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
作者:易楠苏伊      更新:2022-09-09 18:02      字数:4516
  苏以沫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告诉爸妈结果,“我想喝羊肉汤。”

  张招娣和苏爱国面面相觑。

  苏爱国一言难尽,“何着你想了一晚上就是为了口吃的。”

  他和媳妇都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不是馋嘴之人,为什么生的女儿这么喜欢吃?

  张招娣有些吃惊,“你怎么想起吃羊肉了?”

  苏以沫挠挠头,“我从来没吃过,想尝尝味儿。”她想了想,“我想去饭馆吃,不想找厨师回来做,可以吗?”

  苏爱国一口答应,“当然可以。”他想了一圈问媳妇,“咱们附近有卖羊肉汤的吗?”

  他好像没见过啊。

  南方人不怎么爱喝羊肉汤,羊肉有股腥膻之气,煮成清汤也去不掉这种味道,更多是做成烧烤。

  张招娣比丈夫要熟,很快想到一个地方,“有的。明天我早点下班,咱们全家都去那边喝羊肉汤。”

  苏以沫笑眯了眼。太好了,她又可以喝羊肉汤了。

  冬天怎么能没有羊肉汤呢?这可是益气养虚的养身汤。

  翌日,苏以沫和爸爸坐着妈妈的电动三轮车绕过华强北,停在后面一家小饭馆门口。

  这门牌并不大,红字的底牌,白色的字。上书“单县羊肉汤”五个大字。

  苏爱国头一回来这个地方,跟在媳妇和女儿后头进了屋。

  地方不算大,只有四张桌子。

  老板看到客人过来,立刻过来接待。

  张招娣让女儿点菜。

  苏以沫当即要了三碗羊肉汤和六个吊炉烧饼。她爸妈都是超能吃的主,一顿两个馒头打底,她一个就成。

  老板自去准备,锅子就在门口,苏以沫三人可以清楚看到锅里大块羊肉在咕嘟咕嘟冒热气。

  旁边是各式各样的佐料以及鲜嫩的香菜。

  老板切好羊肉后,从锅里盛了一勺乳白色的浓汤倒入碗中,洒入香菜,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汤就这么端上来。

  苏以沫尝了一口羊肉汤,香味浓郁,“好吃。”

  就是太清淡了,如果加点辣椒就好了。

  苏以沫看着爸爸往自己碗里加了一勺辣椒,有些心动。

  g省人也是相当能吃辣的。张招娣和苏爱国也不例外。不过两人不挑食,平时不吃辣椒也行。

  这边免费提供辣椒,两人自然不会委屈自己。

  张招娣见女儿巴巴看着辣椒,怕她嘴馋,赶紧出声阻止,“小孩子不能吃太多辣。对胃不好,你想吃,加一点点就好。”

  说着,就给女儿碗里加了一点点辣椒,真的只是一点点,汤面飘了一层油花。

  苏以沫用勺子将辣椒搅开,尝了一口,嗯,加了辣椒后滋味更好了。一口下肚,身体都跟着热起来。北方天冷,喝羊肉汤能暖身体。

  一家三口吃得饱饱的。

  翌日,邓舒月来找苏以沫玩。考完试,她彻底从家庭作业中解脱,终于有时间玩啦。

  看到苏以沫新布置的房间,她羡慕得不行,“太漂亮了。等我过生日,我也要妈妈给我装成这样。”

  苏以沫笑了,“你爸现在也能赚钱了,肯定没问题。”

  邓舒月笑眯了眼,爸爸现在每个月赚得比妈妈还多,心情也从之前的郁郁寡欢变得开朗许多。她也觉得家里在慢慢变好。

  但是一直待在屋里太闷了,她想出去走走,“咱们去筒子楼玩吧?那边有不少小伙伴在玩游戏。”

  苏以沫不想玩跳绳,但她待在家里太无聊了,也想给自己找点事做,想了想还是答应了,说不定门口有卖新鲜吃食,到时候她买点回来。

  两人到了筒子楼,许多小孩子在院子里玩沙堆,跳绳,疯玩打闹。

  当然也不是都美好,成绩单出来,家长们反应各不相同。

  对成绩不看中的家长,对待孩子也很佛系,不打也不骂,随他们去吧。

  但有些家长,看重成绩,偏偏孩子考得又不好。再加上别的家长炫耀自己孩子考双百(说的就是张招娣),可他们孩子呢?两门加起来都没及格,当别人问起来,他们面上无光。于是暴躁的父母开始揍孩子。

  苏以沫和邓舒月此时站在院子里,就看到不少父母拿着棍子追在孩子后头揍。这些孩子也不全是呆瓜,傻呆呆站在原地,任由父母责打。不少人开始东躲西藏,到处乱蹿,家属区上演鸡飞狗跳的闹剧。

  邓舒月看到陈贤东被他爸爸抓住,哐哐哐来了三下狠的,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让他嘚瑟!看吧,挨揍了吧!”

