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诸往隐秘(一)
作者:囚岛客      更新:2022-07-27 03:26      字数:3167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这些时日云沧颠沛辗转,亦经历过数次生死时刻,虽终是有惊无险,但毕竟年龄尚幼,独处时思及不知身在何处的师父与父亲,总归有一种孤独孑然之感,不知天地何处是归宿。

  今日乍一见卓青崖,云沧心中颇为酸楚,终觉心有所托,鼻尖一酥麻,眼见正要坠泪,连忙弯腰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恰巧将坠泪之情况掩过,说道“弟子拜见卓师,不知弟子今次考校通过否?”

  卓青崖恍若未见其笨拙之状,只是温和地说道“你先一边待着,为师有话要对连青粥说。”

  俟于身侧的连青粥又惊又喜,忙拱手说道“你是恩人的弟子吗?没想到你竟然也是云沧的师父,不知可否引见仙师,连某必要当面跪谢仙师的再造之恩。”

  卓青崖面色闪过一丝忧愁,说道“在下卓青崖,承蒙这些时日连大侠对愚徒的照顾,你果然是一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大丈夫,家师地下有知,也将欣慰传剑有成,不曾辜负他的苦心。”

  云沧候在一侧,突然听见卓青崖谈及此事,未料到自己竟然与连青粥有这等渊源。

  尚未离开的那名玄策府隐卫白慕飞听到这个名字,脸色大变,忙拉住缰绳,驻马不前了。昔日剑神凌无垢败于卓青崖,已是名扬天下,而后长安围城时卓青崖曾现身,一人半招未出便击败四位绝世高手,并带走了灯枯油尽的洪御天,此战虽在大虞朝廷的掩盖下,于天下人前不显,但在朝廷内部已不是秘密,是以

  听闻恩人已逝,连青粥如遭雷击,似不敢相信,随之喉间一阵腥甜,竟是吐出一大口暗红色的血液,一番恶斗他都能强忍剧毒,未想心神震动竟然会引发蚀心毒。

  却见卓青崖不知何时已经立于连青粥身后,右手搭附在他背上,说道“你可知蚀心毒不止运行内力时会引发剧痛,心神情绪只要有所波动也会引发。连大侠意志之坚,卓某生平罕见,实在佩服。”

  说完,一股纯厚平和的内力流入连青粥体内,连青粥顺着这股内力运行线路运转了一个大周天,只见头顶氤氲白气自生,不多时便吐出一大口青黑色血液。连青粥双目睁开,精神奕奕,说道“连某铭记卓剑仙大恩。”

  原来卓青崖真气充盈鼓荡,不但立即驱散了连青粥身上的蚀心剧毒,还助他增强了内功的修为,体内暗伤也一扫而空,可谓是神乎其技。

  连青粥拱手说道“卓剑仙可否告知恩人名讳?好让连某了却一桩二十多年的心愿。”

  卓青崖说道“家师名为公孙负,是上代剑宗之主。你只要秉持初心,就不会辜负家师的一片苦心。”

  连青粥奇道“剑宗是什么门派?为何我先前从未听过这个门派?”见卓青崖不过十岁年纪,武功修身却深不可测,不由得好奇心大盛,突然他想到此中必有隐秘,于是便说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卓剑仙请跟连某来。”

  说完,连青粥便引着卓云师徒二人来到村西,此地正是群童藏匿之所,他发了一个信号,几息后仓库内回了一个信号,连青粥点点头,于是又引他二人来到另一间小屋里。

  屋内只有一张破屋和一处炕席,于是连青粥,卓青崖与云沧三人相对而坐。江映蓉从屋外送来一壶茶水,并仔细地为三人酾茶,正要离去时,卓青崖叫住了她,说道“不妨让屋外那小子也一并进来,也为他酾上一杯茶。”

  江映蓉不明所以,推门一看,正是适才尚未离开的白慕飞,此时正站在门前,表情尴尬,似在纠结是否要敲门。江映蓉莞然一笑,于是白慕飞便成了座上的第四人。

  此茶局情形怪异,尤其是白慕飞,此刻紧张得不知说什么好,却是卓青崖开口说道“连大侠是否有很多问题想问,卓某必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连青粥看了看身侧,指着不明所以的白慕飞说道“此人留在这里,是否妥当?”

  卓青崖笑道“我既然让此人留下来,必然是有我的用意,你大可放心问。”

  连青粥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便问了,恩人先前传我的究竟是什么剑法?在下虽是个粗人,可武道一途也算是有一定的认识,这门剑法我自八岁起便苦练不辍,起初只是为使自己有力量可以自保,却未想这剑法越练越高深,几乎让我脱胎换骨,真可谓是一场大造化,连某实在好奇。”

  卓青崖淡淡地笑着,说道“先师传你的是一门绝世剑法,名为神剑诀!”

