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摘下来,在朕面前不必遮掩
作者:墨雪千城      更新:2022-07-25 07:21      字数:4863
  顾习之当着文官百武的面,言之灼灼的列举了范墨卿八十一条大罪,说的心存怀疑的朝臣们心服口服,为此皇上还重重嘉奖了顾习之。

  范墨卿死后,顾习之顺理成章的接任了参知政事之位。

  就在七叶灵芝被盗走的那一天,本该死了的范疏君突然手持一柄宝剑闯进她的屋子,扬言要杀了她,那时她才知道原来范家还留有活口,原来范疏君一直躲藏在顾府。

  那时她怒睁着哭得红通的双眼,将剑架到她的脖子上,近乎崩溃的冲她嘶吼“贱人,你这个贱人,你到底有没有良心?他待你这样好,你却想要他的命!”

  当时,她已经心灰的不想再和任何人说话,只是听她愤怒悲切的哭诉着。

  “你可知道,我是有多么的爱习之,我爱他胜过自己的性命,他若死了,我必将你鞭尸!”

  就在她手中的利剑要刺穿她的喉咙时,顾习之就冲了进来,击落了她手中的剑将她带走了。

  从此以后,她再也没见过范疏君。

  直到现在,她也不能明白顾习之为何会冒着欺君大罪将范疏君藏在府里,她更不明白范疏君为何会爱顾习之爱到连诛灭九族的仇恨也不顾了。

  正想着,又传来睿安帝低沉略显疲倦的声音“进来吧!”

  “孟姑娘,快快进去吧!”

  吕香香连忙殷勤的领着孟九思走了进去,一进去,孟九思就看见一个身穿绛纱袍,身形精瘦的男人正垂首坐在那里,手指在额边搭了个凉棚,也不知在看什么,想什么,只觉得阴沉沉的气势十分压迫,无端的令人窒息。

  她走上前,跪下行礼道“臣女孟九思参见皇上。”

  睿安帝这才慢慢的抬眸瞟了她一眼,这一眼也未看见她的容貌,只觉得她身量纤纤,极是楚楚动人,阴沉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亮色,他曼声道“你就是孟九思?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孟九思慢慢的抬起了头,殿内烛火摇曳,在睿安帝的脸上落下明晦不定的暗影,模糊了他的五官,可她依旧看得很清楚,他的眉宇之间和黎王有几分相似,只是没有黎王那般明朗,整个人都透着一种可怕的阴郁。

  尤其是一双不同于黎王的漆黑眼睛,凝着让人看不透的复杂寒光,冷的让人发颤。

  这一刻,她全身的血液忽然凝住了,脑子里回荡起那个可怕的声音。

  “孟秦,在你驰骋沙场为我消灭一个个心头之患时,你可知道,坐拥重兵的你已成了我最大的心头之患。”

  那个在梦中一剑斩下爹爹首级的人竟然是他。

  睿安帝燕晟!

  怎么会是他?

  再想想,也没什么可意外的,爹爹功高震主,皇上岂能容他。

  不过梦始终是梦,她能当真吗?

  正想着,一阵夜风透过软帘吹了进来,虽没有冬风的凛冽,吹在人的身上却让人觉得寒意沁骨,直蔓延至全身。

  殿内烛火兀自摇曳着,映在睿安帝的瞳仁中,更加令人捉摸难辨,同时又透着一种莫名的危险,像是噬人的妖精张着血盆大口。

  孟九思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快要跟着一起凝住了。

  “怎么,见了朕,你害怕?”

  皇上的声音再度响起,孟九思就像是从梦中一下惊醒,回了一声“不是害怕,是紧张。”

  睿安帝只能看见她微微肿胀的双眼,虽肿着,倒颇为清澈明亮,又多了几份兴味道“害怕和紧张又有什么区别,朕又不是吃人的猛虎,你不必紧张。”

  “是。”孟九思思忖了一下,又道,“臣女初次得见皇上,只觉得君威不可犯,所以才会紧张。”

  睿安帝微扬了一下唇角,脸上添了几分笑意“你说的也在理。”说着,他伸手指了指她脸上的面纱,“摘下来吧,在朕的面前不必遮遮掩掩。”

  “是!”

  孟九思依言摘下了面纱,睿安帝在看清她脸的时候,含了期待的眼里闪过一丝失望的光,因为早就知道她容颜有损,瞬间神色便恢复如常。

  他挑挑眉,冷幽幽的说道“你父亲在战场上为朕拼死杀敌,朕却让你在宫里受了这番苦,你放心,朕必会还你一个公道,说着,抬抬手,“你先起身吧!”

