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蛇患
作者:夏莫焱      更新:2022-07-27 23:39      字数:4468
  册封贵人不到一年,郑颜怀上了龙子。

  这是刘肇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故而这些日子里刘肇对郑颜格外恩宠有加,每日只要无甚大事,总要往和欢殿去陪她说说话或是一起用膳,有什么珍奇异宝,也总是第一个赏赐于她。

  各宫妃嫔们见郑贵人如此受宠,纷纷趋炎附势,争相往和欢殿来逢迎,和欢殿每日都人声鼎沸,热闹不已。宫里跟红顶白历来如此,众星捧月的日子久了,郑贵人也开始俨然一副后宫之主的架势。

  相比之下,安福殿就冷清了许多。虽同为贵人,可阴静姝性子恬淡,除了与周沁蓝交往多些,平日里也不喜与旁人走动。更令她感到难堪的是,她与郑颜同为贵人,侍寝最多,郑颜册封不久便怀上了龙胎,可自己的肚子却没有丝毫动静。渐渐地,宫女太监们私下各种各样的议论也多了起来。

  静姝并非不知,但是她懒得理这些是非,她虽然也时常恼自己这不争气的肚子,但是最重要的是刘肇心里有她,她便觉得十分知足了。

  刘肇待她确实与旁人不同,这不只因为她是宫里身份最为尊贵的妃嫔之一,更是因为只有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刘肇才会有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正如在章台殿第一次见到她的感觉,那种令人如沐春风的舒畅和愉悦,着实令他流连。

  除了安福殿,刘肇常去的无非是和欢殿和永宁殿,可是他总觉得郑颜那里过于燥了些,而周沁蓝那里又过于冷了些。至于迎春殿那个装扮俗艳,谈吐无趣又喜欢搬弄十分的杨锦绣,刘肇宠幸了几次便抛之脑后,若非看在其父御史中丞杨仪的面子上,刘肇根本不愿搭理这位美人。

  作为第一个侍寝又第一个怀上龙子的女人,郑颜自觉高高在上,可是偏偏有个阴静姝与她平起平坐,而且又有显赫的家世为后盾,着实令她心中不爽。她心知阴静姝将是她封后之路上最大的障碍,于是便越看她越不顺眼。静姝自然也知道郑颜对自己的敌意,索性故意避着她,可很多时候避是避不开的。

  这日午后,雨过初晴,天气凉爽宜人,静姝带着贴身婢女蔓儿在御花园里散步,行至荷花池旁边的画廊拐弯时,迎面撞上了郑颜。

  郑颜本就体态丰腴,加之身怀六甲,更不受热,便穿上了苏州绣娘用上等蚕丝织就的轻薄罗衫,隐约显露出雪白的肩膀,显得妩媚风情。

  猛的撞见静姝,郑颜也愣了一下,随即便故作亲昵拉起静姝的手道“阴妹妹,姐姐这些日子在和欢殿里静心养胎,多日未见妹妹了,不知妹妹可好啊?”

  她两人其实同年,郑颜长静姝几个月,便顺理成章的以姐姐自居。

  静姝盈盈一笑道“妹妹一切安好。前头白玉桥有些湿滑,姐姐身子娇贵,走路千万当心一些。”

  郑颜一边轻轻抚摸着自己已经明显隆起的小腹,一边面露得意之色道“多谢妹妹提醒,我怀的是陛下的第一个皇子,陛下日日牵挂在心,我这个做母亲的更得要事事小心。玲珑,那就别往前头去了,扶本宫回去歇息吧。”

  说罢便扶着侍女玲珑的手,正待转身,郑颜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微笑着走到静姝面前,压低了声音道“妹妹,按说你侍寝的日子比我还多,应该早就怀上了,可是这么长时间怎么都没有动静?还是找个太医瞧瞧吧······”

  静姝顿时面红耳赤,尴尬回道“不劳姐姐费心,姐姐还是安心养胎为重。”

  郑颜更加得意,神采飞扬道“我是怕皇子出生后没人作伴儿,一个人嫌闷。对了,宫里人都说看我这个身段生的必是个皇子,妹妹啊最好能为陛下生一个公主,这样陛下就儿女双全了!”

  郑颜的话如尖刀般戳着静姝的痛处。她怎么可能没找太医看过,还有比她更急的是刘夫人,到处寻访民间神医,甚至还有几次偷偷带这些民间郎中来宫里为她诊脉。可不管是太医还是民间郎中,都说她的身子没什么毛病,只是比寻常人气血虚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她喜食素食,几乎从不沾染荤腥。于是,刘夫人又百般叮嘱蔓儿,一定要盯着御膳房每日变着花样的多做些荤菜。静姝不忍辜负母亲的一番苦心,只能忍着恶心每日坚持吃荤,企盼着早日怀上龙子,然而付出了这么多,腹内却依然空空。

  现在听到郑颜这般言语,静姝心里有如翻江倒海般难受,可也只能硬生生忍住,强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郑颜揶揄过静姝后,感觉浑身舒畅了不少,便扶着玲珑咯咯笑着转身回了。

  待她们走远之后,一旁的蔓儿气愤的跺脚道“凭什么她生的是皇子,小姐生的就是公主了?小姐好心提醒她,瞧她那个得意的样子,真是气死人了!”

