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评门谈天下,巡视清水河
作者:建安.风骨      更新:2022-09-02 04:50      字数:5217
  王东来死了么?

  死了。

  但死彻底了么?

  并没有。

  随着《道》之道的熟练度达到2,《星数》修至超凡入圣即将步入道境,姜玄拿《星数》算四境以下超凡者是一算一个准。

  所以王东来在打什么鬼主意他是一清二楚。

  无非就是献祭四喜县其他家族,献祭知道自己隐秘的人,再把王家全族给献祭了,给自己一个当鬼的机会,也给自己私生子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所以这么狠的人,要不要斩草除根?

  姜玄心中点头。

  当然要的。

  虽然这家伙够识趣,将来不太可能对自己进行报复,但万一呢?

  这家伙太狠了,还是彻底死了让人安心点。

  想到这里,姜玄念头一动,沟通了先天苦竹后又对金蛟下达了个命令,随后再次把视线落到了方圆身上。

  “王东来确实够狠,不过狠点也好。”

  “把最肥的蛀虫清理了,小点的蛀虫也只能瑟瑟发抖,四喜县就等同于成了一张白纸,任凭方县令在其上信笔涂鸦了。”

  方圆闻言摆了摆手

  “道长不用试探下官,能来四喜县上任,那下官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说得好听点,下官是四喜县数十万百姓的父母官,说得难听点,下官就是个摆在明面上的吉祥物,所以道长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下官。”

  看着把自己地位摆的门清的方圆,姜玄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让一个文修四境的亚圣境强者在自己面前说这样的话,说来还怪不好意思的。

  不过心中虽然不好意思,但该说的事情姜玄却是没忘

  “贫道有个弟弟叫姜文,是四喜文院院长丹夫子的学生,去年刚步入文气境。”

  “贫道想要他借着这次四喜县大变,参与进事后治理当中去。”

  “当然,我弟弟修文不久,处理各种事情或许有些稚嫩,所以还请县令多担待一些。”

  方圆闻言点了点头

  “姜文既是丹夫子弟子,又是我文修后辈,哪怕道长不说,我也会对其进行培养。”

  “四喜县之前的县丞因为淫祀邪神已经被下了大狱,下官没个助手也不行,不如让姜文暂代县丞之职?”

  “或许开始的时候因为不熟悉民生政事会出现些许差错,但毕竟是15岁就修出了文气的天之骄子,下官觉得他担得起这份重任。”

  看着义正词严的方圆,姜玄不得不感慨,这些文修脸皮厚起来的时候是真的厚。

  不管是之前拿其他土豪劣绅的遗产借花献佛,还是现在的义正词严,说的都是这么理所当然。

  当真厉害。

  感慨之后,姜玄先是道了声谢,随后话音一转又说道

  “除了关于我弟姜文的事情以外,贫道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县令帮忙。”

  “道长请说。”

  姜玄闻言指了指正在荷花池边捞鱼的小狴犴

  “贫道想要县令公布一则告示,告示内容是只要有石匠愿意为贫道干活,那贫道不仅付工钱,还可以让其观摩狴犴。”

  “除了狴犴以外,贫道手里还有大凤,蛟龙,祸斗等灵兽凶兽,只要让贫道满意,贫道都可以让他们观摩。”

  “当然,贫道是要入了境,生了匠心的石匠。”

  “滥竽就不要来充数了。”

  姜玄话音落下,方圆先是思索了一下,随后才点了点头

  “这事情会在今天通知到各个镇上,要是镇里的衙役识趣点,最晚明天就会通知到各个村子里。”

  “除此之外,下官还会联系好友,让他们在外界散出这个消息。”

  得到方圆回复,姜玄心中了然。

  看来师门跟这群文修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不然别人不可能这么勤快。

  想到这里,姜玄再次道谢了一声,“那就多谢方县令了。”

  方圆只是笑了笑

  “自己人,不用那么客气。”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接着又聊几句以后,姜玄就带着小狴犴告辞离开了。

