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改制,通过
作者:无敌小虾虾      更新:2022-07-18 12:19      字数:2185
  第65章  改制,通过

  虽然,赵扶苏已经拥有了福船、宝船的全套建造图纸,但是,想要建设出福船、宝船也需要很长时间。

  造船工匠要培训、各种木材要准备、船坞要修建……

  赵扶苏有耐心等待。

  翌日清晨。

  御书房。

  赵扶苏坐在龙案后,右丞相蒙毅、丞相长史萧何二人站立在他面前。

  赵扶苏拿起一本书册,道:“两位,朕决定将大秦的官制进行改革,你们看看。”

  蒙毅与萧何闻言,脸色变得无比严肃。

  改革朝廷官制,非同小可,不得不慎重。

  萧何站着没有动,蒙毅走上前,从陛下手中接过书册,翻阅起来。

  新的大秦中央官制,主要由文武内阁,外加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翰林院、国子监等组成。

  文内阁,主管国政要务,由文右相、文左相二相主持,外加其他辅助二相的文内阁大臣(间隔内阁大臣)数名。

  武内阁,主管全务,由武右相、武左相统领,外加其他数名辅助武内阁大臣。

  六部,既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组成。

  吏部职权特重,为六部之首,主管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户部主管全国财政等。

  礼部主管仪制、祀祭、主客、精膳等。

  兵部主管武选、职方、车驾、武库。

  刑部主管全国刑狱等。

  工部主管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军器铸造等。

  都察院有监察百官之责,“纠劾百司,辨明冤枉,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左、右都御史掌都察院。

  大理寺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

  翰林院……

  赵扶苏的这套官制改革方案,脱胎于明朝官制,其中又有些不同。

  以后,随着大秦帝国内部稳固,征战全球大业展开,赵扶苏可能要御驾亲征,无法长时间滞留在帝都。

  所以,诸多政务、军务等,都要交由手下大臣处置。

  设置文武内阁,便相当于多了两个文武大脑。

  当然,权力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毕竟人心难测,赵扶苏还拥有“天网”在手,其就算御驾亲征,忠心耿耿于他的天网精锐也会在暗中监察文武内阁大臣,还有都察院也在督查百官。

  其他的地方官制、军功封爵等,赵扶苏只是微微有些改动。

  好一会后,蒙毅才翻阅完毕官制改革方案。

  这份方案让他眼前一亮,去繁化简,将大秦原本有些复杂的官制进行了改革,同时,还使得职责更加明确。

  当然,蒙毅认为其中有些地方,也欠妥当。

  他看完后,并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将书册递给了长史萧何。

  当萧何也看完后,赵扶苏便命人关闭御书房大门,与两位重要文臣进行长达数个时辰的商议、推敲。

  连午饭、晚饭,都是在御书房中吃食。

  直到月上中天,蒙毅与萧何才离开。

  赵扶苏与两位重要文臣,经过一天商议,定下了官制改革方案。

  三日后。

  伴随着庄严、大气磅礴的礼乐声,身着冕服、头戴帝冠、腰挎帝剑的赵扶苏,龙行虎步,走入四海归一殿,登上龙椅。

  满朝文武朝拜后,赵扶苏让右丞相蒙毅宣读了上将军韩信的捷报。

  “彩!”

  “大彩!”

  “我大秦之乱,终于是结束了!”

  满朝文武听闻此消息,都十分兴奋。

  他们作为大秦臣子,自然是希望大秦越来越好,如此,他们的官位也会稳固。

  当众臣声音落下后,赵扶苏开口:“右丞相,你将朕要改革大秦朝廷官制之事,跟诸位文武大臣说说吧!”

  大臣们闻言,皆是震惊不已。

  陛下怎们会突然间要改革官制?

  自己头上的官帽,会不会丢失?

  “诺。”蒙毅领命。

  而后,他将陛下的改革官制之方案,向众臣诉说了一遍,回归到朝班中。

  满朝文武闻声,议论纷纷。

  “肃静!”内侍见陛下要言语,高声喝道。

  众文武的议论声嘎然而止。

  赵扶苏腾地站立起身,道:“诸位,同意朕之官制改革方案的站出朝班,站立到前面来!”

  右丞相蒙毅、长史萧何两人,先后走出朝班站立在前列。

  紧接着,有许多文武大臣也相继走出。

  剩余一些大臣,犹豫了一下,但最后,也还是走出朝班。

  陛下之意已决,右丞相坚定支持,他们这些人若是从中作梗,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赵扶苏看到这一幕,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善,改革大秦官制之决意,便算通过。”

  继而,他看向萧何道:“萧何,你于大秦旬报上,刊登此消息!”

  “诺。”萧何重重一抱拳道。

  即便陛下不吩咐,改革官制这等天大之事,自然也会被萧何安排在头版头条上。

  赵扶苏又道:“大秦官制之改革,事关重大,需商议执行的好各细节、确定好官员职务安排后,再全面铺展开来。暂定两月后,实施新官制!”

  “诺!”众臣躬身行礼。

  十二日后。

  上将军韩信押解着刘邦、张良、彭越、樊哙、周勃、曹参等一众乱军贼首,率军凯旋归来。

  咸阳百姓们夹道欢迎。

  赵扶苏登朝,对韩信、王元、章邯等有功之将官、士兵都进行了重赏。

  韩信封淮阴侯,食邑万户,赏赐十万金,一枚大还丹、一枚血菩提、及进入神武阁挑选三部武功绝学……

  王元封驷车庶长……

  同时,赵扶苏下令车裂刘邦,灭其三族。

  他征伐诸天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猛将、可以治理一方的文臣,而不是欲要称帝的狼子野心之徒。

  刘邦善御下,有抱负,能屈能伸,但治政、治军能力都不行,这样的人比较适合做皇帝。

  但大秦帝国,只能有一个皇帝,他就是赵扶苏。

  所以,刘邦要死。

  至于,张良、彭越、曹参、周勃、樊哙等,赵扶苏下令暂时收监关押。

  他准备等到国运暴增到一定程度,消弭去这些人心中对大秦的仇恨,再慢慢收服之,为己所用。

  叛军之事已定后,赵扶苏又下达一系列政令,削减税负、徭役,减轻百姓负担。

  并对大秦律中一些已经不适宜当下的律法条款,进行修改。

  如此使得百姓们,对大秦新皇帝的忠诚度提升。

  一晃,时间便到了大秦新官制正式施行的日子。

  这一日,

  赵扶苏召开大朝会,确定各职务重要人选。

  ?    ?第二更,求票票~感谢支持本书的书友们。没有你们,我真快坚持不下去了……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