长久的只有两位,一个是应州府的郭将军,一位便是这新冒头的清远赵将军。

  当初韩氏王朝在北方称帝,那是本身实力超群,吸收了打量反元的人才势力,这才与元氏王朝成了抵抗之势。

  南方这些势力,也就是占着韩氏王朝抵挡了大量元氏王朝的压力,才能发育起来。

  可这锦州府的李氏王朝不过偏安一隅,占着离元氏王朝主力最远,便夜郎自大,只要韩氏王朝那里受到的压力太大,一时开个口子,元氏王朝首先要教训的便是李氏王朝。

  连枪打出头鸟的道理都不知道,李氏王朝又能有多久的寿命。

  这也是之前老徐拼命说服他,他也没有同意的原因。

  不是因为李氏王朝离涧水最远,而是他根本就不看好李氏王朝。

  之前他一直想的是,投奔应州府的郭将军。

  可是几年前,先是阴沟里翻船,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寨,后来又遇上了九横山。

  因对方占据了先机,这些年两方各有胜负。

  这个新势力刚刚占据清远,便呈扩张之势,如此高歌猛进,似乎更符合秦把头的胃口。

  他身上肩负的是几万个弟兄们的身价性命,自然要多考虑一番。

  “二当家毕竟是读书人,有远见着呢。赵军拿下了九横山,也就意味着,与九横山实力相当的我们,随时也能成了赵军的下一个目标。

  你要是赵军,会放过嘴边的肥肉?既然注定是手下败将,归顺总比战败好听些。”

  小陶气的跳脚,他家大当家怎么总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

  “大当家,你可是大家伙儿的主心骨,你可不能这么想啊。九横山那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与我们相比。大当家用兵如神,扫荡四方,这才有了涧水偌大地盘。

  赵军拿下清远才多久,怎么能与我们相比?

  其实要我说,还是在寨子里做个水匪最痛快,谁喜欢做什么义军,一天天的被朝廷追着打。”

  若是在太平岁月,这山贼土匪可是最难做的,只要是官员想要升官,想为民请命,他们必然是首当其冲的。

  可这乱世,反贼可比他们高级多了。

  以至于他们这些水匪不但少了当反贼的危险,还能活的滋润,一天天酒肉管够管饱,这样的日子,在明君治下,也是很难有的。

  何必又盼着天下太平呢?

  “中原饱受战乱之苦,我们能偏安一隅,是那些真正的大势力不将我们放在心上,否则,你以为我们能逍遥几年。

  徐先生说的是长久之策,我虽一介武夫,见识浅薄,却也有自知之明。

  我赞同徐先生的选择,却也不能就这么去了。”

  起码也要做过一场,让赵军知道,他们的实力,以后成了一家,也会被主公重用。

  “走了,去和徐先生商量一下,起码也该派个人去下个战书,早早打完,我们也早点混个官当。”

  小陶虽然想不通,却也不妨碍他听命行事,答应了一声,就急急往议事堂跑,徐先生此刻就在那里。

  徐先生在涧水水寨可算是读的书最多的人物,平日里也以军师自居。

  此刻看着眼前的秦把头,有一种看走眼了的郁闷。

  他一直以为,水寨的大当家,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这处水寨能日益壮大,的确是托了秦把头的勇武,他却也是水寨不可或缺的人物,为这个水寨立下了不少功劳。

  不然怎么能短短几年,就坐上了二当家的位置。

  身边还有一堆拥簇,这排场起码比秦把头更像是大当家。

  没想到他小觑了天下英雄,他们这个大当家,当个水匪头子,真的是屈才的。

  他合该是个将军。

  现在看来,明明是秦把头有容人之量,而不是他手腕高。

  徐先生想到这里,出了一脑门冷汗,这些日子,合着他一直在死亡边缘舞蹈,能活下这条命,都全赖秦把头心胸开阔。

  这大概才是个屡败屡战,一次次从低谷走上高峰的强者,应有的气度。

  能有这样的脑子,又恰逢这样的世道,哪里做不出一番事业。

  缺的只是运气。

  或者说,能不能跟对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