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作者:夏莫焱      更新:2022-07-27 23:40      字数:2761
  很多时候,流言比真相快的多。

  就在刘二被抓获后的次日,关于尹端死于中毒的流言便已经在冀州传开了,一时间沸沸扬扬。尹端之死的真相,成了冀州百姓茶余饭后最关心的话题,各种煞有介事的猜测也随之不胫而走,有扯到邺县饥民身上的,还有扯到尹端刚抢来的小妾身上的,甚至也有扯到他那堂姐夫,冀州刺史程朴身上的。

  这正是耿夑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不出耿夑所料,在漫天的流言和猜测中,程朴开始坐不住了。

  林忠带着几个暗线潜伏在刺史府周围,紧密注视着刺史府的往来之人。守了两日,大门紧闭的刺史府终于出现了异动。

  就在这天入夜之后,林忠见有一黑衣小厮悄悄从刺史府牵了马出来,鬼鬼祟祟的四顾无人之后,迅速翻身上马,很快消失在夜色里。林忠悄悄尾随其后,一路跟着此人出了冀州城,上了官道,看去向应该是往洛阳方向。

  将军所料不错,程朴设计陷害邓骘兄妹,果然是与洛阳中人勾连,此番想必也是去求助他在洛阳的保护伞。看来真相已经近在咫尺,林忠这么想着,不由的跟紧了一些。

  然而,刚出冀州城百里左右,意外发生了。

  经过山林时,突然斜刺里冲出了几骑黑衣刺客,拦截住了那报信之人的去路。林忠远远看到,暗叫大事不好,立即策马上前救人。那些黑衣人没有料到有人在暗中尾随,唯恐事情泄露,竟然一不做二不休,手起刀落,迅速将报信人斩落马下。林忠还未来得及营救,便已被黑衣人团团围住。

  冀州军里,林忠的身手也称得上数一数二,若是平常刺客,别说几个,就是十几个也不一定奈何得了他。但万万没有想到,这几个黑衣刺客武功却甚是了得,加上寡不敌众,林忠很快便落了下风,身上已中数刀,体力也渐渐难以支撑。

  眼见报信人已死,再战下去恐怕自己也要不明不白死在这里,林忠把心一横,拼死杀出重围,一路策马狂奔,直到远远望见冀州城楼时,才总算甩掉了黑衣人的追杀。

  他马不停蹄,带着满身血污赶回了将军府。

  除了战场之外,耿夑第一次见林忠这般狼狈,不由大吃一惊。林忠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便立即将两个时辰前的遭遇一一告知了耿夑和邓绥。

  然而,就在林忠话音尚未结束之际,潜伏在冀州刺史部附近的暗线又带来了一个令众人震惊不已的消息

  程朴自杀了。

  入夜时分,尹氏听到偏殿里隐隐约约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动,这是程朴平日里阅读公文的地方。尹氏心怀蹊跷的赶了过来,推门而入,瞬间魂飞魄散。

  只见程朴整个人挂在了屋梁上,僵硬的身体在幽暗的烛光下来回荡着。

  在他脚下,倒在一旁的矮凳边,放着一封遗书,上面赫然写着尹端乃吾所杀。只因畏惧私吞粮赋一事败露,故行此下策杀人嫁祸于邓骘。今自知罪大恶极,无颜苟活于世,唯一死以报君恩。

  此事发生在大约两个时辰前,与林忠遇袭几乎同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从怀疑程朴,开棺验尸,直到定下引蛇出洞之计,耿夑一直以为自己是那只暗中观察一切的黄雀,没想到,原来自己只是那只螳螂。

  而真正的黄雀,躲在黑暗之中,杀人灭口,步步为营,远比耿夑预料的更加可怕。

  所以,事情的真相应该是

  从毒杀尹端到嫁祸邓骘,这一切都是这只幕后黑手暗中操纵程朴所为。当他知道耿夑他们正在一步一步逼近真相,而自己很有可能也会被牵连暴露时,他便对程朴痛下杀手,先以调虎离山之计引林忠离开,半路截杀,同时又派出高手潜入刺史府邸,杀死程朴并伪造出自杀的假象。留下所谓的遗书,让程朴成为替死鬼,背下这一切的罪孽。

