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有人搞事
作者:乖怂小明      更新:2022-11-04 13:33      字数:3023
  接下来一路上非常承平,各地的官员还给他汇报了一些成果,看着他们一个个骄傲的脸色,王运也是笑容满面。

  而且据各地官员所说,王氏子弟一个个的都很得力,王运还担心他们吹捧,专门派人查了查。

  然后发现确实有吹捧,但是吹捧的不多,是真的干的都很不错。

  过了蔚州城以后就是飞狐道,通过以后就到了河北平原。

  蔚州刺史看着远去的王运等人,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眯起了眼睛。

  三十五万的大军啊,其中还有着十五万的突厥,拿什么来挡啊!

  他看了一会以后直接转头回城回府了,刚进府坐下手下的心腹就找了过来。

  “主上,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嗯,接下来没我们的事了,看那边了。”

  心腹点点头,刚要退出去,犹豫了一下问道

  “主上,属下一直有一个疑问。”

  “讲。”

  “主上是从何处得知的王行道行踪?”

  蔚州刺史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心腹,心腹当即低头一语不发的走了出去。

  而在王运这边,他嘴里叼着一根草,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后说道

  “玄龄啊,我这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呢。”

  房玄龄听到这话笑着安慰道

  “大王您这是肩上的担子太重,窦建德二十万兵马,突厥十万兵马,总共三十万大军呢。

  还担着北伐攻下河北之地的重任,担子能不重嘛。”

  王运有些无言,牛皮都吹出去了,李渊这么安排下来他能怎么办,总不能说我是吹牛的吧?

  “我总觉得这蔚州的官员有些过于热情了。”

  一旁的苏定方直接插话,笑着说道

  “他们对大王您热情不是应该的吗?

  这是您攻下的领土,手底下的官吏们大多都是太原王氏子弟,他们对您热情也是正常的。”

  王运想想也对,没在纠结。

  又走了两个多时辰到达了飞狐道,房玄龄看着眼前的入口感叹道

  “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余里。

  《史记·郦食其传》中记载,食其说汉王云距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

  《史记·匈奴列传》中也记载,匈奴入上郡、云中赵屯飞狐口以备匈奴。

  《后汉书·王霸传》同样记载,建武十三年,与杜茂治飞狐道,堆土布石,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

  此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道,大名鼎鼎的飞狐古道啊!”

  房玄龄引经据典的说了一大堆,就是为了说明此地的重要性,但是王君廓只关注到了一点

  “百余里,两侧都是悬崖?”

  “差不多,大多数地方都是悬崖峭壁。”

  苏定方在旁边补充道

  “不光是如此,里面蜿蜒曲折,骑兵怕是都跑不起来。”

  王君廓一脸的震惊“乖乖,这他娘的不就是个埋伏的好地方?”

  王运看着王君廓这夸张的样子,最终还是没忍住

  “你够了啊,你虽然是太原石艾人,但是你自幼孤贫,最开始贩马为生,我就不信你没有来过这飞狐古道,怕是最少走过十次八次吧?”

  这货就是在奚落房玄龄和苏定方没有见识,以突显他的所知,他也不会引经据典啊!

  房玄龄和苏定方立马不善的看向王君廓。

  王君廓嘿嘿一笑,对着两人抱歉的拱拱手,然后说道

  “哈哈,大王,十二次,一个来回算一次,末将足足走了十二次。

  当初贩马为生,我等悍勇,故而最担心的不是荒郊野外,最担心的就是过城和过这飞狐古道。

  城中有人剥削,而这飞狐古道常年有兵匪,就是为了夺过路之人的马和财货。

  幽州辽东那边马多,做成一次足够吃好几年,路我们都走熟了,关系都打通了,但是我们却不常在这边走,就因为这飞狐道太凶险了。

  末将命好,十二次只被抢了五次,被人家抢成了两次,一次差点就死了。”

  苏定方不由的咋舌,近四成的几率被抢,这还是命好?

  王君廓看着苏定方的表情撇撇嘴

  “这儿抢马的人,那时候都是各地城中的兵马和突厥,喂不熟,只吃一次。”

  王运心中感叹,这就是不懂可持续发展啊!

  你控制了这儿,然后十匹马收两匹,绝对会有大把的人走,而且还不用厮杀,没啥太大的危险。

  王运看着眼前的道口沉默了一会,然后问道

  “你们贩马一般每次出动多少人?”

