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尊道灭佛车迟国
作者:橡皮泥战士      更新:2022-07-19 10:15      字数:2118
  果然,血脉不纯,各个不同。

  白岳又问:

  “那唐僧呢,到了何处?”

  听他一问,猴子和小白龙都笑了起来,白岳不明所以,骂道:

  “问你话呢,笑什么?”

  猴子咧咧嘴,道:

  “师父,这次可到了一处好地界,自黑水河往西,走了数月,却已春去夏至,有一国名为车迟国。”

  原来到了车迟国,这可又好戏看了!

  猴子继续道:

  “只因此国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无点雨,地绝谷苗,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悬捱命之处,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有三个道士,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道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

  白岳抚掌大笑:

  “此国甚合我意,妙极,妙极!”

  猴子也笑,过了一会儿,才说:

  “其实那三个道士,都是妖怪,一个叫虎力大仙,是头黄毛虎;一个叫鹿力大仙,是头白毛角鹿;一个叫羊力大仙,是头羚羊。我二人见他并未祸害国家,反倒布雨行善,便留着没打,每日只看他们驱使那些和尚烧火、扫地、顶门、拽砖……”httpδ://buē

  白岳笑道:

  “既如此,咱们看热闹去也!”

  腾起一股仙力,将猴子、小白龙摄入芥子空间,自己也遁了进去,才控着须弥芥子,飘飘悠悠,来到皇城上方。

  那唐僧在城中徘徊月余,今日才得见驾。

  早是五鼓三点,那国王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四百朝官,但见绛纱灯火光明,宝鼎香云叆叇。

  唐僧披了锦襕袈裟,收拾通关文牒,径到五凤楼前,对黄门官作礼,报了姓名,言是东土大唐取经的和尚来此倒换关文,烦为转奏。

  那阁门大使,进朝俯伏金阶奏曰:

  “启奏陛下,外面有个和尚,说是东土大唐取经的,欲来倒换关文,现在五凤楼前候旨。”

  国王闻奏,不悦道:

  “这和尚没处寻死,却来这里寻死!那巡捕官员,怎么不拿他解来?”

  旁边闪过当驾的太师,启奏道:

  “启禀陛下,那东土大唐,乃南赡部洲号曰中华大国,到此有万里之遥,路多妖怪。这和尚一定有些法力,方敢西来。望陛下看中华之远僧,且召来验牒放行,庶不失善缘之意。”

  国王准奏,宣唐僧至金銮殿下。

  唐僧施礼拜过,又捧关文递与国王,又见黄门官来奏:

  “三位国师来也。”

  慌得国王收了关文,急下龙座,着近侍的设了绣墩,躬身迎接,那三位大仙,摇摇摆摆,后带着一双丫髻蓬头的小童儿,往里直进,两班官控背躬身,不敢仰视。

  他上了金銮殿,对国王径不行礼,那国王道:

  “国师,朕未曾奉请,今日如何肯降?”

  老道士云:

  “有一事奉告,故来也,那和尚是那国来的?”

  国王道:

  “是东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经的,来此倒换关文。”

  那三道士鼓掌大笑道:

  “我说他走了,原来还在这里!”

  国王惊道:

  “国师有何话说?他才来报了姓名,正欲拿送国师使用,怎奈当驾太师所奏有理,朕因看远来之意,不灭中华善缘,方才召入验牒。不期国师有此问,想是他冒犯尊颜,有得罪处也?”

  道士笑云:

  “陛下不知,他昨日来的,在东门外打杀了我两个徒弟,放了五百个囚僧,捽碎车辆,夜间闯进观来,把三清圣象毁坏,偷吃了御赐供养。正欲下手擒拿,今日还在此间,正所谓冤家路儿窄也!”

  芥子空间。

  猴子疑惑道:

  “那和尚竟然如此顽皮?”

  白岳笑道:

  “他能皮的过你么,这事儿怕是文殊菩萨替他做的!”

  心中腹诽,若非为师搅和,这毁坏圣象,偷吃供养,撒尿辱人的勾当,怕就是你齐天大圣干的!

  那国王闻言发怒,欲诛唐僧。

  后者合掌一礼,道:

  “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容小僧启奏。”

  国王道:

  “你冲撞了国师,国师之言,岂有差谬!”

  唐僧侃侃言道:

  “贫僧乃东土之人,乍来此处,街道尚且不通,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杀人,又如何救囚?更如何夜里就知他观中之事?即便作恶,就该当时捉住,却这早晚坐名害人。天下假名托姓的无限,怎么就说是贫僧?望陛下回嗔详察!”

  那国王本来昏乱,被他说了一遍,就决断不定。

  正疑惑之间,又见黄门官来奏:

  “陛下,门外有许多乡老听宣。”

  国王道:

  “有何事干?”

  即命宣来,有三四十名乡老朝上磕头道:

  “万岁,今年一春无雨,但恐夏月干荒,特来启奏,请那位国师爷爷祈一场甘雨,普济黎民。”

  国王道:

  “乡老且退,就有雨来也。”

  乡老谢恩而出,国王道:

  “唐朝高僧,朕敬道灭僧为何?只为当年求雨,我朝僧人更未尝求得一点;幸天降国师,拯援涂炭。你今远来,冒犯国师,本当即时问罪。姑且恕你,敢与我国师赌胜求雨么?若祈得一场甘雨,济度万民,朕即饶你罪名,倒换关文,放你西去。若赌不过,无雨,就将汝等推赴杀场典刑示众!”

  唐僧肉身凡体,怎会求雨?

  只是昨夜有夜游神托梦,说自有文殊菩萨来助,便笑道:

  “和尚也晓得些儿求祷。”

  国王见说,即命打扫坛场,下旨道:

  “摆驾,寡人亲上五凤楼观看。”

  一时间,百官随驾,须臾上楼坐了,唐三藏侍立楼下,那三道士则陪国王坐在楼上。

  少时间,一员官飞马来报:

  “坛场诸色皆备,请国师爷爷登坛。”

  那虎力大仙,欠身拱手,辞了国王,径下楼来。

  唐僧向前拦住道:

  “先生那里去?”

  虎力大仙道:

  “登坛祈雨。”

  唐僧合十一礼,道:

  “贫僧与国师都上坛祈雨,须臾云集雨下,怎知雨是你的,还是我的?终究难辨,不见是谁的功绩了!”

  虎力大仙不耐烦道:

  “不消讲,陛下自然知之。”

  唐僧执意不肯,又说:

  “虽然知之,奈我远来之僧,未曾与你相会。那时彼此混赖,不成勾当,须讲开方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