  苏以沫示意她小声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打,他肯定会记恨我们的。还是走吧。”

  说着,不等邓舒月反应过来,扯着人就走。

  邓舒月出了院门,还笑个不停,见苏以沫生气,她有些不好意思,“之前他在我桌肚子里放虫子吓唬我。我……”

  苏以沫还真不知道这事儿,她不是每次都跟邓舒月一块上学的。运气好碰上就一块上学。

  邓舒月到底只是个孩子,被人欺负了,不敢报复,就只能期待对方倒霉,这也是人之常情。也不能太苛责她。

  苏以沫想了想,“不如咱们去商业街吧。我想找人下棋。”

  邓舒月之前学过象棋,真的好难,她至今还没把象棋规则背熟,不过闲着也是闲着,看她跟人下棋也可以,爽快答应。

  两人走到商业街,棋局已经开始,苏以沫只能在边上等这局下完,然后再上场。

  下棋的是两位老人,有的是空余时间,每一步都要思考很久,没一会儿,邓舒月就有些不耐烦,扯了扯苏以沫的袖子。

  苏以沫示意她再等等。

  邓舒月百无聊赖,将目光移向旁处,谁知这一看,居然让她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她下意识扯了下苏以沫的袖子,苏以沫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只见许聪坐在不远处的石墩上,他正捧着一个馒头像只小仓鼠似地啃。

  那个石墩就是当初苏以沫卖气球的地方。可是许聪为什么会在这儿?

  哦,对了,虽说许聪搬走了,但他依旧是一班的学生。可能住得远,他上学总是迟到。

  邓舒月小声问苏以沫,“你知道他考多少分吗?”

  苏以沫摇头,老师只发了试卷,并没有在课堂上宣读成绩。

  “听说考了倒数第一。”邓舒月撇撇嘴,“坐第一排还考倒数第一。他上课没带脑子吧?”

  两人正说着话,一直啃馒头的许聪从地上拿起一个塑料瓶,拧开盖子,咕嘟咕嘟喝了半瓶。

  就这么对付?连点咸菜都没有?

  苏以沫正腹诽时,许夫人从街道另一头走过来,她并不是一个人,旁边跟着个男人,年纪可以当许聪爸爸了。

  邓舒月年纪小,不明白两人是怎么回事,小声问苏以沫,“那个是许聪亲戚吗?”

  苏以沫没有回答,一直盯着许聪的反应。

  那男人和许夫人走到许聪面前,打量许聪时,眼里带着几分嫌弃,冲许夫人说了什么,许夫人看着儿子的目光带了点凶相。许聪不自觉低下头,连馒头都不敢吃了,小心翼翼塞进兜里。这可不像亲戚。

  许夫人和那男人似乎没有谈妥,吵了几句嘴,两人分道扬镳,许夫人凶狠地拽着儿子的胳膊将他拖走了,那男人从另一头走了。

  苏以沫下意识拽着邓舒月背过身,专心看人下象棋。

  等两人走了,苏以沫才回头。

  邓舒月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不是亲戚吧?”

  苏以沫点头,“应该不是。”

  邓舒月想了半天,“那是谁啊?”

  苏以沫怕她小孩子说话没把门,没有跟她解释。在这边看了一会儿象棋,买了点吃食就回家了。

  晚饭时分,一家人聚在一起。

  苏爱国说起一件事,“我打算腊月二十六就请假。太晚了,我担心买不到火车票。”

  苏以沫点头,一直待在城里,她也觉得没意思,还是农村更好玩。既然要回去,那肯定要坐车。鹏城火车票一直都很难抢。这可不是十几年后,高铁、动车、火车、飞机有这么多交通工具。现在能坐得起飞机的人那是少之又少。最划算的交通工具还得是火车。

  张招娣有些不情愿,“不能不去吗?”

  她不想回老家,之前为了缩减一半生活费,她跟公婆在电话里大吵一架。回乡后,少不得又要吵架。

  苏爱国看了眼女儿,“可咱们闺女自打出生就没回去过。她爷爷奶奶还没见过她呢。亲戚朋友也不认识她。而且……”他低下头,“我到底是养子,工作后一直留在城里不回乡,别人会说我是白眼狼。”

  听到这话,张招娣立刻怒了,“你还是白眼狼?你比亲生的还孝顺。你到家属区问问,谁每月还给父母寄一半生活费。而且孩子还不放在老家。”

  家属区有许多职工并没有带父母回来。因为住处太小了,根本挤不下。如果两口子都工作,许多人会把孩子留给家里老人照顾。每个月寄钱回去。一般每月也只寄一两百就够了。农村的物价便宜得很。更何况家家户户自己种菜,不用花钱买。