  蔓儿是静姝从阴府带过来的,从小便侍候她,来了宫里也改不过口,还是跟在阴府时一样称她“小姐”。两人虽然是主仆,却亲如姐妹,在静姝面前便总是口无遮拦。

  “罢了,不用理会她便是。”静姝淡淡道。

  蔓儿嘟着嘴不说话,心里却还是一万个不服气。

  另一边,郑颜回到和欢殿后却越想越不放心,她让玲珑请来广德殿的刘常侍,悄悄对他道“本宫虽然有孕在身不便侍寝,却夜夜挂念陛下,劳烦刘常侍以后将陛下每日在何处侍寝通报本宫一声。”

  按说私自向妃嫔通报皇帝的行踪是大罪,可这刘常侍不知是收了郑颜的银子,还是因为她怀着龙子得罪不起,竟然唯唯称是。

  自此,每逢刘肇往安福殿过夜,常常还没睡下,便有和欢殿的内侍急来禀告,一会儿是郑贵人做了噩梦,身子不适,求陛下前去;一会儿又是郑贵人被雷电所吓,动了胎气。刘肇只能匆匆撇下静姝,赶往和欢殿去。进了和欢殿,郑颜就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撒娇拖住刘肇,刘肇只好依着她在和欢殿睡下。

  再一再二又再三,静姝自然猜出来是郑颜在故意捣鬼,可是这种事是没有办法找到凭据的,只能哑巴吃黄连。忧思郁结,时间一长,整个人也憔悴了许多。

  蔓儿是个急性子,眼看着小姐忍气吞声,气愤难平,便瞒着静姝偷偷将这些事告诉了她的母亲阴刘氏。刘夫人一听,心里又急又气,第二日一早便请旨进宫探望女儿。

  当看到静姝神色憔悴的模样时,刘夫人一颗爱女之心被狠狠揪了起来,眼泪不由自主的扑簌落下。静姝见母亲为自己伤心,心里愈发难受,只恨自己这不争气的肚子,不能为母亲分忧,为阴家添光,长久以来积压的苦闷一股脑儿的在母亲面前爆发了出来,哭的涕泪连连。刘夫人只能好言相劝,安慰女儿放宽心。

  临走时,刘夫人又拉着静姝的手,低声耳语道“女儿放心,你一定会怀上龙子的,母亲也绝不会让那个狐媚子爬到你头上来。”

  刘夫人离开的第四日,宫里就出了大事。

  那日,郑颜跟往常一样,用过午膳后到和欢殿后院的合欢树下纳凉。这株合欢树相传是光武皇帝建朝时从阴丽华皇后的家乡新野移植而来,象征着帝后琴瑟和鸣之意,故此殿“和欢”之名也由此而来。正当草木繁茂的时节,树冠浓密蔽日,花香馥郁沁脾,令人心旷神怡。

  侍女们在树荫下摆好凤榻,榻上铺好了玉席。因郑颜怀孕后体丰祛热,又值夏日炎炎,刘肇特意命人打造了这张玉席,乃是以数百块和田羊脂玉打磨成片,再以金丝相串所制成,名贵异常。羊脂玉特有的温润清凉丝丝沁入体内,令人浑身无比舒爽。

  就在郑颜闭目养神之际,突然在错综的枝桠间,闪现出一条一尺有余,一指粗细,黑褐相间的小蛇,悄无声息的蜿蜒而来。

  而此时,郑颜正半躺在那极尽奢华的玉席上,双目微闭,罗衫低垂,露出雪白如凝脂般的肌肤。玲珑侍立在侧,手中徐徐摇着精致的苏绣团扇,为郑颜送凉。

  须臾之间,那黑褐色小蛇攀上了离郑颜最近的枝杈,尾巴缠绕在枝上,立其头来,吐着信子,对准她裸露的颈项猛的直直伸过来。

  所幸玲珑眼尖,用余光瞥见了小蛇,吓得一声惨叫,将手里的团扇重重的扔了出去,刚好打中了小蛇盘踞的树枝,那小蛇受惊后迅速缩了回来,沿着树枝往回爬。

  郑颜被玲珑凄厉的惨叫惊的险些从凤榻上滚落下去,待她回头看到那条奔窜而去的小蛇时,登时吓得面如土色,尖叫一声便晕了过去。

  整个皇宫立刻炸了锅。

  正在广德殿与朝臣议事的刘肇听闻此事后火急火燎,一边急匆匆往和欢殿赶来,一边在路上劈头盖脸将协理皇宫的蔡伦痛骂一番。等他赶到和欢殿时,只见太医院的御医们已经围得水泄不通,为首的秦太医正在为郑颜把脉。