  “谢皇上。”孟九思慢慢放松了握紧的双手,起身回道,“这件事不过是意外罢了,臣女不愿累及无辜。”

  “哦?”皇上似乎有些意外的样子,舒展了眉毛道,“想不到你倒是个心地善良的丫头,只是有些事罢了,你不过是个姑娘家,哪里就懂得这许多,你只需知道,朕是赏罚分明之人,就算是朕的皇妹,爱妃犯了错,朕也绝不会袒护。”

  “皇上圣明。”

  孟九思还在想着那个噩梦,除非爹爹谋反,否则他手握重兵最终还是会走向那样的结局,而爹爹是忠君之人,想让他谋反何其因难。

  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力减少皇上对爹爹的猜忌,这样才能为爹爹争取更多的时机,哪怕爹爹不愿谋反,也至少要做好全身而退的准备。

  她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故作放松的轻轻笑了一声,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对皇上说,“原来皇上真像爹爹说的那样。”

  睿安帝刚刚舒展的眉毛又重新挑起一抹深意难测的弧度,语气不明的“哦”了一声问道“你父亲说朕什么了?”

  孟九思微笑着道“爹爹说皇上辛勤朝政,赏罚分明,是我大庆朝贤明的君王。”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睿安帝本就是好大喜功之人,一听脸色立刻又和蔼下来,谦虚的笑道“朕哪里就像孟将军说的那般好了。”

  “当年关西勋贵霸占百姓土地,抢强民女,鱼肉乡里,有多少人敢怒而不敢言,可皇上您登基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就雷厉风行的拔除了为祸百姓的勋贵,到现在关西还有民谣在传颂皇上的功德。”

  “”

  “又过不到一年,东梁勾结倭国大举侵犯我庆国边疆,皇上御驾亲征,将东梁和倭国打的落荒而逃,使我庆国国威大振。”

  “”

  “爹爹每每提及皇上的功绩便满心敬佩,爹爹还说皇上夙兴夜寐,勤于政事,鼓励垦荒,用人唯才,令庆国百姓安居乐业,皇上怎么说没有爹爹说的那般好?”

  她说的这些话也不全是马屁,虽然睿安帝行事狠辣无情,且刚愎自傲,但也有功绩,尤其在他登基之初,只是在拔除关西勋贵时太过冷血残酷了些,但也让关西的百姓好好喘了一口气。

  若照此走下去,也不失为一个明君。

  只可惜这样的贤明没能维持几年,他变得好大喜功,骄奢银逸,到最后更是将他的生性多疑,残忍狠毒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朝中官员不思如何辅佐朝政,只想着如何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如何结党营私,相互倾轧。

  说到这里,睿安帝脸上的笑纹更深了,他本就生的精瘦,泛着青白之色的脸干巴巴的没有几两肉。

  这一笑,嘴唇包不住牙齿,让他的嘴显得有些凸,这样一看,倒与黎王不那么相似了。

  “你这丫头,口齿倒甚是伶俐。”说话时,更加和颜悦色,“朕瞧天色也不早了,你就留下来陪朕一起用晚膳吧。”

  对着这张脸,他本来实在提不起胃口,不过听她说话,声音像是黄莺出谷,很是悦耳动听,他也能将就将就。

  况且,这原也不是她的真容,只可惜他暂时没有借口再将她强行留在宫里,等着她恢复容颜,就在今日下午,应西传来捷报,两军将领对战时,孟秦手中长戟刺穿了李元通的胸膛,李元通当场毙命,李家军顿时群龙无首,成了一盘散沙,已经逃之夭夭了。

  他原以为战事至少要持续两三个月,甚至于半年也说不定,不想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次孟秦不仅又立下战功,还在与李元通对战时受了伤。

  听闻这伤本不会危及性命,只是他又中了毒,一回到帐营人就倒下了,到现在都生死未卜,这件事只能秘而不宣,省得那些反贼听闻主帅重伤卷土重来。

  他怎么可能还将孟九思扣留在宫中,不仅不能扣留,还要对她多加安抚。

  当然,他对孟九思也是有些好奇的,久闻盛名,早就想一睹芳容,原以为这是一次好机会,却生生被福安和阴贵妃破坏了,到现在他心里有点不得劲。

  稍倾,王仲海便来恭请睿安帝和孟九思去偏殿用晚膳,孟九思并不敢走在睿安帝之前,只恭敬的立在那里,等睿安帝先行一步,自己再紧随而上。

  睿安帝经过她身边时,只觉得有一阵香风拂过,面色微微一暗,眼里凝起几分不快,孟九思敏锐的察觉到睿安帝脸上细微的变化,心里又升起了几分紧张。

  她这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在来之前善雅姑姑提醒她,皇上最不喜芍药,也不喜闻芍药花香,本朝男子虽皆爱簪花,但知道皇帝喜好的人从不敢簪芍药花,所以她才特意敷了芍药香粉。

  不过皇上素来深藏不露,知道他这个喜好的人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亲近者。

  果然,皇上好像不高兴了。

  她小心翼翼跟在睿安帝身后,入了偏殿就看到小小食案上只简单的摆了一碗冷淘面,上面的浇头都是素的,还有两碟素卷,一碟素菜,她想不到这晚膳竟如此简素,愣了一下。

  睿安帝回头看了她一眼,脸上还挂着笑,只是笑意不达眼底“坐下吧!这晚膳虽寡淡了些,但味道不错,你尝尝。”