  如果妻子和孩子带在身边,每年回家过年,会给一笔孝敬。但不会像苏爱国给的这么多。

  苏爱国明白媳妇的意思,“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咱们一直不回去,容易被人说嘴。”他顿了顿,“上回我打电话回去,村长就隐晦点了我一句。他这人从来不多管闲事,必定是听到什么风声才提醒我的。”

  张招娣不知想到什么,点头应了,“那好吧。”

  态度180度大转变,别说苏以沫看出蹊跷,就连苏爱国都觉得媳妇太好说话了,怀疑的眼神一直盯着她看。

  张招娣拢了拢头发,“你不说我倒是忘了,我们一直不回家,你父母肯定在村里散播谣言说我们没寄钱回去。这样对我们名声也不好。你回头把银行转账单打出来,咱们回去好好跟乡亲们讲讲理。免得他们说你不孝顺。”

  张招娣和苏爱国当初是在老家办的喜事,住的时间并不长,但她也算了解公婆。那就是一对不肯吃亏的人。做一丁点好事,他们恨不得嚷嚷全世界都知道,而且还特别夸张,把一分好夸成十分。

  丈夫好几年没回去,他们肯定在村里说他不孝呢。

  苏爱国脸色苍白,却又无法反驳媳妇的话。比起媳妇,他比她更了解父母的为人。

  苏以沫见爸爸难过,忙给爸爸夹菜,“爸,妈妈不是在意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心疼你。爷爷奶奶……你别强求太多,有些父母就是没有父爱母爱,你又不是他们亲生的,自然要差一点,我和妈妈会一直陪着你。我们才是一家人。”

  苏爱国摸摸女儿的脑袋,满脸欣慰。女儿说得对,不是亲生的就不是亲生的,不能勉强。

  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了,接下来就是安排回乡事宜。年假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放,张招娣提前回老家,肯定要把剩下的事情安排好,苏爱国则是跟领导请假。

  苏以沫年纪小,父母没什么事需要她帮忙,她要带的东西并不多。所以父母上班时,她依旧在家属区玩。

  新房门口有专门锻炼身体的单杠和双杠,苏以沫一个人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下来翻双杠。

  她将两条腿吊在一条杠,然后倒立着,一个人就玩得不亦乐乎。

  突然眼前出现一双倒立的红皮鞋,她下意识直起身体,看向来人,“原来是你啊?”

  刘梦薇穿着一件长袖衬衫和休闲裤,头发扎成两个辫子,一丝不苟,几乎贴着头皮。苏以沫都替她疼。

  她正在吃棒棒糖,歪着脑袋打量苏以沫,“你就是考了双百的苏以沫?”

  苏以沫颔首,“对啊。”

  刘梦薇眼神扫向苏以沫的脑门,“也没什么特别的呀。居然考双百。”说完,她小大人般地叹了口气,“你可把我哥害惨了。”

  苏以沫疑惑,“我害惨你哥?为什么?”

  刘梦薇两只胳膊撑在单杠上,她没有苏以沫的力气,不敢跳上来,但这样能离得近些,“我爸现在每天给他加一百道数学题。”

  苏以沫有些尴尬,挠了挠头,“是……是吗?”

  她就是被老师赶鸭子上架,谁能想到刘厂长真的会实践呢。

  她没话找话,“那你哥全部答对是不是可以得到鸡腿?”

  如果全答对了,至少他不是一无所获。

  刘梦薇一脸古怪,“没有鸡腿,不过我爸说会奖励他一本书。”

  苏以沫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跟着重复,“一本书?”

  刘梦薇煞有介事点头,“对!一本书。只要是儿童书籍,课外读物,寓言故事都行。当然辅导书也可以。”

  苏以沫心里好受多了,课外读书也行啊,至少也能增长见识,她打量刘梦薇,刚想问你怎么不在家做题?

  恰在此时楼上有人在喊刘梦薇的名字。

  刘梦薇赶紧将嘴里的棒棒糖拿出来,冲上面回了一嗓子,“妈,我马上回来。”

  她叹了口气,幽怨地看向苏以沫,“我也得做题。”

  见她要转身上楼,苏以沫在后头不解地问,“以前我也没见你们出来玩过啊?”

  刘梦薇一愣,想了想,“你说得对。好像跟以前也没什么区别。”

  苏以沫摇头晃脑辩解,“不!有区别!至少你们完成目标,可以得到一本书。”

  刘梦薇没看过课外书,所以她不知道课外书跟课本有什么区别。在她看来,这是给自己增添了学习任务量。不过她跟苏以沫也说不着,谁叫是爸妈把奖品给换了呢。

  。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