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草原传说
作者:万剑长空      更新:2023-04-18 00:18      字数:2753
  <div id="tet_c">愈渐深秋。

  草原上的游牧部族,以往早开始转移秋季牧场。

  今年的漠北,因为陆舟的出现,却稍微有些不同。

  有一部分的人口,被圈定了下来。

  他们驻守在修筑好的土城里面,从事着各种生产上的活计。

  还有就像是卫所里面的官兵一样,筑城和练兵。

  再有空闲下来的人,就派遣着铺桥和修路。

  与此同时,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是得有人继续。

  在漠北的草原上,圈定了多处丰沛的牧场,专门用来放养大量优质品种的牛羊马。

  部分合适的地方,开垦了土地,用来种一些青稞和麦子。

  以此让汉人军队的营养能够更均衡些。

  毕竟领土逐渐扩大了之后,陆舟不可能追着满世界去输送物资。

  要是在扩张领土的前期,有系统加成会异常顺利,很快就能建设出一座又一座坚实的营地。

  但到了看守江山,还得脚踏实地。

  好在的是,系统签到要求是满足合理的生产。

  在前期短暂的资源支持下,后边生产完善,也能逐渐的自给自足起来。

  否则领土太大,要是让这些人一昧的依赖资源输送,只能酿成灾难。

  就现在城里的近十万人来看,要真的是每天靠签到提供口粮,还不知得建多大的牛羊圈。

  光是签到牛羊就不用做其他事情了

  不过今年就在陆舟的领土上,还真收获了大概有近万斤的青稞。

  再加上从建奴手里抢回来的粮草,陆舟就是让军队每天都吃上两顿谷物,也能吃到明年的夏天。

  可当然的了,要是资源分配到所有人头上,依旧还是不现实。

  远北那边,温克部负责照管的耕地,也收获了少量黑麦和土豆。

  以及种出了几百斤的甜菜。

  只能说是给陆庄里的孩童打打牙祭。

  与此同时,秋季的明边,也变得热闹起来。

  同样是因为陆舟的出现。

  明地的商人们嗅到了商机。

  大明在宣府外的互市,终于是要大开。

  在过去长久的一段时间里,草原上的人都把互市当做是一种能让生活更美好的方式。

  牧民们生活在一个封闭之地,无论他们用草原上的剩余物资换回来什么,都会认为是值得的。

  部族的人只要能换到物资就觉得是胜利,而对于中原的商人来说,这种无论怎么压榨都能进行的交易方式,简直就是一场暴利盛宴!

  但是这一次他们的交易对象是陆舟,陆舟手低下驯化的牧民,能把交易价格压制到极低。

  还对许多原本明商认为价值不菲的物资,嗤之以鼻。

  以至于从大明朝过来的人摸不着头脑,甚至能有资格卖高档货的人,貌似还是对方。

  货物的质量也太好了,自己反而成为没见识的夷蛮了?

  茶叶跟丝绸成了商人们压底的法宝,同时还是有不少的白银,逐渐开始流入到草原。

  而同时,更为有趣的事情是,归化城那边传来的消息。

  盘踞在宣大地界,底蕴最为庞大的八大商,居然也想着过来走商。

  他们今年在建奴入关的时候,意外损失惨重,想要靠这个机会恢复些元气。

  甚至还有人打算联系这座新城的主人。

  想把在归化城的塞外驻地,安置在陆舟领地附近。

  要是在草原上的其他部落来说,这简直是梦幻般的待遇。

  可陆舟当然不稀罕。

  他对这八大商,是从骨子里的反感。

  陆舟跟宣府那边,来自京畿的商人互市,也不过是为了给人员进入大明提掩护。

  陆舟与这八大商人,完全没有什么合作的必要、

  天知道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还跟建奴有多少联系。

  因此以范家商队为首的八大商人吃了闭门羹。

  钱是不能少赚一年的,更何况清军还不讲信用。

  原本阿巴泰所劫的财务,会有部分作为他们的战利品。

  现在如竹篮打水,清军失利了?

