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太微●第146章 帝王心术
作者:人一介      更新:2022-08-06 20:40      字数:2066
  花鲜生不禁问道“老哥出兵,夺回潼关,杀死苏定方,不是理所当然吗,李世民干嘛反对?”

  罗成道“当时在场的我,也不明白,直觉这里有些名堂,但是皇上是为我着想,我也就没说什么。

  “再说,我是当事人,我觉得自己适合,别人不见得一样想,这也没有什么奇怪。

  “还有,李世民刚当上皇帝,虽然礼贤下士,毕竟是君,君臣之别是不可逾越的深渊。

  “当然,他对我们都很和气,但是当皇上的,哪个没有脾气,我也没必要触怒他,龙颜大怒谁都怕。

  “所以,我就没有说什么,甚至没有多想,一次不带兵打仗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我自己一直就是东奔西窜南征北战,这个时候不去打仗,到处逛逛也不错。”

  “老哥的那些兄弟怎么说?他们赞成李世民吗?”

  罗成老哥笑了一笑,进一个解释道“他们自然都提出自己的意见。

  “徐勣说,他还是觉得罗成最合适,休息也好,但是可以潼关拿下、杀了那个苏定方、报仇以后再说。

  “那样罗成小弟也可以更高兴的休息,效率更好,一天顶两天。

  “李世民说,不用了,罗成现在就休息,苏定方虽然厉害,我们的大将能战胜他的起码好几位。

  “还有,朕也有些静极思动,准备自己也去潼关走一趟,兴许这是一个最后到前线临阵的机会了。

  “小老弟你可能不知道,李世民作为秦王,一直和我们这些人在一起,不怎么讲身份地位差别的。

  “一直以来他都是称孤王或者直接称我,自称为朕这是第一次。

  “那个时候,这个字已经成了皇帝的专属代称,别人不能用,李世民以前也没有用。

  “他也不能用,因为那时只有李渊是皇帝,国无二君,天无二日。

  “当然那个时候人们的眼睛太窄,不照现在,二百君也不止,相当于太阳的星球不知道几百万。

  “那是李世民千古一帝的正式开始,后来被称为天可汗,也就是势力范围所及,只有他一个朕。

  “其实,大家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他这个朕自称一用,就表明了他要唯我独尊。

  “即使魏征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说,陛下不必亲征,苏定方虽然厉害,虽然罗成去最好,但是秦琼、徐勣、还有李勣都可以。

  “哪怕程咬金四弟,两个也可以顶他一个,让侯君集和他一起去,也没有问题。

  “程咬金怒道,大哥你不公平,干嘛别人都一个,我却需要二对一?我有那么次吗?

  “秦琼说,四弟如果比肚子的话,你第一!武功的话……要不你和罗成打一场,是不是最近有奇遇?

  “比智谋嘛,还是算了。

  “程咬金不服说,我运气好,这个谁敢和我比?

  “小老弟你不知道,那程咬金别的不行,运气天下第一,是一员福将。

  “当然,其它方面他也不是不行,只是比那些多智如妖的人差一些,而他的运气就超过大家许多。

  “还有,程四哥还有一项擅长,就是插科打诨,活跃空气,缓和气氛。

  “他的插科打诨水平如果认真评级的话,应该是最高水平,因为都是在皇帝和大臣在场的时候。

  “这个时候,一旦失言,就是掉脑袋的后果,然而,程四哥没事儿。

  “那天,程四哥当然也看出气氛有些不寻常,就习惯性地发挥了一下,试图调节不同意见之间的紧张。

  “可惜,没起作用。

  “当然,程四哥的插科打诨本身并没有期望有什么效果,只是对情绪起到缓解作用。

  “大家如此这般说的时候,李世民一直没有说话,虽然没有板着脸,却也没有什么笑容。

  “就是那种后来大家都习惯的帝王脸谱,因为大家凡是面君,都是面对司空见惯的同一张。

  “到了最后,需要作出决定,徐勣作为军事首席,再次问道“陛下你看罗成……”

  李世民“无须再议,罗成休息,谁去你们定,我御驾亲征。”

  “我当时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心中有些不快,当时就告辞而去。

  “后来徐勣告诉我,李世民面露不虞,说了一声“我已经有了魏卿为镜,不需要更多。

  “尤其是武将,必须是忠臣,唯命是从,罗成还是年轻,需要磨练。”

  花鲜生惊问“难道李世民那个时候,怀疑老哥你造反吗?”

  罗成道“后来徐勣三哥和我分析,他倒是没有怀疑我造反,可是我的独立特行性格不为他喜欢。

  “李世民作为帝王来说,他的武功和智略都远远高于其他皇帝,甚至高于大部分文臣武将。

  “这种状态,产生了两个后果。

  “第一个后果,就是那些文臣不要想在他面前当奸臣,他比他们还门清。

  “而武将呢,就不要想在他面前当悍将,他比他们的大多数还雄猛。

  “这第一个后果,是明君而且还是能君的好处。

  “但是这个后果带出第二个效果,就是他会因为这个看不起其他文臣武将,认为比他们都强。

  “至少比一部分人强。

  “其实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会认为一部分实际比他强的人不如他,对他们期待唯命是从。

  “由此要求他们成为无条件的忠臣,不但在实际上是忠臣,而且还要达到他心中的理想要求。

  “根据徐勣的分析,当时李世民对罗成,就是这种状态。

  “所以他要施展帝王之术,让罗成顺服他。

  “在他的潜意识中,对贾柳楼结义弟兄作为一个集体,他是不会反对的,而且必须依靠它的支持。

  “但是作为这个集体的具体个人,他就要求他们顺服了,而且各个击破,他也不怵。

  “可是,那个时候,我哪里有这样的认识?虽然有些怅然若失,也不过是不能亲手杀掉仇人而已。

  “至于那个新科皇帝对我罗成如何,我很在意吗?

  “从我的这个态度来说,也难怪李世民对我的那种对待,不得不说,帝王这个种类,就是厉害。

  “这种帝王之术,实际是造成我有今天的一个导火索。”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