  这般阴毒的算计,真是骇人听闻。

  然而,更加骇人听闻的还在后面。林忠在清理身上伤口时,意外发现了一枚嵌入腰带之间的暗器。

  林忠眉头紧锁的将这枚玄黑色五角形铁镖交到了耿夑的手上,耿夑瞬间脸色遽变,直勾勾的盯着手中的铁镖,一语不发。

  他们的异常举止,邓绥看的清清楚楚,只是她完全不知道这枚铁镖有何不妥之处,她一边看向耿夑,又一边看向林忠,他们却都没有任何要告诉她的意思。

  “这枚铁镖有什么问题?”邓绥终于按捺不住开口问道。

  耿夑慢慢收起掌,将铁镖紧紧攥在手心,沉声道“你还是不知道的好。”

  此言一出,邓绥立刻敏锐的意识到这枚铁镖的非同小可,她很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耿夑的态度让她不敢继续追问下去。

  说来也是可笑,哪怕她如今已是高高在上的贵人,哪怕她可以毫无畏惧的与整个前朝后宫为敌,甚至与皇帝正面相抗,可只要回到他的面前,她还是漏了怯。

  玄铁五星镖,成为邓绥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谜,却也是耿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待邓绥离开后,林忠走到耿夑的身边,沉声道“将军,属下仔细比对过了,不会有错。看来,将军所料不错,程朴的事没有这么简单,或许真的与她有关······”

  耿夑紧紧抿着嘴角,眼中透出狠厉的光,他缓缓握紧了双拳,一字一句道“不管敌人是谁,我定会护她和邓骘周全。”

  尹端之死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还牵出了一桩地方贪腐大案,朝野震惊,皇帝刘肇更是发了雷霆之怒。

  原本是轻赋减税的德政,被这些无法无天的贪官污吏所利用,层层传导下去,竟成了压榨百姓的恶政。盛怒之后,刘肇当即派出了廷尉卿陆珩持天子亲笔诏书赴全国各郡县清查税赋,如有类似借机行贪之官,就地缉拿。与此同时,刘肇下令释放了邓骘以及因喊冤而被抓入冀州大牢的秦胜虎等白亭乡乡民,同时为表邓骘除恶扬善之功,也是为安抚他无辜受罪,又加封他为虎贲将军。

  这桩案子对于亲政之后的刘肇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他迫切的想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为此他多年来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可为何百姓的生计仍不见明显的好转?他迫切的想要肃清吏治,根除贪污之风,可为何他的政令出了洛阳就变了形,贪腐之风甚至愈演愈烈?除了边疆还算安稳,这些年来,他的政绩似乎乏善可陈。

  然而令刘肇沮丧的还不止于此。

  那日散朝后,刘肇将郑众唤至跟前,屏退左右后,神色阴沉的问道“你派的人可看清楚了?她果真一直都住在耿夑府中?”

  郑众连忙躬身答道“陛下,老臣派出的羽林卫高手一直暗中保护邓贵人,直至邓贵人进了冀州将军府,一连数日未离开过将军府。”

  刘肇难掩眉宇之间的失落,喃喃自语道“邓骘的案子都已经结了,她还是没有回宫的打算吗?”

  郑众又躬身答道“据回报,邓贵人近日要回新野老家······”

  “看来她真的不想回到朕的身边了······”刘肇神情落寞道“也不能怪她,是朕没有相信她,伤了她的心······”

  郑众面带犹疑道“陛下,还是把贵人请回宫吧······贵人与耿夑非亲非故,逗留将军府已有多日,况二人又有旧交,若是有什么闲话传了出去,老奴怕伤了陛下的颜面啊······”

  “邓贵人的为人朕心里清楚!若有人胆敢造谣生事,朕绝不会轻饶!”刘肇愠怒的打断了郑众道“这不都是你惹出来的事吗?那个程朴,当初也是你举荐的,结果竟是个如此卑鄙无耻之辈!”

  郑众慌得立马跪俯在地,一边叩头一边告饶道“老奴有眼无珠,愧对陛下!求陛下降罪,求陛下降罪!”

  刘肇心烦意乱道“罢了,人心是最难看透的,也不能全怪你。你继续保护好邓贵人,不要被她发现。要是邓贵人少一根头发,你就提头来见朕!”

  郑众连连叩首,诚惶诚恐的退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