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采访
作者:幸运的球球      更新:2022-07-03 20:23      字数:6346
      中国内地公司,一周时间,八千万。

      再加上一些小报说vd可以用光盘看三集片等消息的推波助澜,星环vd迅速引发了全港关注。

      在这篇报道出来的第一天,vd的销售迎来了一波小,单日销量正式突破五百,销售额达到三十万。

      第二天,破七百,第三天,直接破千,之后的几天,vd的销量才慢慢下滑到了七百台,并且维持在了日均七百的销量上。

      与此同时,黄再兴手下的和胜和古惑仔们,开始一个个背着vd光盘,走街串巷贩卖各种盗版影碟。

      相比于像素模糊的录像机以及昂贵的ld影碟机,这种售价不过十块钱,精致小巧的vd无疑更受民众欢迎。

      再加上东方好莱坞的光环尚未散去,一时间,整个香江掀起了一波vd的。

      ……

      同一时间,徽省,庐州。

      徽省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

      一大早,姜万勐便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

      自从月初完成了万燕牌vd的整机研发工作,这段时间,姜万勐便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每天早上八点到办公室,几乎要忙到晚上十来点才能回家。

      甚至周末也不例外。

      不过姜万勐并不觉得厌烦,反而干劲十足。

      万燕vd的广阔市场前景,再加上孙燕生的鼎力支持,让他仿佛看到了一家明星企业正在缓缓升起。

      这段时间,姜万勐一方面利用自己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的人脉,积极落实万燕牌vd工厂的建设,协调上游产业链。

      另一方面,则推动万燕vd尽快完成国家认证,使其尽快上市销售。

      姜万勐刚处理完几份公司的文件,办公室大门突然被人推开,只见孙燕生拿着一份报纸急匆匆地走了过来,脸上的表情有些急迫。

      “怎么了,燕生?”

      “老姜,你先看,咱们看完了再说。”

      姜万勐微微一愣,和孙燕生相处了也快有一年时间了,姜万勐非常清楚自己这位老伙计,无论说话做事都从容不迫,自有一番风度,很少会这么失态。

      他从孙燕生手中接过报纸,微微一愣。

      这份报纸竟然全是繁体,竖排排列,最上方写着东方日报几个大字。

      但真正引起姜万勐注意的是东方日报下面的头版标题:《内地厂商vd引发视听革命,星环牌vd在香江引发抢购狂潮》

      姜万勐顺着正文看下去。

      “日前,一款来自中国内地的全新视听产品引发了广泛关注,星环牌vd影碟机以其低廉的售价,良好的性能迅速引发了消费者的热情。这款产品可以让观众通过电视收看vd光盘中刻录的电影、电视剧等节目。星环科副总裁刘琦先生表示,之所以称其为vd,源自其缩写ha video disk,即中国视听光碟,据悉,这款影碟机采用了星环公司自主研发的pg-2标准的视频解码芯片,目前该产品已经申请了整机专利以及全球专利……”

      报纸无声无息地从姜万勐的手中滑落,这段新闻,犹如一记突如其来的重锤,一下子将姜万勐砸的晕头转向。

      “燕生,这消息准确吗?”

      孙燕生苦笑道:“这是我秘书前两天出差路过香江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时,专门给我带过来的,当时他还去店里专门体验了一下那款产品,整体性能比我们的先进一代,而且他还申请了视频解码芯片和整机专利……”

      “那咱们……咱们过去一年岂不是白干了?”

