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素浇面寒山寺
作者:夜纤雪      更新:2022-04-27 09:37      字数:2073
  清晨,阳光明媚,是一个出去游玩的好天气。

  黎洛棠和上官姗姗昨日就约定好了,今天去寒山寺游玩。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本就是座名寺,又因《枫桥夜泊》,更加的闻名天下。

  两人走到客栈的店堂,遇到了彩衣少女。

  彩衣少女看着她们,欲言又止。

  两人没在意,往门外走去,彩衣少女跟在两人身后。

  “你跟着我们做什么?”上官姗姗转身蹙眉问道。

  “我能问问昨天那一男一女是什么人吗?”彩衣少女眼中带着不安。

  “男的小门派里的恶霸,女的是血手尼的徒弟,都不是什么好人。”上官姗姗如实告知。

  “你说的是真的吗?”彩衣少女问道。

  上官姗姗瞟她一眼,道“假的。”

  “我们说的你既然不信,又何必来问我们。”黎洛棠不悦地道。

  彩衣少女咬了下唇角,“你们得罪了他们,他们肯定会来报复你们的,你们要小心。”

  “多谢你的提醒。”上官姗姗淡淡地道。

  黎洛棠和上官姗姗继续往前走,可她们走一步,彩衣少女跟一步。

  “你还有什么事吗?”黎洛棠回头问道。

  彩衣少女犹豫片刻,问道“你们要去哪儿?”

  “我们去那儿,与你有什么关系?”上官姗姗虽有些自来熟,爱结交朋友,但只限于合她眼缘的。

  她对彩衣少女初始印象就不好,不太愿意理睬彩衣少女。

  黎洛棠笑了,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是害怕他们报复你,才跟着我们,想要我们保护你吧。”

  “既然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又何惧报复?”上官姗姗说道。

  “谁怕报复了,谁要你们保护了。”彩衣少女嘴硬地道。

  上官姗姗嗤笑道“行,你不怕报复,不需要我们保护,那就不要再跟着我们了。”

  “不跟就不跟。”彩衣少女一跺脚,转身走了。

  上官姗姗摇头,“啧啧啧,这人属死鸭子的吧?”

  黎洛棠轻笑道“她心高气傲,你还拿话激她。”

  “在江湖上心高气傲,呵呵。”上官姗姗哂笑,“再说了,我又不是她什么人,凭什么惯着她。”

  黎洛棠淡笑,的确,凭什么要惯着她呢?

  行走江湖,虽义字当头。

  可行侠仗义,那也得审时度势。

  能力拼,就力拼。

  不能力拼,就该智取。

  力拼拼不过,智取不能取,那就得借力。

  要借力,就得放低姿态。

  想要高高在上,没人会搭理的。

  去寺中敬香游玩的人,要遵守寺中规矩戒荤腥,因而两人的早餐准备吃素浇面。

  素浇面是种物美价廉的面食,路边卖面的小摊处处可见。

  随便找了一家,要了两碗面。

  黎洛棠要的浇头是香菇,上官姗姗要的是茄子。

  素浇面的面平平无奇,味道好坏,全在浇头上。

  清清的汤里里是细滑滑的面条,上面点缀着切碎的香菇,以及绿油油的菜心。

  色泽就挺诱人的,闻起来也香浓四溢。

  加上一些素酱料,就可以吃了。

  面条揉打得十分劲道,非常有嚼劲。

  炒过的香菇,混在汤中,带着特有的香味,让人食欲大开。

  吃过早餐,两人就往寒山寺去。

  “春寻古寺幽,相与话前脩。名岂寒山得,诗曾……尚怪石龙柱,拿云势未休。”上官姗姗照旧又扮起风流才子来了。

  吟完诗,上官姗姗对着黎洛棠挑眉,示意她也吟一首。

  “到寺里再吟诗也不晚啊。”黎洛棠好笑地道。

  两人脚程挺快,半个时辰后,就看到了寒山寺的山门。

  山门前面的那座石桥就是江村桥,一座单孔的石拱桥。

  江村桥东堍有南北侧引桥,两人好兴致的数了一下石级。

  上官姗姗数南侧,“这边是九级。”

  黎洛棠数北侧,“这边是十级。”

  “为什么不修对衬呢?”上官姗姗问道。

  黎洛棠耸耸肩,“不知道。”

  她对这个没研究,好在上官姗姗也不需要答案。

  在桥堍与山门之间有一堵被称之为照壁的黄墙,墙上写着“寒山寺”三个大字,古朴苍劲。

  隔着黄墙,可看飞檐翘角。

  寒山寺的山门,跟其他寺庙不同,它是朝西的。

  “贤弟,你可知,寒山寺的山门,为何朝西?”上官姗姗问道。

  “还请贤兄指教。”黎洛棠拱手道。

  “西方被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切烦恼,庙门朝西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上官姗姗认真地说道。

  “多谢贤兄指点迷津。”黎洛棠一脸受教的模样。

  上官姗姗接着道“还有,五行之中,水能克火。寺里多是木料搭建而成,每日燃灯焚香,僧人就以大运河的水来克火,保寺中平安。”

  “寺里供着那么多佛祖、菩萨,还怕什么火,佛祖、菩萨一施法,那火就灭了呀。”

  上官姗姗一怔,“你说得对呀。”

  黎洛棠噗哧一笑,“我胡诌呢。”

  山门两旁的樟树,郁郁葱葱。

  接着就看到了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的弥勒佛。

  弥勒佛又被称之为未来佛,这里供奉的是弥勒佛的化身。

  在苏州的灵岩山寺供奉的是弥勒佛的真身像,衣冠端正,面容庄重,正襟危坐。

  在佛龛背后是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面朝里,对着大雄宝殿,手拿金刚杵,这是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韦驮。

  “贤兄,韦驮为何要面向大雄宝殿呢?”黎洛棠笑问道。

  “据说天竺佛寺内的大雄富民,是佛祖的灵堂,宝殿前……之后,他就担负起守卫佛祖舍利塔的重任,因而面朝内。”

  “哦,他原来是个守灵人。”黎洛棠明了地点头。

  “一一,你果然是个有趣的人。”上官姗姗笑道。

  天气晴好,来寺里敬香的人很多,离大雄宝殿还有一段距离,就已闻到浓郁的檀香。

  再往里走,树木葱茏,香客们都屏息静气的,丝毫不敢在这佛门清静地,大声喧哗。

  接着看到了两块长条石刻,一条刻着“寒拾遗踪“另一条刻着“妙利宗风“。

  八个遒劲漂亮的大字,简明扼要地点出了寒山寺一千多年来的历史。

  “正殿人这么多,我们先去罗汉堂。”上官姗姗提议道。

  “好。”黎洛棠欣然同意。

  两人就往罗汉堂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