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十年饮冰
作者:夏莫焱      更新:2022-07-27 23:41      字数:3441
  初秋的正午,骄阳高悬在这片古老的皇城之上,将连日的阴霾一扫而空,万丈金光直射向广德殿的汉白玉长阶,骄阳似乎也在迎接天子的回归。

  0<i><cite></cite></i>

  耿夑宛若一尊雕塑跪在玉阶之上,灼灼阳光下,他的额前已经渗出细细密密的汗水,一滴一滴落在石上。阶下对峙的羽林卫与冀州军,一动不动的立在原地,近两个时辰的等待,消磨了他们的锐气,原本紧张如弦上之弓,此刻却只剩下焦灼不安。

  0<i><cite></cite></i>

  就在这时,原本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笼起了一团一团的阴云,将那骄纵的阳光渐渐隐了去,庄严的大殿没入了阴影之中。

  0<i><cite></cite></i>

  长阶上陡然响起了沉重的脚步声,是天子来了。

  0<i><cite></cite></i>

  刘肇沉默的扫视了一眼阶下数千披甲戴胄的兵士,阴云密布的脸上尽显令人生畏的威严。羽林卫和冀州军立即萎了气焰,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器,全皆跪倒。

  0<i><cite></cite></i>

  耿燮顿首拜道“卑职耿夑叩见陛下!”

  0<i><cite></cite></i>

  刘肇沉默半晌,终于开口,目视着脚下乌压压的汉军,冷冷道“耿燮,你究竟是为何带兵闯宫?”

  0<i><cite></cite></i>

  耿夑再次顿首答道“陛下,邓平叔与卑职有兄弟之谊,邓兄惨遭奸人所害,卑职于忠于义,皆应照顾其亲眷遗孤。而今,卑职听闻陛下抱恙,邓府蒙受不白之冤,情急之下未诏入宫,自知举止失当,请陛下赐罪!”

  0<i><cite></cite></i>

  “好一个于忠于义啊,”刘肇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意味深长道“你可知自己犯下的,是诛九族的死罪?”

  0<i><cite></cite></i>

  “陛下!陛下恕罪!”

  0<i><cite></cite></i>

  一个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刘肇循声望去,果然是她来了。

  0<i><cite></cite></i>

  邓绥是不顾仪态的跑过来的,一身素衣,三千青丝随风扬起,凌乱不堪。她飞快的穿过乌压压的人群,有些踉跄的跨过一级又一级的长阶,扑到刘肇的面前,重重的跪了下来,气喘吁吁道“陛下,耿燮将军这么做,不只是因为家父之故,更是为了维护陛下圣誉!求陛下宽宥,求陛下开恩!”

  0<i><cite></cite></i>

  刘肇脸颊的肌肉不经意的抽动了一下。邓绥入宫这么多年,这是他第一次见她如此惊慌失态,如此出言无状。心头泛起一股夹杂着酸涩的苦味,这一瞬间,他动了杀心。可是当着眼前的冀州军,他投鼠忌器;邓绥方才众目睽睽之下说的这些话,更是让他骑虎难下。

  0<i><cite></cite></i>

  此时此刻,他站在这高高的玉阶之上,脚下是他的后妃、他的臣、他的兵,看似整个天下、千里江山尽在他的掌控之中,可是,他却依然只是个孤家寡人,曾经亲政之前那种被掣肘又无奈而无力的阴影却再次蒙上了心头。

  0<i><cite></cite></i>

  刘肇双手轻轻握成了拳状,不动声色的瘦削面庞下,极力克制住心中汹涌的悲凉。沉默良久,方才用低沉而带着嘶哑的声音缓缓道“将耿夑暂押廷尉狱。尔等冀州军虽擅闯皇宫禁地,但念在只是奉命行事,无知之过,故赦免尔等死罪,罚俸一年以示惩戒。尔等速速撤回驻地,若再滋事,立斩。”

  0<i><cite></cite></i>

  说罢,他神色黯淡的扫视过面前众人,在朱奉的搀扶下,转身吃力的走回了他的大殿。

  0<i><cite></cite></i>

  邓绥怔怔的跪在原地,眼睁睁的看着耿夑被羽林卫押住,从她面前走过,目光却再也没有看向她。

  0<i><cite></cite></i>

  玉阶下的羽林卫和冀州甲士很快便惶惶散去。两个时辰前还是剑拔弩张,血腥弥漫,谁都不敢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两个时辰后,乌云消散,阳光依旧洒照,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荒诞而又梦幻。