  他没去看那些从各家各族家里抄来的遗产。

  并不是清高,而是他刚才抽空瞄了眼县衙的仓库。

  里边是有灵物,但灵物灵气不高,所以姜玄也懒得去取。

  带着狴犴走在大街上,见人群都离自己三米开外,姜玄也不介意。

  既然穿着道袍带着小狴犴出门,那他就早意料到有这一幕了。

  踱步间走进四喜楼,姜玄刚入门,就看到台上有个身着长袍,眉发皆白的说书人打开了折扇,拍下了手中醒木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前两天发生在坞茶镇的事情。”

  “话三天前夜里,正值明月星稀夜风清,有一队百二十人的天兵从”

  一句话没讲完,老神在在坐在高台上的说书人就看到走进酒楼,笑意盈盈盯着他看的姜玄。

  然后他就把剩下的话卡在了喉咙里,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何老六,你倒是说啊。”

  “对啊,偌大的王家一夜间就成了一片白地,到底是谁干的?”

  “衙门不是说了么?王家作恶多端被人告发了,族地被县兵夷成了白地,我看何老六就是凑热闹,所以才想着把王家的事情编成话本。”

  “赚钱嘛,不寒碜。”

  “要是王家还在,你看何老六敢不敢这样编排他们。”

  “衙门的话能信?我看老六说的才是真的。”

  “管他话本还是什么?老子就是爱听,何老六你快说,说好了少不了你的打赏。”

  台下那些听书的议论不断,台上那何老六却是在抹了把冷汗后小跑着下了台子,弯着腰来到了姜玄身前

  “姜道长,您怎么来这四喜酒楼了?”

  刚编的话本才说了一句,就被正主之一当场抓住。

  正主还是脾气不太好,刚一手操纵了四喜县二十几个家族覆灭,直接导致了数千人头落地的神霄修士,何老六表示自己有点慌。

  那些听书的看到何老六站到姜玄面前点头哈腰,也立刻闭上嘴巴安静了下来。

  是非只因多出口。

  他们这些有些闲钱听书的升斗小民,可比谁都懂生存之道。

  要不是姜玄站在大门前,有些人都准备开溜了。

  环视了眼落针可闻的四喜楼,姜玄看着身前的老人道

  “梨园唱尽古今愁,评门笑谈天下事,贫道就不能来酒楼听书了?”

  听到姜玄所言,何老六却是直起了身子骨

  “道长是为评门而来?”

  评门,又称为“戗金”或“戗盘”,是一个说书人之间相互抱团取暖的门派。

  说书人虽然谨言慎行,但那时指一般时候。

  要是事关评门,他们也会直起身子骨。

  毕竟评门,差不多成了他们的信仰了。

  看着面色严肃的何老六,姜玄点了点头

  “今天确实有事找评门,你是评门弟子?”

  何老六闻言拿起了折扇,对着姜玄一抱拳

  “评门第一百七十三代弟子何中规,见过姜道长。”

  姜玄见何老六直接喊出自己身份也不意外,只是挥了下手中拂尘回了一礼

  “神霄派姜道玄,见过何评书。”

  何中规见状先是对着姜玄往楼上包间一邀,随后抱拳看向了大厅中的众人

  “小老儿今日有贵客,说书之事推到下午,诸位没意见吧?”

  “没什么事,说书的尽管自去。”

  “对对对,还是道长的事情要紧,我们算什么东西,不用管我们。”

  看着阿谀逢迎的众人,姜玄只是摇了摇头,然后率先走上了楼。

  何中规则是再次抱拳向着众人告罪了一声,随后才跟着姜玄走上了楼。

  “道长找我评门有何事情?”

  待小厮倒上清茶退出房间掩上房门以后,何中规便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因为四喜县这几天的事情?”

  姜玄摇了摇头

  “要是不想要四喜县的事情外传,贫道师门早就联系你们了,怎么还会让你编出本子?”

  何中规闻言尴尬一笑

  “那道长找小老儿何事?”

