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列国初惊
作者:三雪七星      更新:2022-04-28 12:37      字数:2808
  赵国邯郸,此时,面对被送回来的消息,赵国君臣一片震惊——自己的老对手齐国,居然复国了!

  一片嘈杂交谈之后,赵王率先开口道:“虎狼之秦刚刚攻克楚国都,烧毁楚国宗庙社稷,挖掘楚国祖坟,如今只余两城的齐国居然能够死灰复燃,并且悍然向我国复仇,现在齐军已然收服济西之地,对于如今之局势,众爱卿有何以教寡人啊?”

  平原君赵胜沉思了一会儿,道:“正如王上所言,如今秦国快速攻克楚国,未曾相持,让我们措手不及。如今秦将白起未有动作,楚国上下也未有攻秦之意,此时断然不可与齐国交恶,以免腹背受敌。然我国新败,齐军若是深入,如果不加防范,臣弟害怕齐国为向我复仇不知收敛,攻取我国之地。故不如增兵十万于廉颇将军,以固守边境,备不测。”

  “不可,既增兵十万万,如何能够只是眼看敌军做大,当收复失地,以震慑齐军,使其不敢窥视我国。另外如今燕虽然新败,但以乐毅之能,必有所保存,齐人必不敢全力攻我。”蔺相如道。

  “上卿说的也不无可能,只是,如今燕军情况不明,我国之安危,如何寄希望于区区燕军?其让齐军以区区两城翻盘,可见燕军战力不过如此,若无我赵国军队配合,乐毅是否能够伐齐成功还未可知。如今敌情未明,不可与齐国交恶,若齐国取得济西之后不再动作,我国不当主动招惹齐军。”赵胜辨道。

  一时之间,赵王言语不得,竟然突然神出天外的想到,姬复作为他的女婿,有可能已经身故,那他的女儿岂不是要失去丈夫,所以究竟是姬复出事好呢还是不出事好呢。

  好像知道赵王正在想什么似的,这时,老宗正赵梁道:“大王,如今我们的确应当静观其变,如今秦国接下来动作不明,若是廉颇将军胜了还好,若是再败,损兵折将,秦国未必不会趁机攻伐我国。燕王身体听说已然难以理事,如今强自坚持,而燕王只有一子,若是两人身故,燕国必然大乱,到时我们有二公主在燕,或可得利,不如早做准备。”

  “王叔之意是……?”

  “若是燕国还有余力,未曾有事发生,自然是我燕赵联军一起再次攻齐。但若是燕国宫廷动乱,为保护赵贞公主,我国当扶助燕国,掌控燕国,则亦可合我二国之兵共击齐国,如今可增兵廉颇将军稳住防线,但需另可派人领军至代郡早做准备。”

  赵王听了以后,沉思良久:“可,诸位谁愿往?”

  “臣愿往。”蔺相如率先站了出来,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

  如今邯郸城里关于蔺相如和廉颇的小道消息已然闹得众所周知,群臣都是若有所思,不发一言。

  与平原君赵胜相视一眼,赵王道:“可,兵五万至代郡,另增并十万于廉颇将军。”

  “谢王上,必不辱使命!”蔺相如道。此时他眼里闪过别样的光彩。——那里曾经是他的父亲战斗过得地方,曾经父亲因为赵国主父的原因而受到冤屈而备受排挤的死掉,如今他以上卿之高位重回故地,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生无常啊。

  廉颇得兵十万,接受的命令,退守阳晋,时刻关注着济西诸城齐军的消息。蔺相如则是启程赶赴代郡,时刻关注着蓟城的消息。

  ——

  莒城,此时楚国由于自身的在西方战场损失惨重,继续大军回援,故此退出燕齐之争。

  当燕将公孙操率领大军押着田单和齐国降卒至莒城外,莒城守城将士一片震惊,将消息报给齐王田法章。

  田法章急忙召集莒城群臣商议,田法章此时也是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平时拿主意的都是君王后,如今君王后被姬复以诈力骗去临淄为质,田法章顿时失去了主心骨。如今群臣不知是何缘故,皆是沉默不语。

  他将目光扫向群臣中的后胜与季罡,后胜是君王后的哥哥,而季罡在上一次的危机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后胜,你以为应当如何?”“大王,莒城坚固,不会轻易被攻克,只要我们坚持住,列国一定会伸出援手,故此,臣窃以为,我王应当振作精神,不可轻言投降!”

