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繁华的禁地
作者:无二仙人      更新:2022-08-10 19:11      字数:1819
  跋山涉水,李孟孚足足走了两天,山路与平路不同,山虽然不算高,如果失足跌落,也会摔得粉碎。

  两天里,李孟孚准备的草鞋派上了用场,自己穿的那一双,早已经磨破,露着大脚趾。

  壁立千仞,李孟孚看到一座巨山插入云霄,这便是九段崖,看似伸手就能摸到,但距离还却很远。

  天近黄昏,这里氤氲密布,山峰林立,其山之高,云仿佛就在自己脚下,这片山林中,每座山峰都有挖掘好的洞府,个个紫气升腾,仙气袅袅。

  不难猜测,这一片地界曾经是明台宗的中心,山高壁陡,灵气充裕,最理想的仙家洞府,望着久久不会散去的云海,李孟孚仿佛看到了明台宗昔日的繁华。

  同样,步入了这片山林,便是进入了禁地,虽然无人守卫,但谁都知道,九段崖不能上。

  李孟孚把身上的补丁扯下来,缠绕在枯木枝上,在一旁的歪脖树上染了一点松脂,为了点着这火把,知了可废了大把力气。

  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山高谷深,鸟兽自然也不会少,晚上赶路凶多吉少,不是明智之举,有必要找个安全的藏身地。

  夜,越来越沉,逐渐,满天星斗拢盖了天空,鸟兽的叫声回荡在山间,看到半山腰的洞府,李孟孚打起了小算盘。

  李孟孚取出攀山索,将它高高抛起,悬挂在山壁的松树上,径直向上爬。

  微风拂过,沙沙的响,李孟孚也找到了落脚地,沿着狭窄的山路,李孟孚看见了那个洞府。

  洞府前有一处高台,洞口堆砌着石块,李孟孚把石块一块块挪开,洞府中的光露了出来。

  光,李孟孚连忙躲开,沿着边儿看去,才发现洞府没人。

  踏进洞府,洞底的床上置有一枚舍利,光便是由舍利发出的,李孟孚第一次见到拳头那么大的舍利。

  除了舍利,床下还堆着灵石,有一柄飞剑,在一旁,是一个包裹,包裹上满是灰尘。

  灵石被李孟孚尽数收起,装进自己包裹里,将飞剑放入剑袋,被在背上,这些东西,以后可能用得到。

  李孟孚轻轻拍了拍包裹上的灰尘,慢慢把包裹打开,其中,最上面是一块玉璧,玉璧却没有那么恢宏,也没有过多的纹路,盘着玉璧有一行小字。

  “东山-甲字-壹-南烛”

  看看自己的腰牌,李孟孚貌似知道了知道了其中的意思,这是曾经明台宗的腰牌,东山甲字便是传承序列,而“壹”代表了南烛的实力,南烛便是这洞府的主人。

  玉璧下,是一部牛皮卷宗,署名是南烛,翻开卷宗,那是南烛的手记。

  打开第一页,字迹很是清晰,写下了修行的几个境界:

  “元初,灵明,云鼎,丹凝,元婴,太墟,筑桥(通天),”

  元初三境,灵明三相,九纹云鼎……直到通天境,手记上便不再描述。

  再往后翻,字迹从柔软细腻开始变得苍劲有力,行云流水,记载了南烛在修行中发生的问题,以及破解方法,其中还涉及到阵道,丹药,炼器,符咒,很多很多。

  到了通天(筑桥)境界,手记上画了一副水墨,一人行走在通天路上,头顶三尺,悬浮着一柄巨剑,道路两旁,堆满了尸体,尸体被那巨剑贯入头颅,狰狞无比。

  尾页记了一段话:“你走了,我随你!”

  最后两页,画中的凄凉阴柔,是男人无法表达出来的,以及最后的笔记,惋惜与绝望,如果李孟孚猜的没错,留言的人便是榻上那颗舍利,便是南烛的道侣。

  这段留言,让李孟孚多少有些触动,他首先想到的,便是那个噩梦,在自己怀中奄奄一息的新娘,告诉自己,她不想死,最终还是死在自己怀里,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哪怕陪她死,但自己没有。

  读完南烛的手记,李孟孚心乱如麻,天已经蒙蒙亮了,李孟孚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叹息一声,没有太多时间休息了。

  太阳还没升起,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紫气东来,南烛的手记上有关于紫气的记载,有一种“三息增半”的吐纳法,可以将紫气吸收,这种紫气对于修行,好比药引子对于丹药,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

  时间不等人,李孟孚打理好行装,吃了些干粮,便上路了。

  接下来的路,出乎意料的险峻,山谷太深,有些山头必须要翻过,没有劲松,没有凸岩,不能使用攀山索,只能徒手攀爬。

  李孟孚咬着牙,连大气都不能喘,那是一个近乎垂直的山崖,李孟孚右手仅仅抓着山体上的凹槽,距离崖顶只有一臂,李孟孚拼尽全力,把自己送上崖顶。

  距离九断崖越来越近,李孟孚体力已经支撑不了继续前行,头皮发麻,晕眩感油然而生,李孟孚已经接连两天没有休息了。

  李孟孚喝了一大口水,倒在手上一点,拍了拍额头,让自己保持清醒。

  休息了片刻,过了那股眩晕感,李孟孚继续前行。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直到一堵无法翻过的墙壁横在李孟孚面前,李孟孚向上望去,望不到尽头。

  不远处的有一座石碑,石碑之大,状若小山,刻着三个大字,“通天路”!

  李孟孚大喜过望,不停地告诉自己,“我到了,我走到了!”

  一处小亭就在面前,穿过小亭便是石阶,通往登仙台的石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