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匠夜人
作者:冰儿      更新:2022-08-01 10:30      字数:2095
  我接着和单一喝酒,也是瞎聊一气。

  我得敬着,银主让我陪着,肯定是有她的原因的。

  就这样,我陪了半个月,我觉得没有必要的时候,单一放招了。

  这真是想不出来,一个被关了二十多年的人,还有什么能力?

  单一告诉我,赊业太复杂了,每一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圈子,他也是同样的,但是他隐藏了一些自己的人,匠夜人。

  13名匠夜人,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单一说,他进来的时候,他们刚好十六岁,现在应该是三十六岁多了。

  我想,这二十多年的变化,这些匠夜人恐怕早就没有了,或者说,跟了隐藏大主都不一定。

  二十多年不变,忠主,这个我觉得可信度不大,没有人会这样的。

  单一告诉我,他不能出牢,出牢必死,金银主出现,里牢只有我们两个能进来,我们两个不想杀他,他就不会死。

  他说,原本也是这样了,就赌我们了。

  他告诉我怎么找匠夜人。

  我问:“怎么就叫匠夜人呢?”

  他告诉我,匠夜人,是在夜间行动的,如同做工的工匠一样。

  解释得也没毛病,也通。

  我从牢里出来,回去就睡。

  早晨十点多才起来。

  真不知道,单一所说的话,是不是真的。

  临崖路上有人家

  崖上望下处处花

  江上有船也有鸭

  十三匠夜河里蛙

  这个地方我是不知道什么地方,单一就弄了这么一个东西出来。

  银主听完笑了说,她知道是什么地方。

  第二天,银主开车,拉开走,出城,往东去,开了两个多小时后,上了山路,盘山路。

  银主说:“这段时间挺累的,出来散散心,这儿很美的。”

  确实是崖上看人家,一条江流过,油菜花满眼,真的很漂亮。

  江里有船,有鸭,房子错落的建着,炊烟缓缓的飘着,人一下就放松下来。

  银主拉住了我的手,瞬间,世界便融化了。

  银主笑的眼睛,是那样的暖,有微撩的笑意,还有一丝的调皮在里面。

  看来下面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十三匠夜了。

  村子外面,我们找到了住的地方。

  等着天黑,我们再观察。

  天黑了,村子里的灯光也亮起来了,暮霭村色,是那样的宁静。

  一天都归于沉静了。

  我和银主也把面具摘下来了,她甩了一下长头发,头靠在我的肩上。

  我们听到蛙叫声的时候,也听看到了,有男人出来,上了船,十三个男人。

  这十三个男人,四个人一条小船,离开岸边,进入江心,开始捕捞。

  他们一直工作到天快亮了,才回去,女人们出来了,搬运江货。

  看着是真温馨,我到是希望银主能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觉得不可能。

  我们回去睡觉,下午,进了村。

  村里的人很和气,也不问我们找谁,以为我们是来玩的吧!

  我们看到,这个时候的男人,基本都是坐在外面,三五成群的,聊着什么,或者一个人坐在家门口喝茶。

  孩子们跑来跑去的,女人们忙碌着在江边洗衣服。

  我们在一户人家站住,男人在喝茶,还看着一本古书,繁体字的。

  银主问:“大哥,看什么书呢?”兔兔飞

  这位大哥到是热情,见我们搭话,就拉过椅子来,让我们坐,倒上茶。

  这大哥说:“就是看闲书,来玩的吧?”

  银主笑了一下,看看左右,小声说:“我们找匠夜人的。”

  这大哥激灵一下,随后就平静下来,说:“我不知道,走走。”

  我们不得不走,那大哥随后小声说:“晚上十点,崖上。”

  我们没有回头,离开村子,回去。

  看来这单一并没有说谎,但是这些匠夜人不过就是普通的打渔的渔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看不出来。

  我也是心存质疑。

  银主到是豁达,拿出红酒,弄了几个菜,喝上了。

  我喝啤酒,这儿的空气真好,景色也是真美,不管是夜里,还是白天。

  晚上快十点的时候,我们往崖上走,就是崖上的公里,悬崖公路,村子里的人,叫这儿崖上。

  崖上的一个观景点,男人上来了。

  男人过来,说:“我们就在这儿谈吧。”

  似乎这并不是一个秘密一样。

  银主说:“你是匠夜人吧?”

  这个男人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问:“你们是谁?”

  银主说:“我们是金银主。”

  这个男人看了我们两眼,就笑了一下,他是不相信的。

  我说:“单一让我们来找十三匠夜人,这是匠豆。”

  匠豆是用一种江鱼的骨头做出来的,颜色不一,豆有花生大小,形状并不规则,一人一个,戴在腰间。

  单一把匠豆给我,让我拿着这个。

  这个人接过,闻了一下,又用手揉搓了一下,半天说:“金主银主好,在这儿就不跪了,村里老少爷们看着,说吧,什么任务。”

  我说:“先回去吧,考虑一下,明天中午,到那边,我们住的地方,你人不来,我们就走,也不打搅你们了。”

  这个男人点头,走了。

  有一种悲壮的气势。

  银主和我回去,银主说:“哟,没看出来,菩萨心肠。”

  我说:“没看到吗?二十多年了,人家都娶妻生子了,过着平和的日子,我看我们也退赊得了。”

  银主说:“我何尝是不想呀,从小入赊,我是退不出来了。”

  我不再说这件事情了。

  既然如此,我说:“他们不来,我们就走。”

  银主点头,那就再想办法了。

  第二天,我们准备了酒菜,十三人份的。

  我希望他们不来。

  然而,他们来了。

  他们进来,坐下,喝酒,聊天,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的,这气氛到是好,可是匠夜人之事怎么提呀?没办法说。

  说不好了,扎嘴。

  我看得出来,那银主也是犹豫的。

  我们面对的是十三个家,十三条命,十三条汉子,就赊业的水有多深,谁都说不清楚,最终赊业能不能再复兴,也是十分的难说。

  酒喝得到是欢实,这事不提也罢了。

  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那个男人站起来说:“哥几个,走吧。”

  这些男人都走了,上了路。

  那个男人说:“赊城见吧。”

  我们愣住了,看来他们是决定了。

  这单一养人二十多年,不离不弃,也真是算奇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