  刘肇大步流星的走到郑颜的榻前,看到平日里花容月貌的一张俏脸,此刻面无血色,连嘴唇都是惨白的,不由心疼万分,但最令他忧心的还是她腹中的孩子。他一把拉起跪在脚边的秦太医,厉声问道“秦太医,郑贵人腹中的胎儿有没有事?”

  秦太医战战兢兢的回答道“禀陛下,贵人虽然因为惊吓过度动了胎气,但好在贵人身体底子好,气血足,并未伤及到腹中胎儿。”

  刘肇听罢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接着又问道“那郑贵人身子如何了?”

  秦太医答道“臣方才为贵人服下安神固胎之药,此刻脉象已经逐渐恢复平稳,只需静养数日,应无大碍。”

  万幸只是虚惊一场。

  刘肇提到嗓子眼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不过他心里还是恼的很,又将蔡伦唤来斥道“蔡伦,你立即带人清理和欢殿,把这些毒物都给朕清除掉,一个角落都不许落下!”

  “奴才遵命,奴才这就去办。”蔡伦连忙领命道。

  “慢!”刘肇叫住了蔡伦,又喝斥道“除了和欢殿之外,其他各宫也都给朕清理一遍,要是再出现这种事情,朕就唯你是问!”

  蔡伦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召集了宫里所有干活儿的太监宫女,分成了几组令他们分头清理,然后又亲自带着各宫主事太监,一个一个角落的检查。

  被这事儿一闹,各宫妃嫔们也都坐立难安,生怕自己殿里也从哪里冒出什么毒物来,足足折腾了一下午才算清静。

  然而诡异的是,整个皇宫除了和欢殿,没有其他任何一宫发现这种毒蛇。但就在和欢殿里,居然从合欢树的树冠中,还有庭院的石隙里,先后清理出了四条,全部都是这种黑褐相间一尺见长的小蛇。经过太医辨认,这是一种叫做银环蛇的毒蛇,别看身形短小,但是分泌的毒液却威力惊人,一旦被咬伤,极可能立即毙命,即使侥幸活命,也将元气大伤。

  至于这种蛇为何只在和欢殿出现,太医院众说纷纭。秦太医猜测是合欢树独特的香气,加之连日阴雨潮湿,才吸引了这些毒物。不过对这个说法,宫人们却都将信将疑,私下里议论纷纷,甚至有传言是因为有人妒忌郑贵人怀了龙子而下此毒手。

  翌日,静姝在路过绮园的花亭时,无意中听到杨锦绣和几个采女正在议论此事,蔓儿拉着静姝躲到了假山后面偷听,只听道杨锦绣与众人道

  “若说是合欢花引来的毒物,我是万万不信的。姐妹们想想,这合欢树种在宫里已经上百年了,何时听说过会引来这种毒物?就算是连日阴雨潮湿,可在这个时节也是稀松平常的,怎么偏偏就在郑贵人怀孕的时候发生这种事情呢?”

  当中一个采女压低声音问道“杨姐姐的意思是有人故意要害郑贵人?”

  “我可没这么说,”杨锦绣故作神秘道“不过大家想想,现在这宫里头最不想看到郑贵人生下龙子的人,会是谁呢?”

  明白人一听便知杨锦绣所指不是旁人,正是阴静姝。静姝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便落落大方的从假山后面走了出来。

  杨锦绣冷不丁看到了静姝,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堪,众人刚刚还在热闹的议论,现在都赶紧闭上了嘴,心怀鬼胎的站起来向静姝施礼。

  静姝冷冷的扫视了众人一眼,眉宇之间隐隐透着一股威仪,意味深长道“妹妹们好雅兴,只是说话还是要注意些分寸,万一传到陛下和太后那里,可是要重责的。”

  杨锦绣面露尴尬,支吾着不知该如何辩解,静姝也不愿再理会她,便径直走开了。

  回安福殿的路上,蔓儿忿忿不平道“小姐,那杨锦绣分明是在含沙射影的诬陷你,你怎么就这么轻易放过她了?”

  静姝没有回答,眉头深深的蹙了起来。

  前两日路过和欢殿时,静姝看到一个小太监,提着一只方方正正的竹箱子,神色慌张的从和欢殿的庭院里溜了出来。那个小太监看上去有些眼熟,静姝回忆了很久,此刻才恍然记起,原来她真的见过此人,不是别处,正是在阴府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