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入蓟城
作者:三雪七星      更新:2022-04-28 12:33      字数:1680
  姬复的队伍依然在不断的扩大之中,到达原来的燕齐边境之时,姬复又下达了迁移令。

  这次迁移的对象是边境线向齐地方向推进十里,十里以内的人全部迁走,也是向辽东迁迁移。

  他的这个决策更加令跟随他的人错愕不已……因为和上次相比,这次完全是无差别攻击!

  姬复只是告诉他们辽东需要人口填充,自己会分给他们土地,只要他们踏实劳作,就能生活的很好。

  但姬复心里其实有更深一层的考虑,毕竟,填充辽东,迁移哪里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偏偏是这里呢?……姬复没有告诉蒙骜他们,以免影响团结。

  国与国之间的边境线是什么,在姬复看来,那是仇恨的聚集地……尤其是当两个国家的实力差距很大时,更是如此,就好比原来的齐国和燕国……齐国是个大国,曾经差点吞并了燕国,如果不是赵国和秦国帮忙,燕国应该已经亡了……即使如此,在复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燕国一直以齐国的属国自居,听从齐国的命令……自然齐国人自认要比燕国人高上一等,所以对燕国的骚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又以齐燕百姓的关系最为恶劣…灌溉之时的抢水大战,甚至是平时屁点大的小事齐国人都是居高临下,而燕国人只能忍气吞声……所以,结仇最大,难以化解!

  现在燕国处于上风,曾经的事情反过来了,姬复如此做,相当于救了他们……但姬复的初衷并不是救他们,只是不想加深两地的矛盾,毕竟,终归要合为一家的……姬复当然可以迁移燕国内的百姓解决这一矛盾,但是凭什么呢?……作为胜利者,凭什么还要让自己国家的百姓忍气吞声,甚至让他们遭受长途跋涉之苦和背井离乡之痛呢?……既然如此,迁移的也只能是这些原来趾高气扬欺辱燕国百姓的人……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此做法,已经够仁慈了。

  或者说,与历史上齐地的损失相比,由于姬复的到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燕昭王复仇的心理可是很强的,他可是要将齐国曾经在燕国身上做的事情如数还给齐国,他将齐地当成了资源汲取地,不断的向燕国输血。

  姬复的到来使得齐地免受了这种压榨,并逐渐恢复元气……但这都是齐地在燕国手中的情况下,它才是燕国的助力;若是遇到如田单复齐那样的事情,姬复的这种作法就是资敌……这是一场赌博,赌场就在即墨,胜负还未可知!……但姬复必须去赌,因为单单只是燕国的土地和人口,还有它所处得位置,很难展开拳脚真正的干一场,只有两地相合,局面才更加开阔。

  五万新军加上几万百姓,队伍很是庞大,那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人潮,姬复没有在城内休息,大军休息只是在城外……扰民不得,也省得接待的官员心惊肉跳。

  一路上队伍不再停留,队伍向着蓟城而去,而姬复回来的消息以及其确切位置也被沿途各县报给的燕昭王……毕竟,这么多军队向蓟城进发,即使是太子带队,但沿途各县也不得不以防万一,将消息快速通报给燕昭王。

  燕昭王其实已经接到了姬复的书信,说是要将在齐地招的军队带去辽东,并在蓟城做短暂停留……只是,姬复报的是五万,而底下报上来的却是十万左右……燕昭王很是不解,不知姬复卖的什么关子,为何隐瞒。

  不过,父子之间的信任还是占了上风,毕竟燕昭王只有姬复这一个儿子,以现在姬复在燕昭王那里的印象,虽然一年没见,但还是知道他不会做此傻事。派……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燕昭王就人前来询问,姬复将情况写在竹简上,命那人捎回,有些自责自己考虑不周,差点引发误会。

  燕昭王收到信后,暗地里松了口气,由问了那信使看到的情况,确认无误后,开始命人准备迎接姬复的准备。

  队伍又经过几天的跋涉,总算来到了蓟城,命大队人马驻扎在城外二十里等候,姬复带着亲卫向着城门飞驰。

  看到城门,远远望去,已经有一众人在那里等候,近得前去,姬复竟然看到了燕昭王,赶紧翻身下马,将马交给一亲卫牵着,姬复快步向着前面走去。

  “儿臣参见父王!”姬复行礼道。

  燕昭王扶着姬复的手说道:“复儿,辛苦了,走,入城!”

  领着姬复向着城内走去。其他的官员也一起随着离开。沿途的百姓好奇的张望,看着他们的王上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