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初踏秦岭路
作者:残楼梦书      更新:2022-04-28 12:10      字数:2573
  “不相信你,还有谁能相信的?我和卓凯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而且我还看过你的相片!”康道行笑了笑说道。

  “这样就好,其实你要查的是叫宋先生的组织!”

  智行顿了顿,说道:“包括宋彦廷,地产富商,郭正,律政司检控专员,徐家宝,力信银行老板,杨淑云,立法会议员!”

  康道行马上用笔把这些人记下去。

  写完后,康道行看着这几个名字,不是大老板,就是身处高位,想一下子搞掉他们,根本不可能的。

  智行看他犹豫间,又说道:“其实真正的首脑是前保安局局长,钱瑞安!”

  “他就是首脑?”康道行马上大吃一惊,保安局,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就算退下了,也不是自己随便能对付的。

  “对,我劝你还是找卓凯一起合作吧,不然那几个人知道你调查,恐怕会派更多的人杀掉你!”智行点了点头说道。

  康道行也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凭我自己安排,可能很快会暴露!”

  “要不要我先帮你除掉用,一些人?”智行问道。

  “不用,不用,我和卓凯搞定吧!”康道行急忙说道。

  智行笑了笑,说道:“好吧,你们看着办吧!”

  想了一下,又继续说道:“那个叶兆良要早点搞掉,不然你们一举一动都会有麻烦!”

  说完,智行站起来向外面走去。

  轻轻打开一点门,到了外面,顺手把门关上,瞬间消失。

  大摇大摆地往外面走了。

  康道行也没留智行下来,真怕又起杀戒,就会搞到满城风雨,还不是要警察收拾残局。

  “对了!”康道行马上站起来,后知后觉地想到,外面的人怎么会随便让人进来呢。

  太不正常了,这里又不是餐厅,不过他对自己的组员,相信他们的操守,只不过奇怪罢了。

  “你们刚才没有看到人进来吗?”康道行跑也外面办公室,问道。

  “有人进去过你办公室吗,没有看到啊!”

  全办公室的人都放下手中的事,愕然地看着康道行。

  离康道行最近的一个男子说道。

  “没事了,你们工作吧!”康道行想了一下,说道。

  康道行进了办公室,越来越觉得智行的神秘,拿起电话,打给卓凯,约好地方聚一聚。

  智行不知道,中午时康道行和卓凯在一间餐厅,谈论的正是他。

  “你见到他了?”卓凯惊讶地问道。

  “对,你了解他多少?”康道行点了点头问道。

  “没了解多少,但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卓凯回忆一下,说道。

  康道行又说道:“刚才他到我办公室,进来时我没看到,但出去时,我明明看到他开门出去的,但全组人都说没见到!”

  “正常啊,他一向都神出鬼没的,可能上一秒在这里,下一秒可能又到了香港岛,他已经不能用正常人来说的!”卓凯笑了笑,看着康道行说道。

  “对了,他找我是想我和你办一单大案的,我一个人都搞不定…………………”

  康道行和卓凯在餐厅里细声细语地计划着什么。

  智行也管不了别人说他。

  在三天后,已经踏入了秦岭。

  关于秦岭,在古人的诗词中就描绘的很有诗情画意。

  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静谧无声的山林在一场新雨之后,夜晚丝丝凉意使人感到仿佛初秋已到。

  皎洁的月光穿过松隙洒向林间,清清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地流动。

  竹林中的喧嚣原来是洗衣归来的姑娘,荷叶轻轻晃动则是轻舟泛起的水波所致。

  春天的芳菲就让它消歇,王孙自然可以在山林中久留。

  秦岭作为中国文化与中国生态的一张靓丽名片,她在历史传承、生态效益等众多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被称为“中华脊梁”、“中华龙脉”、“中国生态命门”等。

  从地理意义上来讲,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处于这一线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等均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变化。

  秦岭峰峦叠嶂,环境优美,是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

  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2500多年前,先秦典籍《周易》就将秦岭称作“龙脉”。

  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因坐落于长安城之南,在先秦时期秦岭又被称为“南山”或者“终南山”。

  直到在司马迁《史记》中发现“秦岭,天下之大阻”的描述,“秦岭”这个称谓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周王朝在秦岭脚下镐京建都,也就是现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创立了影响深远的西周之礼。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在秦岭脚下的咸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来将秦始皇陵修建在秦岭骊山。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都城选在了长安,秦岭在唐朝时期被称作是“圣地”。

  唐朝历代皇帝死后几乎都葬在了陕西一处,因此也有了历史上的“关中十八唐帝陵”,埋葬了18位皇帝,包括武则天的话,其实是19位。

  秦岭先后见证了13个王朝的更迭和兴衰,与此同时,秦岭拥有多座著名的山峰。

  诸如终南山、华山、太白山、翠华山、南五台等,孕育和积淀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终南山上的楼观台,曾是老子讲授《道德经》、传播道家文化的地方。

  流传的最为广泛的一句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就是姜子牙用直钩钓鱼而被文王赏识发迹的故事。

  而姜子牙垂钓的地方便是秦岭北麓、渭河南岸。

  除了姜尚,秦岭主峰终南山历来多有隐居修道之人居于其中。

  周术、吴实、崔广、唐摒在此修炼黄老之术,采石商芝,栖身洞穴,是秦末有名的隐士。

  还有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有诗佛之称的王维等,都曾在终南山或秦岭其他主峰中修道隐居。

  秦岭不仅山峰众多,并且也是长江、黄河流域分裂。

  古代先人们为了更方便通过整座秦岭打通南北之地,经常会在麒麟谷中劈山修道。

  而这些古道也成为了战时重要的交通要道,如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陈仓道。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岭六条古道之一的陈仓道。

  陈仓道开辟时间早,根据王维对散氏盘文明的考证,十七时期此道就已经被开辟,称为周道。

  后被称为散关道,但最为人知的名字应该是陈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