  一肚子的怒火跟牢骚,转而都发泄在了归化城的驻守汉官身上。

  这里说到底,也只是一座由建奴和明商共同统治的乐园。

  因为商贸活动开始失衡,八大商背后的家族选择自己咽下这口气,但那些受雇佣的亡命之徒也不会满意。

  一上台就雷厉风行的宁大人,本来是想牢牢的将这城撰在手里。

  可现在锅都被打破了。

  城内开始出现短暂骚乱,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宁完我开始武力行动起来。

  血水再次洗刷了归化城,同时在这段时间里,宁完我的亲卫,葛三刀组织了一支小队,在这场行动中大放异彩。

  再加上与宁完我素来“交好”的土谢图部鼎力支援,他终于是重新稳固主大局。

  并且进一步完成了加强治理的目标,整顿了城内情况。

  而精明的皇台吉,在动身前往朝鲜的时候,还不忘处理这方事宜。

  两方调停之下,消息放出来,是有一支假扮的蒙骑兵。

  宁完我明面上被训斥。

  皇恩浩荡,商人们被赐予了耕地,安顿此处。

  矛头又一同指向了那座新城。

  陆舟却是在幕后感叹着。

  因为这个时候,他的间谍根深蒂固,已经掌握了归化城近半的势力。

  同样在这个时候。

  明边守卫的官兵,成为了最没存在感的人。

  对草原上这人物的车队,往往敬而远之。

  就连蒙古的诸部王公,都选择观望。

  谁也不愿意招惹这个存在。

  明关的障碍被彻底打通。

  在荒芜的边境。

  一群面露惶恐的大明百姓,正艰难往前行进着。

  这是第一批,主动往北面过来的人口。

  失了田地的日子,让他们不得不重新选择生存的方向。

  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提前躲避流寇兵灾。

  因此在这群人里,也不尽是一无所有的人。

  一位身着黄皮袄的老丈从出了关后,脸上紧巴巴的皱纹就没舒展开过。

  他所有的家当都换作了一头骡子和一辆车。

  车子上是他的两个闺女,以及少量的干粮和书籍。

  要不是他那早就失散的儿子,突然从关外托人带回消息,他们打死也不会往这边过来。

  突然远处的马蹄声响起了。

  一支近百数的胡人骑兵奔袭过来,那老丈顿时吓得两腿打颤,再看周围的人,个个屁滚尿流,大多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极少数人能撒腿就跑的,很快有被骑兵追去,给拎了回来,重新丢在原地。

  此时身着黄皮袄的老丈,早已是将他那杀千刀的儿子,诅咒了无数遍。

  他这条老命死去就算了,两个半大的闺女要是遭罪,他死不瞑目。

  这坑爹的崽,早死在外多好!

  众人绝望的时候,这胡人骑兵,却只是绕了一个圈子,觉得没什么异常,竟毫不逗留,往下一处遁走了。

  “这”

  大家重新爬起来,面面相觑。

  正是后怕跟疑惑的时候。

  十名身着明亮铠甲,腰挂火枪的汉人骑兵,在胡骑的后边出现。

  先前那股胡骑,明显是这伙人在后边驱使。

  百姓中遇见胡骑兵,表现得太过镇定的人,就都会被重点监控。

  “爹!”

  十名骑兵中的一人,忽然摘下了头盔。

  老丈看着这久违熟悉的面孔,终于松下一口来。

  “铁柱,吓死你爹我了!”

  老丈又气又喜。

  翻开后边的车棚,两个闺女早已是哭得梨花带雨。

  “爹,没事了,儿子在城里买了房,以后咱们过好日子去!

  再也不用担心外边兵荒马乱!”

  铁柱信誓旦旦的安慰道。

  “铁柱,你们真的打退过鞑子了?”

  旁边一位瘦弱的年轻人,这时过来拍了拍铁柱的盔甲。

  一脸羡慕的问。

  来的这伙人,其实大多数原本都是铁柱的同村邻里。

  建奴来的时候,他们躲进山林,回来却发现被毁去了所有的耕事。

  走投无路之下来到这边。

  “那是一定,天武城就在前方,我带着你们去,找一份填饱肚子的活不成问题!

  前两月的时间里,明军躲在土城里都不敢出来。

  咱们可是追着草原上的建奴跑”

  铁柱笑眯眯的说道,周围的那些人也不怀疑。

  因为朝廷里早就散布出过消息,有一个正远伯,后拜天武大将军的人。

  跟京营内的官兵老爷,合力在草原上打败了建奴。

  只不过其中的细节十分模糊,要不是铁柱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传递回消息。

  他们还真弄不清来此的方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