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乱石浮砂(一)
作者:囚岛客      更新:2022-07-27 03:26      字数:3387
  云沧又开始做梦。

  梦中依旧是熊熊大火,浓烟滚滚。

  依旧是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只不过,从血泊中站起的人群中,多了一个未曾出现过的人。

  孟舵主浑身是血,双眼怒睁,右手捂着左胸,左手伸向云沧,踉踉跄跄地向他爬去,口中怨怨地喊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你不要过来!”他惊恐地大喊。

  他清楚地知道这是梦境。

  但无论他如何呼喊,如何奔跑,都无法从梦中醒来。

  城固县,隶属于汉中郡,北依秦岭南麓,南屏巴山北坡,中纳汉江平川,是以水道漕运兴盛。

  这一日拂晓,一艘船帮大船搁浅在汉江一处洲地上,只不过船上运输的不是寻常货物,而是一船未及黄口的小儿。

  经过了昨夜的鏖战,连青粥四人虽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双眼倒是神采奕奕。只是云沧却是突发高烧,昏睡不醒,只得由连青粥背着一路行走。

  眼见云沧双目紧闭,面色惊惶,似噩梦缠身,江映蓉不禁担忧“大哥,这小兄弟至今未醒,这可如何是好?”

  百里镇说道“这孩子胆识过人,怕是昨夜见血,心神受了刺激,才致有此状况,休息几天便好了。”

  齐衡叹息道“昨夜惊险万分,若不是他舍命相救,我怕是无法再见到你们了。小小年纪有此胆色,真是后生可畏。”

  连青粥笑道“我是未读过什么书,只觉得小兄弟胸中满是韬略,尤其是那一手箭术,必定是出身将门。只可惜当今虽非乱世,然颇多风波,这小兄弟身陷囹圄,怕也是家遭灾祸之故。”

  云沧恰在此时转醒,只听见后来的几句话,却是内心苦笑家遭灾祸是不假,可身陷囹圄却是自己那坑徒师父所为,正欲开口,却不料突咳嗽不止,无法自抑。

  这一声自然是引来了旁人的注意,一张美丽的面容靠近了云沧,惊喜道“小兄弟醒了!”

  “放下我。”云沧说道,他发现自己不止是在连青粥背上,甚至还有一条绳子将他牢牢固定着。

  云沧自从灭门侥幸存活后,便立誓不再做个孩童,要以成人方式行事,未想稀里糊涂便又被人当做寻常孩童背负于身,不禁小脸一红,急忙喊道“快把我放下来!”

  顿时一阵脚步赶来,正是辛成申弘两人。申弘忙一溜小跑,惊喜地喊道“云沧兄弟,你醒来了!我可担心你了!”辛成说道“俺也一样。”面色也是一阵惊喜。

  连青粥哈哈一笑,将背上的云沧放于地上,说道“原来我们的小军师也会有怕羞的时候。”

  惹得众人一阵大笑,倒是让云沧心中的阴翳莫名的驱散了不少。

  连青粥见云沧仍是脸色苍白,不等他答话,便以掌贴其背,一股真气便涌入云沧经脉,竟然毫无阻碍,内力似乎同出一宗。

  云沧心中一动,说道“连大哥所修的也是平天策内功?”

  连青粥说道“去年从马贼身上抢来的平天策秘籍,只可惜似乎记载不全。”

  昔日平天策传颂天下,然全篇数千字,博大精深,终究获知者有多有少,是以平天策武功学成者不一而足,昔日卓青崖有云“平天策将沦落至五虎断门刀一级”,不料一语成谶。

  云沧说道“我修习的也是平天策内功,晚些时候我默写给你。”

  连青粥大喜,不禁大笑。

  此时恰是日过三竿,然众人沿河畔行走许久,近百孩童无水无食,已是叫苦不堪,哭声阵阵。

  连青粥只得暂停歇息,派出百里镇道前方探路,看看是否有村落人家,否则三成人携百余幼童于此荒郊野外,毕竟非是良事。

  不多时,百里镇探路回来,原来在前方五里,恰巧有一个村落可以歇脚,百里镇惦念这厢,于是连忙购了五斤干粮赶回来。

  群童得了食物,哭喊总算消停了,连青粥四人便聚在一起,云沧申弘辛成三男孩也带着一起。

  连青粥说道“这番情形,你等都看到了,如此多孩童,倘若我们置之不理,有违吾等侠义之心。然而携如此多孩童,终究还是得有一个章法。”

  齐衡说道“哪一个孩童不是父母心头肉?我看还是为孩童寻回父母,以圆天伦之好。”

  江映蓉摇摇头说道“如此多的孩童,怎可能一一为其寻父母,再说这些孩童大多是父母殁后被拐走,早就是无父无母的可怜人了。”

  百里镇说道“不若我们寻一些人家,问其是否愿意收养孩童。一家收养一两个,终究能安置好他们。”

  连青粥骂道“你个蛮脑子,哪有那么多人家来收养孩童?当是每家每户均无子嗣?”

