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绕行
作者:苍耳青青汝水畔      更新:2022-06-17 05:13      字数:2410
  “遇到了麻烦?什么麻烦?”杜琪好奇地问。

  “那是参加成人高考以后体检的事。”阿云说着,皱了皱眉,似乎是很久的回忆。

  “那是1982年那场大雨,对了冲掉紫罗口吊桥的那场雨。”阿云说。

  原来在紫罗口,也就是北汝河的最窄处,有一座吊桥。那是望嵩钢厂建的,为了方便河南岸矿山的工人而建设的。

  这座吊桥的建成,成了望嵩公社南北往来的唯一通道,尤其是在有山洪河水暴涨的季节。阿云早上打着一把帆布雨伞,从龙村步行到紫罗口,过了吊桥,沿着望嵩到县城的道路进了县城。到下午三点多,体检项目才全部过完。

  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紫罗口,一看。北汝河里,汹涌的山洪充满了河床,在低洼一些的地方,甚至爬上了公路。再看吊桥处,发现来时通过的吊桥没有了,两岸只剩下几根笔直的钢管,在吼叫的洪水中颤抖着。

  没有了吊桥,怎么回家啊?

  阿云为难了。

  阿云徘徊了好久。再看河水,也不是短时间能够落下去的。根据经验,一般需要四五天时间。而在汝河北,自己又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居住。怎么办?

  想来想去,只有回县城了,先去姨夫家停停再说。

  “你不要着急,就在这里住着。等河水小了,我也回去看看,咱俩一起回。”

  阿云的姨夫在教育局上班,家也是龙村的。于是阿云就在这里住下来。

  第二天上午。姨夫喊阿云,说一起去看看水。

  两个人一起过了老桥,到了城东,然后踏着泥泞的砂石路来到马兰河边。只见河水轰鸣着,一个漩涡套着一个漩涡,向东冲去。看来直接过河是不可能的。

  看阿云着急的样子,姨夫决定第二天绕路回家,因为这一趟走下来有三四十公里的土路要走,半天是赶不回去的。

  “阿云。走,咱们绕三屯回家去。”

  阿云跟着姨夫出了教育新村,从城西南角过了汝河大桥到了城东。又从城东村南到村北,转向正南。过新建、北堡,到了三屯。从三屯去马兰河东,是过不去的。只好继续南行,过了南堡,一直走到玉马水库的干渠上,顺着干渠,过了渡槽,总算过了马兰河,这一程走了十七八公里,但是路况还是可以的,沿着阳县到鲁阳的砂石公路前行。

  现在过了马兰河,到家还有一二十公里的路要走。可这里根本没有路。只有一个方向。沿着马兰河的东岸,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岗,深深浅浅的沟渠,杂草丛生,更有被雨水冲出来大水坑,还得时时地绕行。

  经过三屯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两个人在唯一开门的一家饭店吃了一碗面,到现在肚子又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在这荒山老林里,那里有什么吃的。

  “噗通!”姨夫滑倒沟旁的水沟里了。

  阿云急忙跨一步,拉住姨夫的手,另一只手拽住沟旁的灌木丛枝条,将姨夫拖出来。脱下衣服,将水拧了拧,重新穿上。小雨还在时不时地下着,两人只好继续前行。

  顺河到了洪岭附近,折向东,翻过山岭,到了七贤村,再过二郎,栗扒。龚园,天已经早黑了。两个人就在漆黑的夏夜里,就在荒凉的山坡上摸索着,曲曲折折地前行,犹如两只幽灵,像极了饿得快要倒毙山羊,蹒跚而行。

  到龙村了,两人心里一阵欣喜。龙村中间的盘龙河,整个河床都是水。河中间有多深?这次暴雨有没有使河床变了样,两人都一无所知。

  “阿云,到家了,可这小河咱两个也不敢过啊,咱两个现在都没有一点力气,万一跌倒了,我们爬也爬不起来啊。”姨夫为难的说。

  “是呀”,阿云心里想。“自己虽然说年青,也是没有一点劲,何况四五十岁的老人?这七八十里的泥路跑下来,不累垮才怪?!”

  “怎么办?”

  突然阿云想起,这旁边不就是郑明的家吗?

  向郑明家望去,黑洞洞的,没有一点亮光。看来郑明一家早睡了。

  “不行,非得吃点东西才行。”想着,阿云来到郑明家门前,开始拍门。

  “啪!啪啪!”在寂静的夜里,声音也传出好远。

  “听,好像有人拍咱家的门?”安青推了推旁边的郑明。

  郑明正瞌睡呢。“胡扯,这深更半夜,那里会有人拍门?”

  “啪!啪啪!”“郑明,郑明!”拍门和喊叫的声音。

  虽然分辨不出是谁在喊,到拍门是肯定了。两个人急忙起床打开了大门,将阿云两个人迎到屋子里。

  “走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吧?”安青问。

  “就是饿的没一点劲了,不敢过河。”阿云说。

  郑明陪着两个人说话。安青急忙去做面。

  两个人毫不客气地吃了一碗面,喝了一碗汤,身上有了温暖,也有了精神,感觉身上的湿衣服有点难受。该回去了。

  两个人在郑明两口的注视下,彼此搀扶着,一步步地趟过了这条村里的小河。

  再说家里,阿云的老母亲和阿玲还没有睡。

  阿云去县城体检,已经两三天了,还没有回来。听说吊桥冲走了,阿云呢?两个人都不愿往不吉利的方面想,可思绪就像魔影不是出现在脑际。

  “这都三天了,还没有回来。有信儿没有?”妈妈问阿玲。

  阿玲摇摇头。

  阿玲心里也很着急,可也没有办法。一到洪水季节,龙村就像一个孤岛,北有汝河,东有霍阳河,西南有马兰河,正南是高不可攀的铁顶山。

  “他那边熟人多,会是住谁家了。水小了就回来了。”阿玲劝慰着婆婆,也是劝慰自己。

  回头看看,三个孩子都睡着了。

  两个人就坐在床旁,给孩子们扇着风,一边东拉西扯的扯着。就是不想睡,也睡不着。

  时间就这样耗着,过了好久,好久。

  “妈,不早了,你去睡吧。”

  “我不瞌睡。”妈妈摇摇头。

  “啪,啪啪!”拍门的声音。

  “谁?”阿玲紧张的问。

  “我。”

  “是阿云。”妈妈一下听出来了。

  阿玲三步并作两步跑去开了门。

  “你咋半夜回来了?你咋回来了?”阿玲急不可耐地连着问。

  “哎,你让我喘口气,再告诉你行不行?”阿云嗔怪地说。

  阿玲笑笑,接过雨伞,放好。回首去把大门上好。

  “吃饭没有?”“饿了吧?”“你想吃啥饭?我去做。”屋里妈妈也是不停地问。

  阿云笑着,一一回答。

  “来,赶紧换换衣服。”阿玲走进来说。

  听了阿云的叙说,杜琪笑了。

  “看来,你真是不容易的。河南、河北虽然都是一个乡镇的,可是条件错远了。你现在是在望嵩住啊,还是在龙村住?”

  “望嵩住。”

  “听我爸爸说,龙村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古老的故事。你能告诉我吗”杜琪提出了新的问题,露出了渴望的表情。

  阿云笑笑,说:“那里的故事可不是一会半会就能说完的。”

  “真的?能告诉我吗”杜琪惊喜地问。

  “如果你请客,我就和你说。”阿云故意卖了个关子。

  “你!&nbp;&n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