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夜谈
作者:夜锦衣      更新:2022-07-13 06:59      字数:3998
  傍晚计明亮一家过来接计康,被赵秀心留下吃晚饭。

  四个大人六个小辈团团围坐。计倩儿端上最后一盘菜,也坐到下首。

  “倩儿可真能干。我看刚才有几个菜都是他做的。仙儿、佳佳要跟三哥学学,知道吗?”秦凤子夹了一块瘦肉给侄子。

  “谢谢小姑爷!你也吃。”计倩儿笑着也给秦凤子夹了一个丸子。

  赵秀心欣慰地看了看大儿子,“仙儿和佳佳也不错,有你的利落劲。不是我说,我们计家一干小辈中男孩子还都是好样的。”

  “那是。哎,我说今天大姐你们走得早,下午的时候金二夫人还向我打听你家倩儿来着。”

  一桌子人都看向计倩儿,弄得他夹了一筷子青菜,吃也不是放也不是。

  计安平在饭桌上的时候就有些察觉,金小姐的眼神老是不由自主地瞟到男孩子那一桌。

  赵秀心想了一下,笑道,“她打听得早了,倩儿我还要留两年。不过孩子们的姻缘要看个人的缘法,只要孩子愿意,我不强求。”

  倩儿现在才十五岁,还是豆芽菜般的身形,谈论这个为时过早。听了父亲的话,计安平才算满意。

  “这是什么啊?”计明亮夹了一样菜在眼前看。

  “这个不知你吃不吃啊?小姑!”计安平把她面前的酒盅斟满。

  “哦,还有什么能吓住我的。”计明亮看了几眼,塞到嘴里,嚼了几下,吧嗒着嘴。“是猪肠吧。”

  “哎,明亮。你能吃出来?”计明之有些惊讶。“就是安平搞的,我说扔掉,她说见过别人弄。”

  计安平也夹了一块吃,嚼了两下。“嗯,我洗干净了。爹爹又用辣子炒了。”

  “安平这一趟出去,见了不少东西啊。”计明亮又夹了一筷子,“我有一次跑山里去卖货,在一户老乡人家吃过。不过人家搞得不好,没大姐家这个香。”

  桌上其他人看着这姑侄两吃得津津有味,都有些傻眼。

  “这肮脏东西,你们也吃。”秦凤子真想不通。

  “吃吃。”计明亮夹了一筷子放到秦凤子碗里。“人生在世,什么东西都得尝尝。更何况这东西能吃。”

  “我说狗屎能吃,怎么不见你去尝。”秦凤子笑言。

  “你别说,要是有人吃,我也要尝尝。”

  “你。大姐你看啊,计明亮气不气人。”

  “呵呵……”

  “哈哈……”

  一桌子人都被这两口子逗乐了。

  赵秀心夹了一筷子,放在鼻尖闻了闻,“安平拿回来我看了,洗得很干净。”塞在嘴里嚼了嚼。“嗯,不去想那乱七八糟的,味道还行。”

  计倩儿敛了笑。刚才在厨房里父亲尝试了两次都没下去筷子。

  计明之也夹了来吃。

  一时间,几个小辈都欲拒还羞地伸了筷子。

  “现在是有得吃。把你放二十年前,看你挑不挑。”计明亮饮了一口酒,“那时候就盼着大姐出去卖货回来带点吃的了。我记得有一次带了一个烧饼,我偷偷地和甜儿俩吃了,还被二姐告诉老娘,挨了一顿打。”

  “那时候家家都没得吃。”计明之叹口气。“饿肚子是常有的事。”

  “安平啊。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我和你小叔都跟你们家亲近,那是因为你娘我这个大姐是个傻好人啊。在外面卖货,自己饿着肚子,把口粮拿回来给我们吃。”

  “说这个干嘛?”计明之拍拍小妹的手。“喝酒喝酒。”

  计明亮没理大姐的话,“最近老娘跟你们二姑做的事,不地道。我说句不敬的话,没良心。反王十年的时候,老娘不敢出去做事,我们几个小孩又太小,只有老父和大姐,老父呢帮四邻缝缝补补;大姐从十一二岁开始就到处跑着帮人送送货。”

  “这都多久的事了,有什么可说的。你喝醉了,赶紧吃点菜。”计明之阻道。

  计明亮看了大姐一眼,“大姐,我的酒量你还不知道。”又转过头对一圈小辈道,“所以你们都得争气,孝顺大姑知道吗?”