  《诗经》有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世人常以无嗣而不得不以螟蛉之子代之。商讨许多,四人竟不知该如何安置这些孩童。

  连青粥蓦地站起,说道“不成不成,我既然救了这群孩童,那绝对不会再让他们受苦。”

  “彩!”云沧听及此处,不禁喊道,又问道“连大哥有此等志向,我云沧虽小,也要说一声佩服。”

  此时群童亦听到连青粥之言,纷纷靠近围了上来。眼见这些孩童有的面黄肌瘦,有的骨瘦嶙峋,有的伤害累累,连青粥不禁心中酸楚,说道“孩子们,你们可知,我当年也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个乞儿。”

  此言一出,江映蓉不禁蹙眉轻叹。

  只听连青粥说道“二十年前,我才五岁,双亲已殁亡,后流落街头,每日靠行乞偷窃为生。后因偷一块饼之故,差点被奸商打死。在我最穷厄的时候,我遇到一个仙人似的人物,他施舍了一碗粥给我,还教给了我一套剑法,自此我才踏上了武道。我感念恩人赐我造化,于是便在我名中加一‘粥’字以示纪念。”

  云沧不禁感叹,原来连青粥命运曲折,竟有此机缘,又听得连青粥说道“一粥之恩,使我心怀感激,更使我知义之所在。天下所谓侠士,又有多少会将我等底层之人放在眼中,所以我自踏入江湖那日起,便以我之名起誓,连青粥绝不负天下穷苦人。”

  “好!”辛成感念其言,竟是出声大喊,群童虽稚嫩,却也随辛成一起喊道“好!”

  其情状壮观,竟使江映蓉不禁泪眼晶莹。

  连青粥又喊道“我连青粥是个大粗人,不懂什么烦文礼节,我只想问你们,连大哥想教你们武功,让你们以后再也不会被人欺负,你们愿意吗?”

  此言一出,不但江映蓉等三人颇为惊讶,饶是云沧亦深为感动。

  “愿意!”群童答道,于是连青粥即刻动手,削木为剑,不多时周遭之树木被伐去一大圈,每个孩童手中均是拿到一根长约四尺的木棍。

  只见连青粥大手一挥,喊道“孩子们,跟连大哥一起去前面的村子,连大哥教你们剑法!”

  “好!”群童呼喊道。

  于是一幕奇景顿时出现在云沧眼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壮汉以木剑为旗,身后跟着百余个手持木棍的黄口小儿,倒似师保率着邸第众孩踏春郊游似的,煞是可笑。邸第者,即为皇家幼儿所,非皇室子弟不能入学,云沧出身将门,世代勋爵,竟也无资格入学邸第。如今乍见奇景,让云沧不禁莞尔。

  一个时辰后,连青粥率领百余孩童,浩浩荡荡的进入先前所探的村子,当即找到村长,租借了几所空置的仓房,群童总算有了一处安身之所。只是阵势之大,引来不少村民围观。

  连青粥也不避着,自这日起,每日都领着群童寻一片空地,列队成阵,以木为剑,果真一板一眼教起剑法来,而群童经此磨难,竟也用心研习。

  百里镇见大哥已成了一个孩子王,不禁苦恼地说道“大哥这真是不可理喻,他真打算一直带着这百余个孩子了?”

  “非但他要为这些孩子殚精竭虑,我们三人也得为大哥的鸿鹄壮志努力。”江映蓉说道,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这几日她已经化身保姆,每日多为这些孩童寻食。

  “鸿鹄壮志?为何我没想到?”百里镇不解道。

  齐衡叹口气,淡淡地说“我们兄妹四人结义,为的是行侠仗义,济困扶危,难道你不知道一人之力终有尽之理吗?我们虽是四人,可终究势单力薄。”

  三人一同看向童阵,只见云沧辛成申弘三人各在阵前领着群童学剑,只听齐衡继续说道“大哥是想将这些孩童,一并教成与我们有同样志向的人啊!”

  百里镇方才恍然,不满地说道“原来你们两个都懂这个道理?为甚之前不说?”

  江映蓉笑道“你这蛮子脑子使得慢,也没问过我们啊。哈哈哈……”

  三人一同大笑。

  另一厢,云沧随着连青粥学剑,只见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要领,都被云沧仔细学习并领会。而云沧亦不藏私,不但将掌握的剑法技巧要领分享与他人,更是将平天策的内功心法教与众人。

  连青粥先前所学的便是平天策内功残部,如今心法甫一补足,竟是内力大进,于是也不藏私,将当日在巨舸上与孟舵主交战时的剑法授与云沧。

  云沧心中暗道卓师啊卓师,你只是说不教我剑法,未说不许我自己去学剑法,这不算违逆,嘿嘿。

  原来自云沧跟随卓青崖以来,辗转流离了数个月,深知这位师父的修为高绝,以“剑仙”之名力压“剑神”,几乎被天机楼视为天下第一人。是以云沧觉得卓青崖的任何言行都深不可测,他深知任何一次考校,均是在磨练心性自是坦然面对他设下的一切考校。

  却说连青粥之剑法,传自赐予一粥的恩人。云沧跟随卓青崖已久,虽未正式学剑,但眼界已是高远。他发现这门剑法纵横开阖,大巧不工,稳如泰山磐石,正气凛然;剑光飞起,剑势绵绵不尽,看起来虽然平平实实,毫无花样,但出剑奇快,剑光如雷霆闪电,剑势奇猛,威力惊天动地。

  云沧越是使这剑法,心中便越是惊讶

  这竟然是一门绝世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