      自从去年在美国参加世界广播电视展览会,和孙燕生一拍即合,决定搞vd以来,姜万勐从来不觉得自己会失败。

      毕竟这种脑洞,能想到的人并不多,更不用说将其实打实地实现了。

      过去一年,姜万勐一直潜心搞研究,万燕vd就仿佛它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将这颗小树苗培养出来,准备将它栽到地上,等着它有一天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而孙燕生却突然告诉他,在他准备种树的那块土地旁边,已经被人提前种下了一棵树苗,而且比他的更高,更壮,也更强。

      如果报道中所言不虚的话,自己的万燕vd拿出去和星环vd去硬碰硬的话,那死的只会是自己。

      孙燕生沉吟片刻,说道:“万燕vd项目先暂缓推进吧,我准备去深城那边看看,摸摸星环公司的底。”

      孙燕生除了投资万燕以外,自己还是-ube公司的老板。

      -ube就是卖pg标准的视频解码芯片的。

      在后世,万燕的死亡,与孙燕生也未尝没有关系。

      姜万勐虽然用万燕的股份和孙燕生绑在了一起,但当孙燕生发现了中国vd巨大的市场之后,再加上万燕后期缺乏市场推广资金,姜万勐又没有给万燕vd申请专利,因此,孙燕生的-ube公司转而向市场上的所有vd玩家出售视频解码芯片,进而控制了整个中国的vd产业。

      但这一次,孙燕生却感觉到威胁了。

      因为星环科技不仅做影碟机,而且同时还在做视频解码芯片,更重要的是,这个基于pg-2技术的视频解码芯片,明显比-ube的产品领先了一代。

      这是孙燕生所无法忍受的。

      “我和你一起去!”

      姜万勐一下子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脸色凝重道。

      ……

      深城。

      相比于繁华喧嚣的香江,庞学林更喜欢这座一河之隔的年轻城市。

      不过如今,往日名不见经传的星环公司却是人潮涌动,喧闹异常。

      这个时代内地人民的商业嗅觉比庞学林想象得还要灵敏。

      在香江那边的消息爆出以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迅速挤爆了星环公司的大楼。

      刘琦不得不紧急和写字楼物业协商,在一楼专门开辟了一个临时办公区,用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

      当然了,这些客商中,也不乏来自各大家电巨头的身影。

      毕竟这款堪称革命性的视听产品,已经在香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六百万人口,星环公司一个月时间就卖出了将近两万台,而且整个销售热潮丝毫没有递减的去势。

      那么整个中国内地呢?

      日韩东南亚呢?

      欧美各国呢?

      这种全新的视听产品,即使在那些巨头眼中,也是一块巨大的肥肉。

      因此,很多公司第一时间便派人过来购买样品拿回去拆卸组装,希望能复制星环科技的成功。

      只是他们做的这些注定是无用功。

      在香江这段时间,庞学林已经完成了从vd到dvd的各项专利注册,甚至peg编码标准,也被庞学林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四代,除了激光读取探头这些已经被飞利浦、索尼等公司提前注册的专利,其他专利庞学林能注册的基本上都给注册了。

      反正日后无论哪个巨头想要进军vd/vd/dvd市场,都离不开星环科技的专利。

      这段时间,刘胖子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招人,扩充产能,协调德州仪器、飞利浦、索尼等关键零部件的供应。

      而公司的总人数,也从一开始的大小猫三两只,一跃扩充到了五百多人,其中一大半是组装厂的工人。

      当然了,研发部门也已经同步组建,招了二十几位微电子领域的工程师,正在peg-2视频解码芯片的基础上,研发下一代解码芯片以及dvd产品。

      此时,庞学林坐在办公室内,刚见完刘胖子从另外一家电子厂高薪聘请的厂长兼副总裁陈嘉,刘胖子便笑嘻嘻地推门而入,说道:“庞兄弟,外面有个记者想见你,说是《南方周末》的记者,被我拦住了,你要不要见一下?”

      自从上次庞学林通过香江《东方日报》以及《星岛日报》做了一波广告营销后,刘胖子对于这种在媒体上打广告的事就变得热衷起来。

      庞学林微微一愣:“《南方周末》?”

      这份报纸在后世的口碑不算好,特别是在网上,骂声很大。

      但不可否认,在这个时代,这份报纸有着全国性的影响力。

      庞学林沉吟片刻,说道:“让那个记者进来吧。”

      “好!”