  “知道了。”小辈们我看你你看我,赶紧应着。

  “小姑,你真醉了。母亲我自然是孝顺。”计安平给母亲把酒盅斟满。

  “我是想告诉你们。大姐不是没本事,是被时势给耽误了。我前不久还听康儿的先生说起小时候跟大姐同窗,最怕被先生抽到跟大姐一起背书,那是对比鲜明啊。害得她老被先生骂。”

  “呵呵……计竹现在是康儿的先生,她是哪一年考中的秀才?”

  “听她说好像是白象贰佰壹拾柒年,也有十来年了。”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咱们杀猪卖小货物,又怎么的啦,没偷没抢,活得坦荡就行。”

  一干小辈个个低头听训。计安平知道这是今天奶奶当着那么多人面前揭母亲伤疤,小姑给孩子们上思想课来了。

  “安平啊。但也不是说人只要活得坦荡就够了。该有的上进心还是不能丢,现在人都尊重读书人,考中个秀才每月都有一两白银可领。一两白银算得了什么,关键是这份荣誉,别人没有就你有,这就是光彩。”

  计明之两口子和秦凤子都一起点头。

  赵秀心看了女儿一眼,“咱们家不求什么考举人做官啊,那些都是远的。考个秀才,别人才能敬重你。”

  计安平心里暗暗叫苦,我下定决心不准备考秀才了,你们怎么像是都猜到似的。

  “所以。安平啊,你休息几天后就去学堂报到。”计明亮径直道。“你要是不想再去‘读书堂’,转到小康读的那家私塾也行。先生学问也很好。三年时间一晃也就过去了。”

  “好好。”别人没言语,计康拍着手笑起来,“大姐和小康一起读书。”

  计安平拍了拍计康的头,想了一会儿,放下酒坛。坐直了身体。

  “娘、爹、小姑、小姑爷,我不准备去学堂了。”

  “什么?”一桌子人都惊呆了,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计安平不待他人言语,直接说了下去。“这次我在白象城见到了许多以前想也不敢想、也想不到的东西,南蛮的瓜果四月份城里就有了,‘锦绣荘’一匹南夷过来的丝绸便宜的都要五两银子。更不说那些银饰什么的了,更是我以前看也不会看一眼的。”

  计明之皱起眉头,“安平,那个世界不是我们能去的。我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啊。”

  “我知道。娘,我不是愤世嫉俗,也不是魔怔了。我只是想说,考上秀才又怎么样,一个月一两白银,我还不放在眼里。我们工队里任何一个人都能拿到,还比这要高。我知道在工队里做事,别人说什么苦力劳力的,不好听。”

  “我们工队人手不足,有人帮忙招了十个人,工头就给了她五百文。”说到这里,计安平想了一下,“小姑,你平时在外面跑,也给我们宣讲宣讲。我们那包吃包住,工钱也不比别处低。你要招到一个人还给你五十文。”

  “这个世上赚钱的生意多得很,不一定非要考秀才。白象城里候补做官的举人就有好几十个,个个连饭都吃不饱。想做上官,银子、关系样样都要硬。”

  大家沉默了。

  计安平见大人们都陷入深思,脸色凝重。又开始把话头往回兜,“秀才受人尊敬确是真的,不过像小姑说的不偷不抢有上进心,不也照样受人尊敬。”

  “可是……”赵秀心有些不同意,“你念书又好,不念书怎么办?出劳力的活你想也别想。那白象城离咱们百八十里远,找个活计哪有那么容易。”

  “我在工队里也不做劳力的活,写写算算而已。”计安平赶紧撇清,“我们工头对我可好了。临走我可是答应了要回去的。”

  “什么?还要去?”