  0<i><cite></cite></i>

  0<i><cite></cite></i>

  刘肇终究还是没有杀掉耿夑,但他有生之年,再也不想让这个人在洛阳,甚至在他视线所及的土地上出现。

  0<i><cite></cite></i>

  因此,永元十二年秋,车骑将军耿夑因擅闯禁宫之罪,被革去了将军之职,贬为陇西太守,领护羌校尉,驻守,无旨终生不得入关内。

  0<i><cite></cite></i>

  当耿夑从廷尉狱被释放,风尘仆仆的赶回冀州时,玉瑶恰巧在几个时辰前刚刚诞下了一个女儿。

  0<i><cite></cite></i>

  彼时,景姬,景沅还有府里一众亲眷,全都围在玉瑶的西厢房里,所有人都争相来看这个新生的孩子,因为耿夑获罪而连日紧锁的愁眉也稍稍舒展了一些。

  0<i><cite></cite></i>

  当满身狼藉胡子拉碴的耿夑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激动的不知该说什么,玉瑶更是哇的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只有景姬,她强忍着盈眶的热泪,缓缓走到耿夑的身边,拍了拍他肩头的尘土,轻轻说了一句“回来了······”

  0<i><cite></cite></i>

  短短三个字,恍若隔世。

  0<i><cite></cite></i>

  回来了,可是他马上又要离开了。这一次,他要去的地方,却是万里之遥的凉州,那个传说中鸟不落地的贫瘠之地。

  0<i><cite></cite></i>

  冀州是耿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耿氏盘根错节世代经营的地方,可以说,冀州,是他的根。无论在何处厮杀,他知道自己总有一日还是要回到冀州,哪怕战死沙场,他的尸首也会埋在冀州的土地下。

  0<i><cite></cite></i>

  然而现在,他却不得不离开这里,离开自己的根,去到大汉最遥远的边疆,最贫瘠荒凉的地方,与其说是削官,毋宁说是流放。

  0<i><cite></cite></i>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只有短短的三天。

  0<i><cite></cite></i>

  耿夑用了三天时间,说服身体孱弱的景姬和刚刚早产诞下孩子而元气大伤的玉瑶留了下来,他把三个年幼的儿女也留了下来,选择孤身一人上路。

  0<i><cite></cite></i>

  就这样,带着三千亲军,还有林忠,耿夑踏上了远赴边疆的漫漫长途。他们经过了长达两个月的长途跋涉,才终于到达了这片荒凉的土地。

  0<i><cite></cite></i>

  凉州,一片孤城万仞山。

  0<i><cite></cite></i>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旖旎笙歌,更没有软玉温香,这里只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漠,连绵不绝于天际的苍山,和苍凉悲壮的老腔。然而这片贫瘠之地自古便不平静。一城之隔,羌人在城墙之外虎视眈眈,数百年来窥伺着大汉的天下。

  0<i><cite></cite></i>

  耿夑接替的是原护羌校尉吴祉,此人已在凉州驻守八年,与羌人也缠斗了八年。

  0<i><cite></cite></i>

  或许是凉州掺杂着风沙的水和糜子面太过粗糙,八年光景,就把一个原本意气风发的青年俊杰磨成了一个两鬓斑白的老者,如今不过三十出头的吴祉,看上去竟像年过五十的人。八年前,初出茅庐的虎将因为在一次与匈奴的战役中指挥不当,而被贬斥至此地,吴祉曾经十分确信自己会最终埋葬在这片土地上,却没想到有生之年他还有机会离开这里。

  0<i><cite></cite></i>

  耿夑和林忠为吴祉践行,在简陋的城寨中,喝着浓烈辣口的凉州酒,忆起多年来在这片广袤的河西走廊发生的战火纷争。

  0<i><cite></cite></i>

  羌人与匈奴不同,他们虽然没有匈奴的精锐铁骑,但胜在诡诈多谋。早在先帝在位时,烧当羌部落首领迷吾便数次入侵陇西、汉阳两郡。几年前,迷吾之子迷唐继位,笼络西羌各部,集结起三万步骑兵,大举进犯陇西,吴祉率兵三万阻击,经过长达半年的恶战,终于打败了迷唐,迷唐经此一役重病不起并于两年前身故。如今先零羌部落族长滇零成为了西羌新的首领,正在收拢残部,集结兵力,虎视河西走廊。

  0<i><cite></cite></i>

  饯别吴祉后,耿夑独自一人登上巍峨的城楼,瞭望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这里是大汉最远的屏障,前方是茹毛饮血的蛮子,身后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汉子民。河西走廊的战火断断续续烧了几十年,他们世世代代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如蝼蚁般的苟活着。

  0<i><cite></cite></i>

  长河落日,大漠孤烟。

  0<i><cite></cite></i>

  吴祉用了八年时间守护这里,耿夑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守多少年,也许十年饮冰,也许终有一日,他会埋葬在这里。那么,他将用自己的余生,守护好大汉的最后一道屏障。

  0<i><cite></cit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