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江湖与戏曲
作者:百里冰烟      更新:2022-09-15 17:10      字数:3178
  “以我的关系, 举荐你做个校尉什么倒是简单,但更多就没有了。若是由阿音出面那就不同了,或许你还是要从校尉做起,但会有更多立功、晋升的机会, 当然也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

  “大哥, 人在江湖, 过的本就是刀头舔血的日子。”

  白愁飞是个极有野心的人, 为了这份野心, 他可以牺牲许多东西, 其中自然也包括性命。白愁飞不怕危险,也不怕死, 他只怕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苏梦枕道, “楼里的事,我会交给小石头和无邪, 你准备一下,过几日和我去白玉京。”

  “我与大哥一同去白玉京?”白愁飞略有些意外, 不是说要举荐他军中做武职吗?

  “阿音通晓天下武学,她说你的惊神指很出彩,但惊神指还有个缺陷需要补齐。”

  白愁飞紧张道“什么缺陷?”

  “她建议你去白玉京的密阁找一门适合自己, 能让你走的更远的上乘内功心法。陆小凤近期也在白玉京, 他的灵犀一指天下无双, 你也可趁机与他讨教一下指法。”

  夏祈音的原话是白愁飞天赋、经验都不缺,缺的是一个系统的理论知识。她那套理论,苏梦枕似懂非懂,但听明白的是,白愁飞需要些上乘的武功秘籍作为参考,才能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白玉京的密阁是外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吗?”

  白玉京的十二道天下闻名, 只可惜每年能够闯过十二道的人屈指可数。闯过十二道的人,不仅可以得到进入白玉京五阁的机会,也是入朝为官的一块敲门砖。闯过十二道,只要有心就能拿到神仙会的举荐,得到太子殿下的重用。

  若非遇到苏梦枕和王小石,白愁飞原也是要去试试那闻名天下的十二道。

  “天下英才无数,即便是神仙会也不能尽知。十二道乃是一道考题,考校的是闯关人的才华和人品。若才华和人品已得到神仙会的肯定,那么闯不闯十二道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苏梦枕道“阿音创建白玉京,就是要打破门派和士族对知识的垄断。她并不吝啬于分享手上的秘籍,白玉京没有公诸天下一是太容易得到的不容易被珍惜,二是她不愿意上乘武功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十二道不能彻底杜绝心怀恶念的人,至少可以甄选哪些人来获取秘籍。”

  “我明白了!”白愁飞道,“但若是和大哥一起去白玉京,我想自己试试能不能闯过白玉京的十二道。”

  知识于白愁飞是稀缺资源,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入金风细雨楼,就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阅读金风细雨楼存档资料上。

  夏祈音建立白玉京,得到了兄姊们的鼎力支持,囊括了太多东西。金风细雨楼所藏已然让白愁飞受益匪浅,那江湖闻名的白玉京五阁,他又怎么会不动心呢?

  得到神仙会的赏识和举荐,于白愁飞极有好处。然若决定了前途,也不妨带上白玉京十二道这块可以认证实力的金字招牌。如此,外人才不会觉得他白愁飞是依仗苏梦枕得到神仙会的另眼相待。

  “你确定?”苏梦枕笑道,“白玉京的十二道可不是那么好闯的地方。”

  “我确定!”有野心的人从来不畏惧挑战,且善于把握任何一个机会。

  “那好,我会让无邪帮你取十二道的资料过来。十二道的考题并非一成不变,我也没有去闯过。不过事先了解一下,至少可以知道每一道考的是什么。”

  “多谢大哥!”白愁飞认真道。

  夏祈音不常回京城,京中的府邸却一直有人打理。星奴启程前往西南前,留下了一些移花宫的小宫女,府上管事之权则交给了云影,管理府邸得心应手。

  云影还是当年夏祈音随义父帅风旗出京,宫九所赠的婢女。奈何夏祈音途中去了移花宫,云影便一直跟着帅风旗主仆。夏祈音去眉山探视帅风旗时,走的急,并没有带走云影。

  前些年,帅风旗回京磨勘,才将云影带回汴京,留在了府上。云影便一直跟在星奴左右,学着处理府上诸事。

  夏祈音回府,房间被褥都铺设着,可见府上一直准备着主人随时回来。

  一夜好眠,用过早膳,夏祈音就被小宫女告知苏轼和苏辙来了。

  夏祈音回京前,曲无思就护送苏轼回京了。然因不知道夏祈音回京,曲无思便追去了西南,反不在京中。留在京中的苏轼晓得夏祈音回府,便将自己一路游历所写稿子带来请她一起欣赏。

  散文一类,苏轼已与弟弟苏辙一起校对后,选了自己满意的稿子去京中各大文刊投稿。这会儿,苏轼邀请夏祈音一起赏玩的是路上填的新词。

  西北之行,依仗着有曲无思这个高手随行保护,苏轼不仅走了夏州许多地方,还去了一趟燕云十六州。对于这一路所见所闻,那股兴奋劲回京了都没有熄灭,让没能同行的苏辙十分羡慕。

