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说它是葬火龙
作者:水产鲜鸟      更新:2022-06-24 10:03      字数:2073
  “哈哈哈!吴教授,是纤细盗龙!”

  临时搭盖在山林中的板房穿出狂笑声,经过十多天清理和拼接,傅洲研究所终于在普通的鸭嘴龙化石堆中有了新的表现。

  纤细盗龙,一种带有羽毛的小型恐龙,早期其实出土过更为完整的化石,推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研究进程。

  傅洲研究所和吴千山团队联合挖到的这块,化石完完整度不如现有标本,专家学者们围在一起探讨比对数据,才能确定它属于纤细盗龙。

  不可否认,这是个相当稀有的带羽恐龙类型,带回研究后没准会有新的上线。

  “哼,那个什么于闲,估计是从化石猎人那儿买了些便宜的线索,原角龙、将军龙有什么好稀奇的。”

  “就是。”傅海涛颇有扬眉吐气的感觉,“他的恐龙作为展览模型都算烂大街了。”

  周围部分学者心里有些抵触,怎么能说恐龙化石烂大街。

  化石是相当稀有的东西,再常见的恐龙类似依然是巨兽时代画卷残余的一鳞半爪,珍贵得很。

  碍于傅海涛、吴千山的身份,心有不满的学者并未提出反对意见,或者说他们已经习惯了。

  “傅博士!”

  忽然有一人打开手机,看着屏幕上显示着消息惊呼。

  “于闲那边又发布公告了,说是明天现场挖掘化石。”

  “什么?!风景区哪来那么多化石?”

  “走的什么狗屎运,挖到化石群了吗?”

  傅海涛气急败坏打开手机,切到对应的直播间查看公告。

  圣姑山风景区、石英洞窟。

  地点已经在先前剑龙的报道中公开,此时公告发现化学的位置还在那儿,不由让人猜测里头是否掩埋着更多恐龙。

  吴千山面色阴冷,“明天看看,如果只是些常见的草食系恐龙,顶多在直播平台圈点热度,古生物圈子不会重视他的。”

  远在千里之外,于闲打了个喷嚏。

  “哪个漂亮姑娘在思念我?”

  小楼桌上放着资料,关于葬火龙。

  直播进展到现在,于闲早就没有刻意和对方学术撕的想法了,资料和文案更多倾向于向普通人讲述恐龙魅力,尽可能浅显易懂、别开生面。

  这也是于闲在圣姑山风景区的最后一场直播,再往后就得进寒疆高原了。

  直播开始,于闲和水友们打着招呼。

  边上化妆的许缘缘面色憔悴,只想着赶紧挺过去,还是平原适合她生活。

  用于直播的设备也从手机变为专业的摄像机,拥有更宽的画幅,可将经过一番修整打点的石英洞窟拍进去更多。

  肖旭日之所以如此重视恐龙化石,为的就是拯救圣姑山风景区每况日下的客流量,自然不会放过宣传景点的机会,除了提供摄像机外还追加了两盏补光灯。

  “大家好,今天我们又在洞窟深处发现了化石的痕迹。”

  于闲引导着摄像机位朝石英洞窟深处走。

  之所以没有直接把摄像机架在挖化石的对应地点,是为了有这么一段镜头移动,增强代入感和画面描述力。

  当摄像机推进到葬火龙化石所在位置,镜头向上抬,弹幕纷纷惊讶于为什么能挖成这样。

  洞窟顶端的岩石分崩离析,地面满是掉落的石块,让人第一印象觉得这用了炸药爆破,却又没有烧焦的痕迹。

  肖旭日和两位管理者感同身受,让他们初次见到七零八落洞顶,也以为于闲用了炸药。

  “咳咳,当时挖的时候有点用力过猛,不过没有伤到化石,大家放心。”

  于闲一边介绍,一边踩着架好的梯子靠近洞顶,用铲子向上挖掘。

  此时弹幕不断有品头论足的文字飘过,意思是于闲的挖掘太不专业,尤其之前大范围的破坏,稍有不慎就会给化石造成严重伤害。

  还是应该在发现化石后,请专业团队进行勘探、挖掘。

  话乍听上去没啥问题,其实简直狼子野心。

  发现的化石线索汇报给什么专业团队,最后由别人具体勘探认定,啥成果都是别人的。

  真那样发展,于闲的地位相当于凑巧发现化石的“路人”,估计最后能得到个锦旗和几百b补贴。

  不管那些找茬的弹幕,于闲开始专心操作。

  “于先生,这是什么恐龙的化石啊?”

  本次化石挖掘工作不算难,前后四小时已将为数不多的几条骨骼剔出。

  由于骨骼被侵蚀的很严重,有没有头骨和其他标识鲜明的部位,很难判断属于哪一类恐龙。

  “胫骨很长,想必后肢粗壮,说明这只快龙可以快速奔跑。”

  于闲对着话筒开始解说,“前肢上长有三指,指上有可以弯曲的指爪,具有抓握功能…结合这些特点应该是偷蛋龙科的成员。”

  弹幕上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相信于闲说的,偶有质疑的信息,也不算太明显。

  即便面对傅洲研究所,于闲当前的推论也没有太大破绽。

  分析还在继续。

  “偷蛋龙科的成员体型普遍不大,一两米非常常见。”于闲拿起一条胫骨,“化石的主人应该是其中较大的成员,比如葬火龙。”

  凭少量化石能定位到某个恐龙科,称得上学术功底扎实。

  眼前的化石过于残破不堪,有类似的风蚀、水蚀痕迹,这么直接定位到某只特定的恐龙,显得太过于武断。

  果不其然弹幕多出几条相当专业的质疑声,可能来自正在观看直播的傅洲研究所成员,也可能是其他对于闲有意见的学者。

  屏幕上飘过类似治学严谨、谨慎求证的字眼,不像寻常路人观众;

  有弹幕提出偷蛋龙科最大的成员是巨盗龙,体长超过八米,于闲现在挖出来的可能是未成年的巨盗龙;

  还有弹幕从下判断的根源质疑,质疑于闲手中抓的可能不是胫骨,拿错骨头导致误判。

  直播间讨论氛围热烈,既有外行人从兴趣角度的问题,又有涉及学术领域的专业质疑,可谓寓教于乐。

  不管屏幕飘过再多问题,于闲的内心依然坚定,寻龙图谱写明了这个化石来自葬火龙,毋庸置疑。

  “感谢大家的踊跃讨论,我于闲把话放这了,我觉得这是葬火龙,未来将由圣姑山风景区送去博物馆做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