  姜玄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敲出‘嗒嗒’的声音后说道

  “四喜县的话本,可以传,甚至传得越广越好。”

  “但其中有些细节要修改一下。”

  何中规听到这里,眼神顿时一亮

  “道长请说。”

  “话本这东西贫道不懂,所以不提什么意见。”

  “贫道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你得把这小家伙编进去。”

  顺着姜玄指尖把视线落到小狴犴身上,何中规的眼神更亮了

  “狴犴?”

  “龙之七子的狴犴?”

  “那个传说中喜欢急公好义、仗义执言,可以明辨是非、秉公而断的狴犴?”

  姜玄对他竖了个大拇指

  “不愧是评门的前辈,果然见多识广。”

  “道长不怕别人知道你手里有小狴犴后打小狴犴的主意?”

  先是疑问了一句,何中规随即自问自答道

  “也对,道长是神霄门人,干嘛要怕别人打主意。”

  自问自答之后,他又眯起了眼睛

  “让道长知道,我将前几日的事情改成话本在酒楼说书,那是因为这事情就发生在四喜县,县城里的人就喜欢听这个。”

  “可要把这话本外边去了,那可能就水土不服了。”

  “我们评门的说书人是靠说书吃饭的,道长要是想要我们帮忙将这事情传出去也行,就是”

  看着何中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三指合拢,拇指跟食指轻捻的诸天通用手势,姜玄不由笑了一下,随后拿出了五百张万元宝钞

  “评门弟子日说一书,一书值千金。”

  “当然,千金是戏称,但想要评门弟子说书一次需要一千宝钞,这个规矩我还是知道的。”

  “这里是五百万宝钞,足够评门弟子说书五千场了。”

  看了眼桌上的宝钞,何中规随后又问道

  “道长想要哪里的评门弟子说书?”

  “东山府嘉祥、莒南,陕北府绥德,西山府新绛,北河府曲阳,南河府浚县”

  待姜玄话音落下,何中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小老儿明白了,四喜县狴犴出世这事情会通过评门传到石匠耳中。”

  “至于那些石匠会怎么选,就不是我们评门能控制的了。”

  见何中规猜到了自己的想法,姜玄也不意外。

  他这就是明谋。

  想来就来,不来拉倒。

  等事情传出去,总会有石匠愿意来的。

  石匠来了,十里八乡给他挑几个聪明点的弟子没问题吧?

  一来二去,这传承不就留下了?

  哪怕实在没有石匠来,但石匠传承还是可以寻到的。

  无非没有师傅带,自学起来慢些罢了。

  可有苦竹在,只要传承入门,姜玄根本不担心培养不出工具人。

  寻求更多石匠进入四喜县,一是姜玄想要节省时间,二则是想要扩充人才储备。

  人才这东西嘛,总归是不嫌多的。

  再度跟何中规聊了一些细节,姜玄随即就带着小狴犴走出了四喜县酒楼。

  马上二月二了,他得到处走走看看,免得蛟龙走水时真的闹出了祸事。

  可让姜玄没想到的是他刚从四喜酒楼走出,就被一个健壮的老汉给拦住了去路。

  那老汉先是双眼放光地盯着小狴犴看了好一会,随后才将视线落到了姜玄身上

  “可是道长要招募匠人做工?”

  看了眼老汉腰间别着的凿与锤,姜玄心中了然

  “老汉是石匠?”

  那老汉点了点头

  “老汉刘汉午,领悟了匠心的石匠。”

  “看到衙门贴告示说道长想要募人做工,只要工做得让道长满意,就可以观摩神兽,此事不知是真是假?”

