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第六师团的进攻战术
作者:太平洋过客      更新:2022-05-24 22:15      字数:3226
  独立团的指挥部搭建在地下,掏空了很大一块地方做室内空间,屋顶做了掩盖。

  搞得像是穴居洞人一样。

  纯纯无奈之举,鬼子的侦察飞机一天飞八回,要是摆在明面上,非得让人发现了不可。

  指挥部及其简陋,只有一张八仙桌像点样子。

  坐的凳子是用空置的弹药箱摞起来的,睡床也是用木头支起来的。

  好在这帮大老爷们儿习惯了,往地上一躺就能睡,换了某位爱享受的大腿,指定是坐坐不好,睡睡不着。

  回到指挥部的李云龙,就想起了陈浩。

  习惯是种可怕的力量,马上要打仗了,没有陈浩提点儿建议,李云龙倒不习惯了。

  赵刚问他“老李,鬼子的先锋今晚肯定到。咱们怎么应对,你得拿个主意。”

  听到问话,李云龙回过神来,他想想说“兵来将挡水来土囤,没有好说的。鬼子想怎么来,咱们接招就是了。”

  说的倒是轻巧,赵刚心里面一点儿底气也没有。

  这批鬼子跟以前的不一样,可是小鬼子的王牌师团。

  尤其整个师团倾巢而出,近三万多人,是他们独立团的十五倍。

  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绝对会是一场恶战,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好打的。

  指挥部里人多嘴杂,赵刚不能说泄气的话。作为政委他都害怕了,那下面的干部战士们会怎么想?

  直接动摇军心了。

  可是他不说,并不代表别人不会说。

  团部的一个参谋面带忧容的委婉的表达了担心,并建议到“团长,我看咱们早点儿跟上级打报告求援吧。

  早一点说,增援部队能早一点来。”

  团部少说有一半的人,跟他报有类似的看法。

  有人出头表态,其余人都盯着李云龙,看他怎么说。

  李云龙蔑视的瞥那个参谋一眼“你以为你能想得到,总部的首长想不到吗?

  实话告诉你们,总部首长是要下一盘大棋。”

  众人听闻先是吃惊,紧接着便是恍然大悟。

  怪不得团长表现的胸有成竹,一定是知道额外的关键信息。

  赵刚同样被蒙在鼓里,他不禁想李云龙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最近总部的电报没见说起此事啊?

  八成是那次去总部汇报工作,得到秘密的任命了。

  赵刚赶紧提醒他“是不是上级要求保密?不方便说的话,我们也不听了。”

  全局的战略,站在棋手的位置上看合适。

  在此战,独立团充其量是个棋子,关心全局意义不大,反而会多添烦恼。

  李云龙确实不能透露全局的战略,但是可以透露点别的。

  他对指挥部的众人说“此次大战,咱们独立团可以说是最关键的。

  总部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挫伤其锐气,使敌人的目的无法达到。

  只要能够完成这一点,咱们独立团就算立下大功了。”

  坚守拖延就是大功一件,众人品味着其中的奥妙,渐渐的琢磨出了一点味道。

  “报告,总部来电。”

  就在不久前,赵刚已经把敌人接近的消息,发给了总部。

  这份应该是回电。

  李云龙大字不识的一箩筐,看是不可能的,直接让人念。

  忽略那些不怎么重要的关心鼓舞,总部最关键的指令命你独立团最少坚守七日,时间一到,就是大功一件。

  没有提及坚守失败会如何。

  如果有失败,那一定是李云龙率领全团已经战死了。

  “七天,今天应该不算吧!”

  赵刚似乎是在问,可好像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从今晚十二点开算。”李云龙给出了他的认定。

  明确了目标,所有人就能团结到一起,朝着目标的方向使劲儿。

  部队要制定一份七天的坚守轮换计划,确保每一支作战部队都能有喘气的机会。

  后勤补给方面,特务团部队驻扎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准备,无论弹药还是粮食都是十分充足的。

  日军的兵力虽多,但因为地形的限制,无法彻底展开来。

  团部的参谋们一致认定,会是一场车轮战,对于独立团的韧性是個考验。

  团参谋长说“其实陆地上的进攻,咱们倒是不怕。关键鬼子飞机可以从天上扔炸弹……”

  “那要取决于,咱们地对空导弹的数量。何时耗干了,那就得拿头接炸弹了。”李云龙说了句俏皮话。

  众人都被逗乐了。

  布置在后面山谷的地对空导弹连,他们是有所耳闻的。

  嗖嗖的发射导弹,白烟在天空中留下道道痕迹,给独立团的指战员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听说那导弹打得更高更远,一口气干下了二十架轰炸机。

