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冤大头
作者:沉睡的猫妖      更新:2022-04-29 06:08      字数:2536
  宁萌吃亏?

  那是不可能的!

  宁萌提出的租约,超出了银行工作人员的处理权限。

  他请出他们银行的经理和宁萌对接。

  银行经理是个老狐狸,见到宁萌就笑得跟个弥勒佛一样。

  亲切地问宁萌,为什么想租这么长时间。

  宁萌反问:“一定要说原因吗?”

  “当然不用。”

  银行经理纯粹就是好奇,宁萌打算租的这两间铺面,一年租金就是4800块钱。

  他身为银行经理,一年的工资都没有这么多。

  加上奖金都不够。

  更别说,宁萌承诺以后每年都涨10%。

  她一个小姑娘,有什么底气可以承受这么高额的租金?

  不过,客户不想说原因,经理也不会不识趣地继续追问,他公事公办地和宁萌商量租赁合同的细节于条约。

  商业街这批商铺,其实是水溪镇政府为了扩展老旧城区,从银行贷款建造的。

  建成后,它的产权就全都抵押在银行了。

  因此银行方面,可以与宁萌直接协商。

  没办法。

  这个时候市面上还没有房产中介。

  银行既然想要收回贷款,只能身兼数职,化身房产中介。

  宁萌的租赁合同,在银行方面看来,百利而无一害。

  这一批商铺,从落成那天起,就成了银行经理的一块心病。

  八达街是政府推出的新街,周围除了一个制衣厂,就是成片的农田。

  谁逛街会逛到这里来啊?

  电视广告打得再响,大饼画得再香,那也要有人相信才行啊。

  几个月以来,压根就没有一个人想要租这些店铺。

  好不容易才遇上宁萌这么一个,善良的冤大头。

  银行不宰她宰谁?

  不说20年后翻一番的房租,就说20年以来的房租,加起来就有差不多十万块钱了。

  这笔钱,就算在见惯了钱的银行经理眼里。

  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毕竟,银行里的钱再多,那都是公家的钱。

  宁萌交出来的,可是私人的真金白银啊。

  这个条件,经理认为相当可以。

  “可以,就这样吧。”

  经理写好了合同,让宁萌签字。

  宁萌并不急着签字,她浅浅一笑:“慢着,我还有一个附加条件。”

  她想要这两间商铺的优先购买权。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这些商铺是银行和政府合作建造的。

  银行光是靠租金,可能好几年都拿不回成本。

  为了很快拿回成本,相信过不了几年,银行方面就会考虑出手这些店铺。

  宁萌希望,在他们考虑出手时,能优先通知她。

  她可以在店铺还没有流入市场前买下来。

  就当是投资也不错。

  如果说千禧年以前,是农村的农田值钱。

  那么,千禧年后,就是房地产最值钱了。

  这两个店铺若是能买下来,她日后直接就是百万富翁了。

  初初听到宁萌说有附加条件时,经理都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以为宁萌不打算签约了。

  都已经哭丧着脸,准备接受他们这个月眼看就要到手的奖金。

  插上翅膀飞走了。

  突然又峰回路转。

  发现宁萌不仅没有退租,还打算买下这些商铺。

  经理简直就要喜极而泣。

  对于宁萌这个条件,银行方面当然没有意见。

  双方很愉快地签订了合同。

  宁萌也很痛快地当场就交了第一年,4800块钱的租金。

  一手交钱,一手拿钥匙。

  银行经理很高兴,笑眯眯地和宁萌说:

  “宁萌同志,八达街还有许多商铺,如果您朋友也有这方面的需求,请您帮忙我们多多宣传一下。”

  银行经理的想法很简单,有钱人的朋友基本都是有钱人。

  他虽然不懂有钱人的想法。

  可是宁萌这种善良而又大方的冤大头,愿意租下那个偏僻又荒凉的八达街商铺。

  她的朋友应该也会愿意吧?

  他们银行贷出去的款子,能不能收回来,就看眼前这个大方的年轻人,能不能帮上忙了。

  银行经理的套路,直接把宁萌整无语了。

  真是不管什么年代都有聪明人。

  这银行经理,活在后世,应该是一个销售天才。

  做了她一单大生意不够,还想通过她继续拉客户。

  他只做一个小镇银行的经理,真是屈才了。

  不过,说到朋友,宁萌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对了,你们可不可以帮忙我在镇上买一块地?”

  “买地?”

  银行经理颇为惊讶地看着宁萌。

  宁萌在镇上租店铺,一租就租几十年,他还可以理解。

  毕竟那是为了生意。

  可是宁萌想要买地,他就不是很理解了。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分田到户,人们也都有了能起房子的宅基地。

  可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土地仍然是国有的。

  农民们耕种国家的土地,都还要缴纳公粮呢。

  又怎么可以进行私下买卖?

  不过,明面上是没有,不代表私下没有交易。

  在农村,还是有很多人家私下互相置换土地的。

  有的人是为了把自家零散的土地,拼装成一大片。

  而到处找人置换。

  有的人则是为了把房子扩建大,将自己在别处的宅基地,与自己家旁边的人家进行交换。

  前提条件就是,双方都同意。

  愿意置换。

  宁萌倒好,她不走置换那一套路数。

  简单而又粗暴地把真金白银砸出来。

  就看谁愿意把土地卖给她。

  “对,远的地方不要,就要镇上的土地,最好是那些宅基地,我打算以后在镇上起个房子。”

  其实宁萌最想买八达街附近的土地,就是怕这边都是农田。

  国家管控得要,村民不会将土地卖给她。

  再过几年也许可行,不过,那时候的价钱就不是今天这个价了。

  宁萌这样一说,经理瞬间就明白了。

  有钱又怎么样?

  镇上没有房子,就依然是个农村人——

  变成镇上人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在镇上有一个房子。

  “土地是有,不过就看你能不能接受,在镇政府旁边的那片地方?那里有点儿偏。”

  经理犹豫了一下接着说:

  “那里不近农贸市场,也不近外面的二级公路,你以后做生意,运货出入挺不方便的。”

  额,在镇政府旁边也叫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