  夏祈音这些日子都在赶路,正有几分倦怠,也不想急着进宫见赵昉。听说苏轼填了新词,便让云影取了琴来,以作消遣。

  苏轼性格豪放,填词常有变体。相较于正体,变体更灵活,词要传唱对曲也会有所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苏轼要请夏祈音一道欣赏自己的新作。

  仅论琴技,李师师等诸女亦是个中好手,然夏祈音不仅琴艺不凡,亦能谱曲。她与柳永隔空传词,柳永每新创词牌,她就能够谱出对应的曲谱。若遇到变体填词,夏祈音也能根据新词修改曲谱。

  苏轼带回来的作品,苏辙已经看过,最喜一曲水龙吟,鼓动夏祈音先弹一曲《水龙吟》。

  《水龙吟》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唐时君王出行仪仗就常鼓吹《水龙吟》【注1】。因是古曲,加上柳永也填过,夏祈音自然是弹过的。

  难得这阙《水龙吟》竟是正调,夏祈音便按着原曲弹奏一遍。一段时间不见,夏祈音于琴一道似乎有些新的感悟,同一首曲子弹奏出来,颇有进益。苏轼听得高兴,击节而歌,只他填词出色,唱歌却勉强了些,听得苏辙想要暴走。

  连弹了三首,别说苏辙,夏祈音也想撤了。便宜表哥也是表哥,夏祈音与苏辙面如菜色,倒也不愿扫兴,让人传了点心和茶水申请中场休息。趁着中场休息,夏祈音要人去神仙居请个能唱的来。

  苏轼意犹未尽,苏辙立即拿出苏轼近来发的几篇文章与夏祈音讨论起来。两人对着他的文章一番称赞,成功按住了他继续唱的念头。

  等了一阵,云影便来报说是白愁飞和王小石前来拜访。

  夏祈音略有些意外,忙让人将人请了进来。苏轼和苏辙与苏梦枕是本家兄弟,白愁飞和王小石是苏梦枕的义弟,都不是外人,便一道入座了。

  云影重让人上了茶,白愁飞和王小石才说明来意。原来是昨日在金风细雨楼的切磋,两人觉得不尽兴,很想再找她切磋一回。

  夏祈音立时明白,怕是并非不尽兴,而是苏梦枕“使坏”,激他们来。

  “今日来的匆忙,不过大哥说夏会长怕是只有今日有空,让我们不妨直接过来。”王小石的话很好的印证了夏祈音的猜测。

  “阿枕自己怎么不来?”苏辙惊讶道。

  “大约是怕阿音请他喝苦药,避而不见呢!”苏轼调侃道。

  夏祈音道“他这苦药汁不喝也要喝,我请了吕医仙和赖神医出山,他过些日子就要去白玉京治病了。”

  苏轼大笑道“阿枕说你今日有空倒也不算错,待你回京的消息传出去,怕是就不得空了。不过,白公子和王公子来的晚了,今日是我和阿辙先来。”

  “子瞻公子和子由公子也来讨教武功吗?”王小石有些意外。

  苏轼刚回京,苏辙在京中,但因在国子监读书,白愁飞和王小石与他们也只是见过,并不熟悉。

  夏祈音笑道“不是姓苏,就会武功的。他们两个拿刀,我都怕他们先伤了自己。”

  苏轼不服气道“倒也不必如此夸张,你莫忘了咱们头一回相见,可是在拿刀砍人的路上。”

  想到幼年之事,夏祈音忍不住笑“莫非你些日子,还真学了几手武功不成?”

  苏轼道“虽说成不了你这样的高手,但对付三两个蟊贼还是没问题的,当然是没武功的蟊贼。”

  苏轼和苏辙读书还行,学武功就差了几分。此言一出,便是白愁飞也被逗笑了。

  用了盏茶,白愁飞和王小石看到桌上文稿和琴,方晓得他们在试唱新词。

  王小石正不欲败兴而归,见此拍着胸脯道“原来是唱曲子,倒也不必叫人,我二哥就会。”

  “白公子还会唱曲子?”夏祈音三人都有些意外。

  王小石见三人都看向自己,憨声道“二哥会戏曲,想来唱词应该没问题吧?”

  早就备受兄长唱词摧残的苏辙当即力邀白愁飞唱上一曲,白愁飞也不拿乔,当即唱了一段,竟是技艺不凡。

  “我二哥很厉害吧?”王小石与有荣焉道。

  “确实唱的极好,这唱功,有叶盛兰五分功力。”夏祈音点头道。

  叶盛兰乃是梨园大家,白愁飞并非梨园弟子,有这样的评价已经十分了不得了。

  白愁飞道“夏会长竟也懂得戏曲?”

  “我与叶盛兰一起写过几折戏。”夏祈音道,“不过是我说大纲,叶老板写。”

  。