  “我们做的小,那时候差不多二十人吧,八十到百匹马左右,回太原命好能剩下个一半,两地马价不同,能赚不少。”

  “你在飞狐古道走了十二次,那你对这儿应该很熟吧,毕竟你要研究一下哪儿可能藏人,提前戒备。”

  王君廓点点头“确实如此,那末将前去探探?”

  王运直接点头同意了下来

  “行,那你就去探探吧,把魏大勇带上,剩下的最好找以前贩过马的将士。

  苏定方,你带兵清扫沿路以及山林,清扫完了王君廓你再去。”

  虽然很危险,但是王君廓也没打半点磕掺

  “好嘞,不过末将为了不漏馅,可能来回需要三日的时间。”

  “三日就三日,耽误一会也没事,我正好等等突厥的消息。”

  “行,没想到末将成了一方大将,一国高官,还有这重拾老本行的时候。”

  王运笑了笑没说话,翻身下马走到了一旁,房玄龄走了过来。

  “大王,这是……”

  王运平常谨慎,但是也是一个自信的人,就这两千兵马没个万人大军都挡不住。

  所以最多也就是多派遣一些斥候,在古道中,在古道两侧的山林探查一下。

  但是王运这次却让王君廓乔装打扮去探查情况,好像已经确定这古道之中有埋伏一样。

  王运总有一种感觉,这飞狐古道绝对会有埋伏

  “我这心里越来越不安,我敢肯定,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房玄龄的面色也是凝重了起来,王运的气运很好,直觉也非常准,这是王运的麾下都知道的事情。

  他本来以为这次只是王运压力大的原因,没想到还真让王运感受到了一点什么。

  王运对于神神鬼鬼的事情是不太信的,但是也不是全不信,毕竟他都来了这个世界。

  而王运知道自己的运道非常好,而且他有时候很信任他的直觉,就比如现在这种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

  但总的来说,还是蔚州刺史的热情让他感觉有些不对,虽然没发现哪儿不对,但是心里却越来越不安。

  宁可耽误时日,宁可不去幽州了,这飞狐古道不探查清楚他绝对不可能走。

  “那大王猜测是什么人所为?”

  反正现在也没有事干,房玄龄起了一个话头,两人就乱猜了起来。

  “李艺我觉得不太可能,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

  或许他被窦建德和突厥三十万大军吓破了胆子,被人怂恿一下也说不定。

  窦建德也不太可能,这边不是他的势力范围,我带着两千骑兵行军,没有万余兵马拿不下我。

  就算是这飞狐古道埋伏,至少也需要三五千吧?

  而这么大数量的兵马往这儿调动,我们不可能不知道,就算是一路上昼伏夜出,有些关隘是避不过去的。

  代北世家嘛,很有可能,突厥嘛,突利那边也是很有可能,这边以前就是他掌管的地盘,往这边安排一些兵马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不管如何,不管是谁,若是这飞狐古道里真有问题,那这个蔚州刺史肯定有问题。”

  房玄龄点点头,确实如此啊!

  王运的意思很明白,这飞狐古道前面说了,军事重地相当的重要。

  河北那边的飞狐口,就只驻扎这一营的将士,两侧的山上长城和各大堡垒处,一共驻扎着两营的将士警戒,一旦有问题就是一把狼烟。

  虽然这边的飞狐口没驻扎,但是不远处的蔚州城却有着五千的将士。

  所以没有人帮忙的话,想安排兵马来这飞狐古道是不可能的事。

  “臣觉得应当是独孤这些代北世家和突利联合,对了,突利是不是还欠着大王一个大人情?”

  王运瞅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那可是突厥,他们虽然讲信义,但是信义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的重要。

  要是我占据主动,这确实是一个大人情,我要是被他抓了,那这还算是一个大人情吗?

  到时候突利直接杀了我,那什么欠帐都没了。

  他可以保我一命,但是他手下说不定突然刺杀我,办法多的事。”

  房玄龄嘿嘿一笑,然后收起笑容说道

  “我们先是去了怀州,大部兵马留在了那边,然后才北上,消息是瞒不住的,但是也应当传不了这么快,尤其是有可能对大王下手的大唐之外人。

  要不就是出了奸细,要不世家,窦氏、独孤氏,也有可能是其他世家,大王的生意抢了不少其他人的。”

  王运点点头,然后说道

  “不猜了,想的人头疼,等王君廓回来就啥都知道了。”

  王运发现他最近总是喜欢乱猜,这没什么,但主要的是他能猜中,这就有点恐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