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警圣驾归途落难05
作者:赵苏苏大音希声      更新:2022-07-29 11:45      字数:1685
  5

  于谦来到吏部衙署,一位主事接待他。

  “于大人莅临吏部,可有事情?”

  于谦开门见山:“先帝赦免了建文朝所有的‘罪臣’,前北平布政使张昺也在平反之列。张昺的平反公文理应送达他亲人手中,可是他的亲属却下落不明。下官想知道,当年布政使司的官员是否还有在北京的。倘若有,下官想去询问询问。”

  主事道:“于大人稍候,我查查看。”

  “阁下请!”

  过了一会儿,主事手拿一本名册返回。“建文朝北平布政使司的官员都已经退休回乡。只有这个叫刘东的人,曾经担任过布政使司的经历,退休后留在了当地谋生。”

  “哦?他现在何处?”于谦问。

  主事道:“刘东老先生开了一家书店,叫阅古斋,在咸宜坊。”

  “谢了!”于谦拱拱手,转身离去。

  ※

  扬州城里熙熙攘攘,一片繁华景象。

  蔡小芹和田铎骑马在街头行走。田铎左顾右盼。

  小芹道:“扬州城美女多。可你也别光顾着看美女呀,留神回去后秋红拧你耳朵!”

  “俺哪里是在看美女,”田铎狡辩。“俺是在看街景。这个城市太漂亮,太热闹了!”

  “那是当然,春风十里扬州路嘛。”

  “师娘别欺负俺田铎没文化好不好?俺听不懂诗。”

  “那好,咱们说点儿实际的。扬州好,扬州热闹,咱们在扬州住下,你想玩就在这儿玩几日吧。”

  “俺可不敢玩,师父还巴巴地等着师娘你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算你还知道哪头轻哪头重。是想秋红了吧?”

  “嘿嘿!”田铎傻笑。

  小芹道:“前边就是驿馆,咱们今晚住驿馆。扬州城的驿馆条件不错,伙房大师傅的淮扬菜天下一绝,你不可错过。”

  田铎问:“师娘怎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那年我和你师父下江南,返程时同妙锦姑姑一起,路过扬州,住的就是这家驿馆。我记得驿馆的驿丞姓高,人很热情。不知道他如今还在不在这里。”

  “那好啊,住扬州驿馆,尝淮扬菜!今晚可以好好开开荤了!”田铎兴奋起来。

  “那就赶紧的吧?掣!”小芹一夹马肚,骏马加快了步速。

  田铎紧紧跟上。

  ※

  于谦走进阅古斋书店。

  书店的案子旁坐着一位六十开外的长者,另有一名小伙计在整理书架上的书籍。

  长者问:“客官买书?”

  “不买书,”于谦回答。“找人。”

  “您找谁?”

  “在下兵科给事中于谦,”他自报家门。“找一下刘东先生。”

  “于大人啊,老朽便是刘东。请问,于大人有何见教?”

  “前辈!”于谦施礼。“晚生可不可以坐下说话?”

  刘东拉过一把椅子。“请!”

  于谦在刘东对面就坐。

  刘东望着于谦,等待他说明来意。

  “听说刘前辈曾经在北平布政使司担任经历?”于谦问道。

  刘东道:“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了。自从我们的张大人罹难,布政使司的旧班底大都纷纷提前退了休。老朽也离开了布政使司衙门,开了这么个小书店,打发时日。”

  于谦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朝廷给建文朝‘罪臣’平反的事,前辈大概听说了吧?”

  “当然听说了。这是好事啊!当年被诛杀的建文朝大臣,个顶个的都是铁骨铮铮的忠臣良将。别说朝堂上的铁铉、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就说我们北平府的张大人、谢将军,宁可掉脑袋,也硬是不食周粟!这样的忠臣得不到平反,会寒了天下好人的心啊!”

  于谦道:“你们的张大人虽说已经得到了平反,可是他的家眷却下落不明,朝廷的平反文书也无处送达。有关张大人的亲属,刘前辈是否知道一些线索呢?”

  刘东一声叹息。“张大人死节后,夫人也投井殉了节。”

  “张大人可有子嗣?”于谦问。

  “有个儿子,当时年仅十岁,是妾室朱氏所生。张家被抄时,朱氏带着儿子逃了出去,不知所终。有人说去了河南,朱氏是河南人。”

  于谦拿出陈定的画像。“前辈可认识此人?”

  刘东边看边点头。“莫不是张府的管家陈定?”

  “张府的管家?”

  “没错,是他!”刘东认定。“陈定堪称义仆,就是他给张大人夫妇收的尸。”

  “前辈后来见没见过这个陈定?”

  “前些年在街上碰到过一两次,境遇不太好,到处打零工,有时候还拾荒。”

  “再问前辈一件事。”

  “大人请讲。”

  “张大人的那个儿子,前辈可知道叫何名字?”

  刘东想了想。“孩子叫张恒。”

  “张恒,哪个恒?”

  “恒久的恒。”

  “后来有没有过他的消息?”

  刘东摇摇头。“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于谦站起身。“谢谢刘前辈,晚生多有叨扰!”

  刘东也站起。“于大人不必客气。给张大人平反,寻找他的遗眷,功德无量。若再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尽管来问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