  姜玄点了点头

  “自然是真的。”

  “不过贫道今天还有要事,刘大匠要是想要做工,不如先去贫道那竹山下等着。”

  匠人,也是有独特的修行方式的。

  或者说这个世界所有华夏的古代传承,都有自己的修炼方式。

  石匠、铁匠、木匠都可以通过各自的传承生出匠心。

  生出了匠心以后,他们制作的东西就会生出神异,所以也被称之为一声大匠。

  看着欲言又止的刘汉午,姜玄继续说道

  “刘大匠放心,只要能雕刻出让贫道满意的石像,贫道绝不会食言而肥。”

  “而且贫道的要求并不高,你既然已经领悟了匠心,那贫道的要求想来不是难事。”

  “至于你想要观摩小狴犴,以后有的是机会。”

  “要是小狴犴跟你亲近,贫道不介意让他天天去你家串门。”

  见刘汉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姜玄笑了笑后就驾起云头朝着清水河边飞去。

  刘汉午基本是跑不了了。

  有了刘汉午,那刘汉早,刘汉晚还远么?

  这个时代同门齐心,石匠跟石匠多有联系,只要自己不失信于人,想来不久之后就会有络绎不绝的石匠来到四喜县吧?

  等石匠数量足够了,那镇压、疏导地脉、水脉的石像,想来也就不缺了。

  就是得找不少品质上佳的石料来。

  带着万千思绪飞向清水河,隔着老远呢,姜玄就看到平地上有简陋的土屋拔地而起。

  屋子边小孩穿着新衣相互追逐,妇女洗衣做饭,成年的汉子则跟老人站在一起,看向清水河方向长吁短叹。

  土屋群的最前边,则有县兵骑着龙鳞大马策马而行,警告靠近的百姓不要越界。

  见到临时居住区还算有序,姜玄不由点了点头。

  “土屋好像是土曜兵搭建的,所以这地方是姜文的手笔,还是赵明明的手笔?”

  降下云头来到了一颗老槐树下,随之一声声敬称就传到了姜玄耳中

  “上仙。”,“上师。”,“真人”

  摆了下道袍凭空扶起众人,姜玄随后走到了一个精神头还算利爽的老人身边。

  “老伯,你们是什么时候搬到这个地方的?”

  穿着新衣服的老人搓了搓手,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姜玄后才壮着胆子说道

  “好让上仙知道,我们是三天前搬到这里的。”

  见老人称呼自己上仙,姜玄想了想也没反驳这个称呼,继续开口问道

  “你们为什么搬到这里来?是不是衙门为难你们了?”

  或许是看姜玄面色柔和,老人身上的胆怯去了几分,将前因后果一一说了出来

  “衙门倒也没有为难我们,我们到这里来也算是自愿的吧。”

  “三天前有个书生带着一群衙役来到了村子上,说清水河在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要发大水,所以让我们后退十里路。”

  “我在河边住了几十年,清水河会不会发大水我能不知道?”

  “可架不住那书生能说会道,劝动了村里大多数人。”

  “那书生还跟那些人说只要去了,那衙门就会给每人发一套新棉袄,三个月的粮食,还有三斤肉。”

  “除此之外,但凡去了的家庭还能免半年赋税。”

  “只不过要是村里有人没到齐,那新衣、粮食,还有肉就只能领一半,税也只能免三个月。”

  “衙门都这样说了,我不过来岂不是成了村里的罪人?”

  “而且又想着二月二也没几天了,所以我也就跟村里人一起到了这里。”

  说到这里,老人又笑了起来

  “不过那书生也没骗人,答应的东西确实一点没少,全都给了我们。”

  看着老人脸上的笑意,感受了一下临时营地里那些百姓们欢喜与担忧相杂的矛盾情绪,姜玄随即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分而化之,利以诱之这招是谁想出来的。

  不过效果不错。

  起码就这么几天的情况下,肯定不会闹出民怨。

  而且等二月二那天真的闹大水了,百姓更是只会生出感激之情。

  思及至此,姜玄又想到了迁移村庄的那个书生。

  也不知道那书生是不是自己弟弟。

  如果是的话,那就可得好好教育一番。

  作为文修,怎么能做好事不留名呢?

  得让百姓往死里感激才是。

  心中思绪涌动,姜玄又跟老人聊了几句后就再度驾云上了青冥,开始在清水河两岸巡视了起来。

  未免失败于后,不如审慎于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