  此言一出,室内三人均感觉到了这门剑法睥睨天下的气概。云沧心中暗道好一个神剑诀,真是剑如其名。

  只听卓青崖继续说道“此剑法以‘重’、‘拙’、‘大’为真髓,可谓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诸般巧妙变化,遇强则更强,无可匹敌。剑法奥妙是自平淡中见神奇,自扎实中见威力!需要精研剑法,好勇无畏之人方可达到神剑通明的至高境界。”

  云沧忍不住插口说道“好一个‘好勇无畏之人方可达到神剑通明的至高境界’,难怪卓师你说连大哥与这门剑法是人剑相宜。”

  连青粥听到这种美誉,面色依然不变,只是问道“昔日在下不过是一名差点饿死街头的乞儿,为何恩人要传这套剑法给我?”

  卓青崖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反问道“连大侠可曾听过一句话崤山有异人,自号为剑宗,游历于天下,传剑于万民。”

  此言一出,连青粥与白慕飞均是一惊,原来这几句歌谣于天下传播颇为广泛,几乎大虞十二州都可听到。于是卓青崖开始谈起剑宗的一些隐秘

  “剑宗出现的年代已不可考,只知在千秋乱世之前的时代便已存在。剑宗一脉单传,既是一个称号,也是一个门派。

  千秋乱世之时,诸侯群雄纷争,各国混战不休,可也是华夏思想流派最为灿烂的时代。

  当时有儒墨两大显学并世,有太初道通天道平天道三派道门争正统,有兵家法家纵横家依附各诸侯发扬壮大,更有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医家各领风骚,史称“诸子百家争鸣”。

  剑宗上承人祖与天地争生机之拓荒精神,游历天下见不平之事必平,见孤弱寡小必传剑术以使其有力量保护自己,为万民所拥护,反为诸子百家所嫉,被斥为邪道而不容于诸子。

  千秋乱世末期,武鼎王灭九国,统一天下,建武朝,定都长安,史称武始帝。后统一文字度量衡,灭百家诸子,以法度制天下。

  此后武始帝更是欲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百家诸子的残余多联合起来,潜入宫禁,试图刺杀武始帝,却为其所杀。

  剑宗心悯天下,一人一剑,以三门剑法劝谏武始帝。此三剑为天子剑,诸侯剑,庶民剑。三剑非但精深奥妙,更是蕴藏天人之道。

  剑宗一剑力压武始帝,使其知晓了无论他权势如何滔天,武力如何高绝,终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理。

  武始帝此后以剑宗为师,习得天子剑,方才顿悟天人之道,于是他与剑宗约法三章不收天下兵,不灭百家诸子,保民生以繁衍生息。自此天下大治。”

  卓青崖娓娓道来,竟使得三人听得如痴如醉,竟连茶水冷了都不知。

  半晌,连青粥叹道“剑宗真乃神人也,三剑谏武始帝,可谓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白慕飞说道“我听闻武始帝征伐九国时,多造杀孽,一战甚至有过坑杀五十万军士之数,统一天下后倒是安抚百姓,休养生息,未想原是有剑宗之故。”

  云沧年龄虽小,听到剑宗事迹,也不禁心神驰往,喊道“剑宗实为我辈楷模。”

  卓青崖拍了拍云沧的头,说道“鼓噪,小孩子莫要说话。”

  连青粥深吸一口气,喃喃道“见不平之事必平,见孤弱必传剑,原来是这样……”忽然他起身离座,又向卓青崖鞠躬行礼,说道“只恨未能当面跪谢恩人。”

  白慕飞问道“剑宗难道真如你所言三剑安天下?那他的武功境界将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卓青崖说道“是我尚未达到的境界。”

  连青粥奇道“武道一途,证道之上,依然尚有更高境界?”

  天下证道高手有数,已知的证道高手有剑神凌无垢,剑仙卓青崖,只是前者一年前自无尘剑庐被焚毁后便下落不明,已成为武林一桩奇案,而后者为新崛起的绝世高手,一身锋芒几可称为武林神话,连他也尚未达到的境界,究竟是什么境界?难道是那传说中虚无缥缈的破碎虚空?也即是飞升之境?

  卓青崖沉吟片刻,说道“证道之后,是为天人。”

  天人之境,天人合一?连青粥细细咀嚼这个词,只觉无比深邃。白慕飞虽年轻,也是陷入了沉思。

  一时间,室内陷入了沉寂。

  终是由云沧打破了这诡异的沉寂,比起武功境界,当下的他更在意的显然是适才那个故事,于是他急切的问道“剑宗后来的故事呢?”

  卓青崖的表情微妙,缓缓说道“你终也是要听的,我便告诉你罢。”

  见云沧脸上满是期待的神色,卓青崖继续说道

  “自然是抱薪者冻毙于风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