  直叫人神往不已。

  ……

  傍晚的时候,日军第六师团大部队,已经在山谷外十公里处驻扎。

  整片旷野一片忙碌的景象。

  士兵们忙碌地搭建营地,修建火灶准备晚餐。

  高级军官们不得闲,聚集在师团指挥部的大帐篷里,准备进行作战会议。

  一天十几趟的侦察飞机,效果十分明显。

  几项关键的情报,摆在了师团长谷寿夫的面前。

  其一,大量的机械在山谷里,并未被转移走,也就是说他们第六师团进攻的目标还在。

  其二,山谷及周围的地形,被高分辨率相机拍下,制成了十分详细的地图。

  包括八路正在构筑的防御工事。

  毫无疑问,地图是谷寿夫指挥进攻的关键。

  第十一旅团长圾井德太郎说“将军,刚刚先头部队进行了试探性的进攻。

  八路士兵果然是人手一支突击步枪,火力十分强大。

  进攻的一个中队伤亡不小,被迫退了下来。”

  谷寿夫不可置否的点点头。

  兵工厂这么关键的地方,肯定是八路最精锐的王牌。

  开战前的情报就确认了此事,驻守兵工厂的是八路军三八六旅独立团,人员两千人左右。

  此前以一个团的兵力攻下了重镇阳泉。

  直接导致一个旅团指挥部灭亡,并且阵亡一名少将。

  如果此前谷寿夫还心存轻视,觉得一个二线守备旅团的失败并不能算什么。

  那么现在经历过两场小的战斗,他不会有半点轻视了。

  潜心研究了一路,谷寿夫根据实际情况研究了一套新的打法,他挥手示意师团参谋长站出来为众人讲解。

  师团参谋长是池田工一,军衔为大佐。

  按照日本军官晋级历程,是联队长—师团参谋长—旅团长这条线。

  可以认定参谋长级别略低于旅团长,高于联队长。

  他站出来讲解战略打法,还是颇有说服力的,列席会议的众军官都打起了精神。

  池田大佐手握指挥棒,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说“山谷此前并无名,用华国人的话来说,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现在我们将其称之为兵工厂。”

  八路选其为兵工厂的地址,所以把山谷叫做兵工厂,倒也还算贴切。

  两座山之间的凹位称之为谷,凹字能很形象的表示出山谷的意思。

  “兵工厂”山谷,就夹在两座大山之间,落差有三百米左右,比较险峻攀登不易。

  另外山谷的出口只有两个,一个面朝南,是第六师团进攻来的方向。

  还有一个在东北方向,相较于南面的更为狭窄。

  从空中侦察来看,八路在南面的出口构筑了三道防御阵地,最宽阔处也只能投入不到两个中队的兵力进攻。

  狭窄处,一个小队展开都嫌困难。

  东北方向出口两道防御阵地,防守兵力似乎更薄弱一些。

  迂回绕道需要多走七十公里,进攻起来更不容易。

  池田大佐说“经过参谋部的研究,快速突破八路的阵地,仍然存疑。

  此次战斗极容易变成添油战术,这是不可取的。

  我军要发挥兵力优势,从四面八方包围,处处突击,突破八路的防线。”

  众多军官们听得一头雾水,从四面八方包围?

  山谷一共就两个出口,哪来的四面八方?

  “到底怎么打?你往细了说。”圾井德太郎插话道。

  池田大佐看了一眼谷寿夫,得到对方的肯定,他硬着头皮说道“参谋部的建议是,对山谷的两个入口进行牵制作战。

  工兵联队对山头进行想办法,开辟两条进攻的路线。

  步兵便可迂回到敌人的后方直接进攻,夺取兵工厂的机器设备。”

  圾井德太郎直接愣住了,这种提议,那是真敢想啊!

  不走路去爬山进攻,其中的困难有多少,怕是数不过来。

  但是他得承认,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如果不能出其不意,即使能够消灭山谷里的八路军,也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完整的夺取兵工厂的机械设备。

  八路军又不是傻子,宁可毁了机器,也不会让其落入他们之手的。

  如果硬要摧毁那些机械,让空军没命的扔炸弹就行了,何必派他们陆军前来。

  圾井德太郎仔细思考了一番,表态赞同了参谋部的规划,同时提议

  “第十三联队要戴罪立功,正面进攻牵制八路的任务,就交给他们联队吧。”

  戴罪立功是谷寿夫说的,他自然是同意了。

  此番安排,第十一旅团就剩一个步兵联队了。

  不出意外,爬山进攻的任务,就交到了第三十六旅团身上。

  旅团长牛岛满少将,明知道这是个辛苦的任务,也还是硬着头皮应了下来。

  山谷东北方向出口的牵制,则交给了骑兵联队。

  绕路七十公里步兵太慢,骑兵正合适。

  骑兵进攻有坚固防御阵地的缺陷,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他们不必牵制八路太多的兵力,关键是不能让八路带着机器跑了。

  师团所属的野炮第六联队,和加强来的加农炮大队,则立即构筑炮兵阵地,配合十一旅团的正面牵制。

  炮火力量足,则显得进攻猛烈,可以迷惑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