  “大王不可!”还不代齐王有所表示,季罡说道,看到田法章看向他等待解释,于是接着说道,“臣已经得到最新消息,秦将白起水淹郢都,毁掉了历代楚王的陵墓,如今楚王还在逃窜之中,正在召集全国兵马保护自己,又怎么可能有兵力来解救大王您呢?难道除了楚国,我们还有别的国家可以依靠吗?”

  田法章听了,脸色逐渐苍白起来。

  “三晋之地与秦国不可能坐视燕国独大,只要大王坚持住,就一定会有诸侯国来救援我们的。”

  “后胜,你到底是何居心,三晋之国如今魏国得我宋地,赵国得我济西,而秦国窃取我定陶,他们只怕土地不够多,难道你想要将莒城送给他们吗?你考虑过莒城的臣民百姓存亡吗?”季罡愤然道,吐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况且,大王与燕国太子已经签订条约,若是其果能攻下即墨,我王就举城投降,以免伤及无辜,如今即墨已破,田单被俘,士气低迷,复国无望,何不投降?如此,既可以保大王性命不适,又可免除我齐国百姓图灵之苦。请大王早做决断,迟则生变。”

  “请大王早做决断!”群臣突然打破沉默,一起向田法章拜道。

  后胜虽有抵抗之心,孤立无援,最终,田法章听凭众议,举城投降,公孙操遂占领莒城,安排莒城的城上防御。

  至此,齐地全部落入燕国之手,齐国亡。

  ……

  楚国因为被白起利用大自然的威力轻易的攻破经营了几百年,由重兵防守的郢都,一时间君臣惊慌失措。等到郢都的水退去以后,白起命令秦军烧毁了楚国历代王陵墓夷陵,并且将死去的尸体全部烧毁,郢都周围如今已经是人畜无有,白起继续向周边攻取扫荡,全部占有汉水,使其成为秦国内陆河。

  楚国痛失汉水之地,楚王与一众老牌贵族的祖宗之地被掘,如今君臣一片愁云惨淡,以昭子为首的楚国老牌贵族提议迁都寿春,再做他图。

  然楚王不许,如今的楚王好像突然之间被秦国这一场仗打醒了似的,他思索着,楚国到如此境地,是因为楚国的土地不够广阔吗?是因为楚国的人口不够众多吗?是应为楚国没有人才吗?——不!不是的!楚国虽然衰落,但依然是一个可以与秦国匹敌的强国,他土地与人口皆冠于诸侯,但是他太安逸了,从百姓到朝堂众臣,都太安逸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对于芈原和庄辛这些有进取心的大臣贬斥出朝堂,面对秦国却是一退再退,割地求和,以至于此无法收拾的境地。——郢都,既是王都,又何尝不是那些老世族掌控他这个楚王的牢笼呢?这些世族们相互联姻,已经把郢都渗透的方方面面,将自己的权利限制在王宫之内。如今,郢都没有了,自己愧对祖宗,但是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机会呢?绝对不能再次进入另外一个叫做寿春的牢笼,那里是老世族们给他的又一个牢笼。

  最终在楚王将目光聚焦在紧靠魏国的陈城——这里靠近魏国这个大国,世族影响较小,他要让臣子们时刻的警醒,也许这样才能君臣一体,复兴楚国。

  ……

  秦国此时已经得知白起取得胜利的消息,秦王大喜,加封白起为武安君。而芈八子得到水淹郢都的消息后,三日不言,随后归军政大权于秦王嬴稷,自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