  “是啊。”计安平夹一筷子菜吃,把话说死,“我只请了五天假,路上已耽搁一天,今天一天,回去路上又一天,只能再在家待两天了。”

  “安平,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现在才说。”计明之有些生气地道。

  “我一直没找到机会说。”

  “不行。你明天就去学堂报到。”赵秀心一句话掷地有声。

  “不去。我大后天要去城里。”

  “你……你……”

  “安平啊,三年一晃就过去了,等你考中秀才再去城里也一样。”计明亮赶紧劝道。

  “我不是说三年浪费不起。”计安平郑重地道,“我听人说‘种地不如做工,做工不如做生意’,还有人说‘在家绣花不如当街做生意’。这就说明要想挣钱就得做生意。我现在在工地确是个做工的,但是我肯定很快就不是了。我比其他人读的书多,认得字多,算得数准,没道理混不过别人。”

  “至于考秀才,我现在才想通,其实像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人,如果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没有家境帮衬,认得几个字,懂得一些基本道理,就足够了。不必把大家都熬得苦巴巴的。”

  “咱家日子还是过得的,供你读书正好啊。”

  “现在日子自然过得。但是……”计安平见父亲已急得流泪,心头不禁一软,但一想到自己的决定,还是硬起了心肠,“我算一笔账给你们听吧。将来我结婚,房子、礼金、首饰、家具这些肯定是要的,这老房子到时肯定不行,至少要个五百两。母亲一个月挣多少钱,就算我考上秀才一个月拿一两,五百两不吃不喝我们也得挣个一二十年;而倩儿嫁人、娴儿嫁人不能说一文钱不出,怎么也能百八十两银子;而没有什么家底,他们的亲事也得受影响。除了这些父母养老钱总还得攒起来。……”

  一番话说完,一屋子人都沉默了。连最小的计康也怔怔地瞧着这个变得有些不一样的大姐。

  计安平拉住父亲的手,“我现在还年轻,到城里闯几年,不算什么。白象城离我们这又近。隔三差五地就有车来往于这两地。”

  计明之沉着脸没说话。

  计明亮看了看大姐的脸色,感慨道,“安平啊,你长大了。”

  计安平感觉这话有门,赶紧加把劲,“再说了,秀才我也不是说不考。过个几年,我要是想考就再回来考就是了。”

  “但是中间隔了时日,怎么能考得上?”赵秀心擦着眼泪。

  “这是小事。人家不是说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当是我在走万里路。”

  “你要说到做到。”计明之认真地道。

  “一定。”计安平点头。

  之后的两天家人都比较沉默。父亲又劝了女儿几次,不过反被计安平说得哑口无言。

  跟着父亲去皇侍庙还了愿,又到叔爷爷家做了一天客。

  明天就是计安平离家的日子了。

  计安平跟在父亲身后,看父亲给她收拾包袱。赵秀心把一些可能用上的东西都给装进去。计安平也不管他,反正明天说好了小姑和母亲一起送她到白象城。

  “爹。最近两年别给我们说亲啊。”计安平想想还是打个预防针。

  “怎么?”

  “我到了城里后,会加紧挣钱,到时也在城里弄个铺子。把你们都接去。到时候我们姐弟三人都在城里说亲,全留在一块陪着你。”

  “你以为弄个铺子那么简单。”计明亮做了十来年货郎现在还都买不起铺子。“你只要认认真真地做事就行了。没那么着急忙慌的。这三计县也没什么不好。不过,我原也没想这两年给你们说亲。倩儿是不用说了,还太小。至于你,女孩子晚一点别人更没话说。”说到这里,赵秀心又想起要叮嘱的事了,“听说城里有些地方乱得很,你可不能乱走。”

  “嗯。”

  “那些不三不四的男的不要去看更不要去招惹。”

  “嗯。”

  “自己也可以留意着,要是有哪家公子你看着中意,两家门第差不多……”

  “知道知道。”这和卢雪莲去上大学的时候老妈的叮嘱几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