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构冤狱易太子风刀雪剑04
作者:赵苏苏大音希声      更新:2022-07-29 11:50      字数:1816
  4

  景泰帝朱祁钰在乾清宫中看一份奏本,越看越气。他一把抓起,扔到地上。

  在一旁侍奉的近侍王勤慌忙将奏本捡起。“这是谁呀,又惹皇上生气了?”

  朱祁钰气哼哼道:“礼部奏请朕给太子请老师,说是应该早早开蒙,为大明朝培养一位明君!明君,明君,他们什么意思?一个五岁的孩子,懂个屁事!朕春秋正盛,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王勤道:“这些个大臣,真不懂事!陛下有亲生皇子,将来的皇位是谁的还说不定呢,就急吼吼地拍东宫马屁,太没眼力见儿了!”

  朱祁钰若有所悟,沉思片刻,道:“你把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王勤慌忙跪下。“奴婢口不择言,请皇上降罪!”

  朱祁钰道:“你起来,朕没怪你。朕只是让你把方才的话再说一遍。”

  王勤战战兢兢地站起身。“奴婢说,大臣们不懂事,拍东宫马屁,陛下有亲生皇子,将来的皇位是谁的还说不定呢。”

  “说的好!既然朕是天下之主,为何要让别人的儿子当储君呢?”

  王勤松了一口气。他自认为已经摸清了皇帝的心思,于是小心翼翼地说:“奴婢说句冒昧的话,说错了陛下别怪罪奴婢。”

  “你说,朕赦你无罪。”

  “索性将太子换掉!”

  “换掉?”

  “是啊,换掉,换成陛下的儿子。”

  朱祁钰沉吟着。

  王勤奏道:“陛下想啊,陛下的皇位现时虽说是坐稳了,可是也把太上皇一家给彻底得罪下了。太上皇虎死不倒威,他在群臣中的影响犹在。倘若陛下千秋万岁后,太上皇的儿子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难道他就不会翻这段旧账,对早前的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芝麻烂谷子一股脑予以清算吗?所以,换掉太子,只有自己的亲骨肉,才不会刨祖坟!”

  朱祁钰倒吸一口凉气。“你提醒的好啊!这太子不换,看来是不行的!可是,朱见深的太子位,是哥哥亲征前,孙太后与众朝臣合议后一致定下来的。换太子,恐怕难度太大,过不了他们这一关啊。”

  王勤奏道:“孙太后那里陛下不必顾虑。如今已不是当初了,太后有两宫呢,她一个人说了不算。再说了,人言可畏,她也怕人家说她护犊子不是?至于外朝,陛下只要搞定内阁,别的大臣就都不会说啥了。”

  “如何搞定内阁呢?”朱祁钰问。

  “笼络呀!”王勤献计。“把他们召进宫,嘘寒问暖一番,赏点儿银子唔的。这些人都是人精,皇上的心思,他们岂能领会不了?”

  “你小子,有两下子!就照你说的办,你把他们都给朕叫来!”

  “遵旨!”

  六位阁臣被招至便殿。他们是首辅陈循,次辅高谷,阁僚商辂、江渊、王一宁、萧镃。

  朱祁钰道:“朕今日单独召你们几位来,是思念你们了,想与你们聊聊。诸位最近身体可都康健?”

  众阁臣纷纷回答:“康健!”“康健!”“谢谢陛下惦念!”

  朱祁钰道:“如今天气炎热,你们还全都严严实实地捂着一身袍子。这不是上朝,君臣在便殿随便闲话,你们却仍如此拘礼,朕实在于心不忍。日后你们几个私下见朕,常服即可。”

  阁臣们纷纷道:“不敢不敢,臣等不敢!”“不要紧的,陛下,臣等不热,谢谢陛下关爱!”

  “诸位家里都还好吧?”朱祁钰关切地问。

  “都好!”“都好!”

  “诸位爱卿生活上有何难处,尽管跟朕说,朕能照顾的,一定照顾。”

  阁臣们受宠若惊:“谢陛下!”

  以为有什么重要事商议的阁臣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被嘘寒问暖一番后,就又被请了出去。他们走出宫门时,全都一脸懵懂。

  次辅高谷道:“圣上把咱们几个召来,本以为有啥大事,结果只是客套了一番,没话找话,等于啥都没说。太蹊跷了!”

  江渊道:“还嘱咐咱们常服进宫。谁有这个胆子?大不敬啊!”他转向商辂。“弘载兄是三元及第的大才子,脑筋最灵光,你来分析分析,皇帝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啊?”

  商辂道:“民间有句话叫无利不起早。圣上唤咱们来,显然不仅仅是关心咱们几个的个人私事。他一改常态,对咱们甜言蜜语,想必是要咱们替他办事。”

  “咱们能替他办什么事呢?”江渊问,他一向喜欢揣摩上意,好见风使舵。

  “当然是他自己不好亲自去办的事啰。”商辂猜测。

  江渊苦思冥想。“皇帝不好亲自办,那会是什么呢?”

  “别瞎琢磨了,”首辅陈循道。“回家等着去吧,这锅盖早晚会揭开,大家只管顺势而为好了。”

  王一宁道:“还是陈阁老睿智。听阁老的,回家,回家!”

  ※

  景泰帝朱祁钰在乾清宫喝茶。

  王勤走进。

  “事情办得如何了?”朱祁钰问。

  “银子都送到了,”王勤奏答。“首辅次辅各一百两,四位阁臣各五十两。”

  “他们什么反应。”

  “他们一个个猴精猴精的,嘴上虽没说啥,只是谢恩,其实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明白就好,”朱祁钰想了想。“这事必须办得万无一失!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继续笼络其他大臣。六部首脑,督察院,五军都督,都照这个数,把银子送到!”

  “遵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