  孟九思依言随睿安帝之后落座,侍立在侧的侍膳太监连忙恭恭敬敬的上前为睿安帝布膳,其实晚膳就可怜的几样,没什么可布的,只是拿银针探了探有没有毒,正要帮睿安帝盛一碗面,睿安帝摆摆手道“朕今日没什么胃口,你为孟家丫头先盛一碗吧。”

  侍膳太监转而为孟九思盛了一碗面,又夹了一个素卷放到孟九思面前的祥云纹银碟里,睿安帝又道“孟丫头,你不必拘礼,就像在家时用饭一样。”

  这就是盛名在外的长平双姝,这就是他想一睹芳容,甚至在薛孟两家退了亲事之后想要将她纳入后宫的孟九思

  原来也只是个像芍药般无格的庸脂俗粉。

  又是一阵芍药香气袭来,不知是不是被膳食的热气蒸的,这味道益发浓烈起来。

  他忽然觉得索然无味,望望孟九思肿胀难看的脸,再望望眼前寡淡的膳食,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这一顿晚膳吃得很沉闷也很压抑,用过晚膳之后,睿安帝再也没有兴致和孟九思多说一句话,命吕香香将她带了下去。

  吕香香本就是个人精,睿安帝脸上细微的变化已落在他的眼里,带孟九思回去时,早就心生不耐烦的再也没那么殷勤了。

  孟九思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小太监的态度,反而因为他的态度变化心里轻松了几许,看来皇上对她已经没什么想法了。

  出了玉芙阁,孟九思长长吐了一口气,抬手想抿去随风飘落的额间碎发时,发现掌心已是冷汗涔涔。

  正所谓福祸相依,福安公主和阴贵妃想要暗算她,不想在最后却成全了她。

  只是不知何时才能出宫。

  抬头望向天空,月色溶溶,在墨色苍穹中映出朦胧而湿润的一轮,一大朵泛着冷幽青灰色的云飘过,遮住了月色,天空立刻暗了下来,就连漫天星子也失云了光彩。

  慢慢的,月亮往上升起,努力从浅淡的云中探出半张脸来,漫天星子像是感应到了,闪烁着,闪烁着,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转眸,朝着应西的方向看了看,那方天空的星子却出奇的少,也出奇的暗淡,忽然一道流星划过,瞬息之间,消弥在天的尽头。

  心,没由来的骤然一落。

  她默默道“爹爹,你还好吗,何时才能归家?黛黛想你了。”

  还未到祥福宫,孟九思远远就看到朱漆长廊那头一个人影行色匆匆的走来,手里还提着一盏黄纱宫灯。

  待走的再近些,孟九思定睛一看,原来是善雅姑姑。

  在她看到善雅时,善雅也看到了她,急忙加快脚步迎了上来。

  吕香香哪里还有先前的热情,见善雅来了,他也乐得早点回去,但忙活了大半天什么好处没捞到,他又觉得有些不甘心,踯躅在那里没动。

  两只精明的眼睛又往孟九思身上睃了睃,见孟九思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心下便啐了一口,腹诽道“这孟家姑娘也忒不懂规矩了,日后想让他在皇上面前替她说好话,门都没有。”

  试问这天下的女子哪个不想飞上枝头做凤凰,偏这个孟九思半点不识趣。

  善雅度量着他的神态,一眼便看穿了,笑着从袖中拿出个钱袋来,递到了吕香香手里,笑道“吕公公辛苦了,这点小钱就当请公公喝酒了!”

  吕香香接过钱袋在手里掂了两掂,脸上露出几分笑容“善雅姑姑你也忒客气了,孟姑娘就交给你了,好生服侍着,我这就回去复命了。”

  “吕公公慢走。”

  待吕香香走后,善雅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看看孟九思想说什么,又踌躇着说不出口的样子。

  孟九思见她脸色不大好,心下隐隐觉得不安,试探着问道“善雅姑姑,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孟姑娘,出事了。”

  她脸上染上几份担忧。

  “怎么了?”

  善雅深吸了一口气,眼里闪过一道微不可察的焦虑,有些悲伤道“孟将军受伤了。”

  “什么?!”

  孟九思脑子顿时炸开了,眼前一黑,差点晕倒,善雅连忙扶住了她,她反握住善雅的手,声音颤抖的几乎要破碎了,“我爹爹他怎么会受伤了,伤的重不重?”

  自打重生以来,她日盼夜盼只盼着她们父女能够团聚,原以为自己有前世记忆,爹爹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没想到却等来了这样的消息。

  若不是伤重,善雅也不会这样急急跑过来告诉她。

  “姑娘莫慌,孟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奴婢相信他会没事的。”感受到孟九思的害怕,善雅用力的握了握她的手,“皇上已准许姑娘明儿一早就出宫,到时候姑娘就知道了,姑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待回去再说。”

  “嗯。”

  孟九思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却还是无法平静,心情忐忑难安的随善雅一起回了祥福宫,等宫女端来了茶水之后,善雅便摒退了宫人。

  “姑娘,奴婢告诉你这件事并非想让姑娘担心,只是想提醒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