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四饭菜发横财
作者:夜纤雪      更新:2022-04-27 09:39      字数:2066
  黎洛棠远离面摊,就找了家客栈住宿。

  等到酉时初,她才出客栈往酒楼去,酒楼厨子的厨艺挺好的,晚上她决定去尝一尝四饭菜。

  只是她走到酒楼时,却见前面刚进店的三人,一脸惶恐的退了出来。

  这情形很明确的告诉人,酒楼里有异样。

  黎洛棠追上三人问道“你们进了酒楼,怎么吃饭就出来了?”

  “有七八个大汉金刀大马坐在里面,身边还放着兵器,可吓人了,谁敢进去吃饭?”

  “就是就是。”

  “他们嗑瓜子,吃花生,弄得一个店堂脏兮兮的。”

  在三人的描述中,黎洛棠确定了,坐在酒楼里的八人,正是浮平山的那八人,也就是和她、路一庭交手的那八人。

  “居然在酒楼里守株待兔。”黎洛棠哂笑两声,“还挺有想法的。”

  那八人守在酒楼里,她要进去牵马出来,势必要与他们对上。

  马放在酒楼里,多养一晚,也没多大问题。

  黎洛棠没有进酒楼,与人硬抗。

  城里又不只这一家酒楼,去别家吃四饭菜好了。

  她离开没多久,路一庭来了。

  中年文士看到他,发出一阵狞笑,“小子,自投罗网了吧!”

  “真是几条好狗。”路一庭笑骂道。

  “小子,你找死。”中年文士大怒,抖剑刺向路一庭。

  路一庭向后一退,将手中的弹子往地上一砸,烟雾弥漫。

  烟雾能模糊人的视线,但中年文士凭着记忆,丝毫没有停顿。

  “嗖嗖”路一庭射出了袖箭。

  虽看不清,但听得见,八人纷纷避让。

  等袖箭落下、烟雾稍淡,他们冲出了酒楼,然而,路一庭早已不见踪影。

  两次看着路一庭从眼皮底下逃走,中年文士恨得咬得牙咯唧咯唧的咬。

  黑衣壮汉小心翼翼地问道“堂主,我们还继续守在这吗?”

  “守,他的马没有牵走,他就一定会再来。”中年文士握紧拳头,“不抓到他,誓不罢休。”

  坐在屋顶上的路一庭,听到他的话,挑了挑眉,无声说道“这是不死不休啊!好,成全你们。”

  八人没有再大咧咧的坐在店堂内,而是躲到马厩附近。

  他们也没安静的守着,把掌柜的喊过来,“叫厨子准备好酒好菜端上来。”

  掌柜不敢反抗,“是是是。”

  就在路一庭往八人喝的酒中下毒之时,黎洛棠已在另一家酒楼,点好了四饭菜四喜丸子、大杂烩、苜蓿肉、炒韭菜。

  大杂烩就是用多种菜合在一起烩成的菜,每家店做的杂烩用的食材都是不同的。

  这家店用的主料是八珍中的海参、鲍鱼、鱼肚、鱼翅。

  配料是鸡脯肉、鳜鱼肉、鲜虾仁、猪蹄筋、鸡胗、火腿等

  这道大杂烩选料高档,制作精细,卖相亦好,五颜六色,鲜香味浓,脆嫩滑爽,是既好看又好吃

  没人打扰,黎洛棠安安静静吃完晚饭,结了账,回客栈歇息。

  一夜好眠。

  次日,黎洛棠一早起来,收拾妥当,就准备出门,去酒楼。

  她刚下楼,伙计就道“公子,刚有位公子,把你的马和行李送过来了。”

  黎洛棠看到栓在门口的马,以及放在柜台上的两个包袱,“麻烦小哥把马牵去马厩,喂些上好的草料吧。”

  她拿着包袱回了房间,其中一个包袱,是她用独特手法打的结,没有人动过,她也不记着打开看。

  拿起另一个包袱,解开,里面是一个木匣子。

  木匣子上了锁,黎洛棠拿起木匣子,仔细看了看,确定没有奇怪的机关,才从臂弩的机关中取出银丝。

  将银丝捅进锁眼里,摆弄了几下,把锁打开了。

  黎洛棠没有贸然就开匣盖,而是站远一些,拿搁臂挑开的。

  匣盖打开了,没射出什么针啊飞镖的,也没喷粉末、烟雾的。

  黎洛棠放心了,往匣子里一看,上面放着一张白纸,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六个字谢礼,知名不具。

  知名不具……是路一庭吗?

  黎洛棠拿起匣子里的金票,算了算,倒吸了口冷气,里面共用一万三千七百两黄金。

  这路一庭上哪弄来这么多金票?

  昨天他说带她去发财,还真的发财了,发了笔大横财。

  只是这谢礼太重,重的黎洛棠觉得烫手,这黄金得还给路一庭。

  可带着这一匣子黄金,满街找人,万一遗失了,她陪不起。

  还是把木匣藏起,找到人,把人带过来,比较稳妥。

  黎洛棠把木匣子,藏在了房梁上,才这出门去吃早餐。

  吃完早餐,她就在街上闲逛,希望能遇到路一庭。

  但事情总是不如人意的,想遇到时,就是遇不到。

  黎洛棠这随意的一逛,就逛到了城隍庙。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因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

  基本上每个城镇都有城隍庙,只是规范大小有差别,庙的庙祝有多有少。

  城隍庙外的空地上,人来人往,各行买卖俱全,十分的热闹。

  在东南角有个说书的,一阵密锣紧鼓,闲人从四周围聚过去。

  黎洛棠买了包瓜子,也过去听。

  说书老头拿醒木在桌上一拍,“老朽金陵人氏,姓名已忘,别字无有,自取绰号山中野叟,少年时也曾攻读诗书,奈何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如今是一身飘泊,四海为家。”

  一套开场词说罢,让人不免同情他的遭遇,有人抛了几枚铜钱到桌上。

  “多谢多谢。”说书老头拱拱手,“曾读过不少演义野史,知晓些古往今来的逸事,如今虽然流落江湖,也算是九流中一个清品。”

  有人发出窃笑声,都落泊成这样了,还自命清高呢、

  “书归正传,今儿老朽就侍候诸君一段《豆棚闲话》。”

  老头拿醒木又是一拍,“闲着西边一草堂,热天无地可乘凉。池塘六月由来池,林木三年未得长。栽得豆苗……”

  他正说道“我生平若娶得这样个标致妇人,由你泼天功名富贵要他什么……”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挤了进来,双手叉腰,大声喝斥道“你这老东西,走江湖跑码头规矩你懂不懂?”

  听说书的人一见来了地头蛇,一下走了九成九,就余黎洛棠和另外两个年轻的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