      没过一会儿,刘胖子便领着一位戴着无框眼镜,打扮时尚,穿着西装套裙的女子走进了庞学林的办公室。

      女子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不算特别漂亮,但眉目间给人一种书卷气,看起来很是内秀。

      看到庞学林的时候,刘曦眼中的惊讶之色一闪而过,随即连忙道:“庞总,你好,我是《南方周末》的记者刘曦,很高兴见到你。”

      庞学林站起身,微笑着和刘曦握了握手道:“刘记者,你好!”

      “庞总,你看起来比我想象得要年轻许多,能冒昧问一句你今年多大吗?”

      “我今年十八岁!”

      庞学林面不改色道。

      前段时间回兰城,他专门跑派出所领了一张新的身份证。

      有钱又有许柏青打招呼,在这个时代,改个年龄还是相当容易的。

      “十八岁?”

      刘曦不由得大吃一惊。

      星环公司身为内地企业,在香江引发的热潮早就引起了国内媒体的注意。

      特别是vd号称中国视听光盘,算是中国电子产业为全球贡献的原创性产品,因此,媒体早就想采访一下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只不过前段时间庞学林一直待在香江,再加上他的刻意吩咐,刘胖子也一直保持低调。

      因此对于星环科技的大老板庞学林,媒体一直没能找到对方的身份资料,对庞学林的年龄也自然是一无所知。

      也就是刘曦,无意中了解到,庞学林曾经在华威那边干过,通过帮华威研发程控交换机,攫取了第一桶金。

      因此,在刘曦的想象中,星环科技的大老板应该是一位三四十岁的工程师,具备专业的学术背景。

      她却没想到,这位庞老板,竟然是一位刚满十八岁的少年?

      他该不会是骗自己吧?

      见刘曦狐疑地看着自己,庞学林笑了笑,说道:“刘记者,怎么,不信吗?”

      刘曦连忙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哪能呢?”

      假如眼前这个少年真的是星环科技的创始人,那么星环vd的新闻价值比她想象得还要大很多,刘曦就算心中怀疑,这时候也只会放在肚子里,先把这场采访搞定再说。

      庞学林笑了笑,说道:“刘记者,咱们坐下说吧。”

      两人在办公室的会客区坐下,刘胖子屁颠屁颠地弄了两杯咖啡过来。

      刘曦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道:“庞总,那咱们就开始吧,你刚才说你今年刚满十八岁,你是高中刚毕业吗?”

      庞学林微笑道:“我现在是兰城大学的学生。”

      “兰大的学生?”刘曦不由得再次一愣,“现在兰大已经开学了吧?你……不用上课?”

      “我向学校请假了,公司刚成立,推出了新产品,我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公司的事,所以学业只能暂时往后推一下。”

      刘曦点了点头,好奇道:“庞总,我听说你创建星环公司的一百启动资金,是因为帮助华威公司解决了在程控交换机上的难题才获得的,是这样吗?”

      庞学林不由得一愣:“这你都知道?”

      刘曦笑了起来,说道:“我也是意外了解到这个信息的,这么说,这个信息是真的喽?”

      庞学林笑着点了点头。

      “庞总,那能说说你是怎么学到这么多电子工程方面的知识的吗?毕竟不管是通讯领域的程控交换机,还是您刚刚开发出来的星环vd,一般的电子工程师都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的呢?”

      刘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庞学林。

      庞学林对这样的问题早有准备,笑着说道:“我是兰大的特招生!”

      刘曦美目不由得泛起一丝异彩。

      又是一个新闻的爆点。

      “我从小对电子产品就比较感兴趣吧,再加上自学能力比较强,自己也一直在看一些专业书籍,所以慢慢得就储备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今年暑假的时候,我正好有事来深城,在火车上结识了老刘,我算是一见如故……”

      庞学林侃侃而谈,向刘曦展现了一位少年天才的形象。

  ()</s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