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该改变了
作者:温风如歌      更新:2022-04-26 15:13      字数:2691
  一脸血渍的周大虎望着这一切,长舒一口气。

  这是一场大胜。

  他大约估计了一下,足有六千余人清军被歼灭。

  没有俘虏。

  这也许是清军的大部队就在身边不远的地方,这些清军很是顽强,几乎没有投降人。

  个别想投降的清军,也被战场上杀红了眼的明军顺手砍了。

  此时大量的百姓,满山遍野,开始疯狂地向明军这里跑。

  周大虎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幕,心中暗道这样的混乱可不是好事,万一清军杀回来怎么办?

  这些尸体首级,盔甲兵器,大量的百姓,钱粮、牛羊骡马等,既然抢到手了,就不能放过再次丢了。

  但这需要时间。

  时间太少,东西运回口内不会太多。

  现在形势很是危机,也很诡异。

  辎重的车队两头,一头是清军,一头是明军。

  这就看双方的速度和实力了。

  这时,祖大寿也是快马赶了过来。

  他没有想到,自己一部还没有参战,清军殿后的部队数千人,就被周大虎宣大山西兵马给消灭了。

  什么时候,清军这么不经打了?

  紧跟着,其他几镇总兵也赶来了。

  眼中望着遍山广野的清军尸体,心中很是震撼。

  眼中更是放着光芒。

  但大家随即就看到了问题。

  要和清军争夺这些绵延十余里的辎重百姓牲畜等。

  周大虎望着大家,快速说道:“这些辎重、百姓牲口等决不能全部落到清军手里。还望各位总镇将军,与我一起出兵前出阻击清军过来,时间越长,我们抢回来的东西就越多。”

  说完,他望着大家。

  祖大寿先开口道:“我出兵一万,前去阻挡。”

  这位辽东总兵一开口,表示愿意出兵,其他的几镇兵马也各自表示了出兵的人马数量。

  周大虎很欣慰,虽然不是雪中送炭,但是锦上添花也行。

  当然眼前是巨大的好处利益,谁出兵,当然就有份,不出兵者,自然不会有。

  而且只是阻击战,不是野战,只要不是野战,明军就不太怕对方,还能一战,伤亡也不会太多。

  更重要的是,如此好机会不出兵,回去必会被弹劾,罢官落职是必然的。

  如果运气不好,皇上震怒,入狱戍边甚至被杀都有可能。

  周大虎亲自带着本部兵马和辽东等各镇兵马,也是顺着山脊去阻击清军以及来援兵马。

  并派出大量夜不收,分散四方,严防清军绕路迂回背后两翼偷袭。

  一个时辰后,双方兵马山脊上相遇,互相战在一起,受到胜利激励的明军,以及对财货的渴望,加上周大虎所部的精兵加持,少见的和清军战在一起不分胜负,渐渐地僵持在一起……

  而山谷中两头的明清两军,则是奋力的抢运着堆在山谷中的辎重车队,就看谁的速度快,谁能抢回更多的东西。

  这也是一场的无声的战争。

  明军这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现在双方兵力无法接触,谁抢到东西就是谁的。打通辎重的通道后,要再想夺回东西,那就是血的代价。

  现在吗……真的是大好机会。

  大家干劲十足,挥汗如雨,也不停歇。

  大家穷怕了。

  ……

  京师。

  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皇帝揉揉干涩的眼睛,闭目养神,准备休息一会。

  今日他接到了内臣援兵总监高起潜的奏疏。

  疏中是历数宣大山西提督周大虎的妄自尊大、藐视上官、与诸将不合群、擅自行动、军法严苛、草菅人命……等等十余条。

  让人突然一看,觉着罪行严重无比,甚至该杀。

  但是对崇祯这样常看奏疏的人来讲,从来就不是光看奏疏上的表面意思的。

  这封奏疏,虽然是他重用且比较相信的,宫中派出去的内臣高起潜上疏的,但他也不会就会理所当然相信的。

  魏忠贤的例子可是历历在目,并没有过去几年。

  周大虎给他的印象可是胆大、直性子、没有城府的人。

  从其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竟敢在自己面前,为自己亲自定下的钦定逆犯魏忠贤等逆党说话,可见对方的没有城府。

  人如白玉,可他也担心被别人教坏了。

  如今看着这封奏疏,崇祯皇帝心中更是放心了。

  对于武将,他可以容忍对方直言、贪财、好色等一些缺点,但绝不能容忍不能打仗、私下武将相互勾连,和结交朝中大臣。

  这个周大虎是他重用的人,有很强大的打仗带兵能力。

  与其他军中将领不和、与内臣不和,是个孤将的话,他就更放心了。

  再信任的武将,也需要有力量平衡。

  这不是他的喜好,而是这是帝王之道。

  尤其是在这动乱的年代。

  武将的作用,比承平时期,重要了不知多少。

  他深读史书,焉能不知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他拿起这份奏疏,又再次看了一遍,随即闭目思考了一会,决定把板子分成三七开,板子打周大虎三成,高起潜七成。

  现在大明军队最大的毛病就是军法不严,训练荒废,遇见清军懦弱不前,不敢一战。

  他要鼓励像周大虎这样敢战的将领。但自己的身边的人,也要照顾一下面子。

  这份奏疏传递了一个好消息。

  清军要出关了。

  这可是好消息。清军在关内肆虐烧杀抢掠,他心中是一直忧心和坐立不安。

  出关了,朝廷和百姓总算是能喘一口气得些安宁了。

  同时。

  他也不知道周大虎这次无令出关,在草原上打的怎么样?也不给他上疏告知一声。

  但他从高起潜上疏的奏疏中,可以从中得知周大虎进入草原一切顺利,就是不知战果怎么样?

  要知道这可是朝廷近十几年首次军队大规模进入草原上,扫荡蒙古兵马。

  清军暂时退走了。

  可是……崇祯皇帝又拿起几本关于农民军的奏疏,眉头再次紧皱起来。

  虽然陕西新任巡抚孙传庭活捉了流贼渠魁,号称闯王的高迎祥,并已经在押送京师的路上。

  但各地肆虐的流贼依然猖狂,多地城池告急失守,百姓受难,城池被毁、官员被屠戮。

  崇祯皇帝看到这里,心中只发苦,流贼已进剿了数年,迟迟不能解决,军饷越来越多,朝廷无奈只得加地赋,天灾也是不断,百姓不能休养生息,加上躲避兵荒马乱,大量土地被抛荒,朝廷税赋减少,财政日益困难,入不敷出,如此,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怪圈。

  天下形势已是如此,该如何破解?

  很快,他脸上闪过一抹焦虑,如此下去,大明江山不保,得有所改变才行。

  并且时间越拖下去,大明元气就越损失的多,不能这样下去了。

  兵部得换人了,得有一番新的谋划,限期各级将领在规定时间内,剿灭国内流贼,其后,精兵简政,与百姓休养生息。

  如此,才能抵御辽东建虏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